近段时间,CTC技术有点儿热。

2020年9月,特斯拉发布了与新电芯配套的CTC技术,引发了一股席卷纯电动车领域的新技术浪潮。2022年3月,采用CTC技术的特斯拉德国柏林工厂正式开放,特斯拉成为全球首家量产CTC技术的车企。

4月下旬,零跑汽车官宣推出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目前该技术已搭载在其全新推出的零跑C01车型中,6月预售,8月上市,或将成为国内首款搭载CTC电池技术的量产车型。

5月20日,比亚迪也发布了自己的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该技术将电池上盖与车身底盘进一步合二为一,从原来电池包“三明治”结构,进化成整车的“三明治”结构,目前首款车型海豹已预售。

ctc与ctb代表车型(这个新能车前沿技术有点儿火)(1)

究竟什么是CTC技术?

电动汽车领域中,电池的应用可以分为电池的设计、加工、正极材料、负极材料以及最后的组装部分,其中组装方面,电芯的集成方式是一直以来的一大发展重点。

传统的集成方式是CTM,即“Cell to Module”,它代表的是将电芯集成在模组上的集成模式,该种配置方式的空间利用率只有40%。

CTP的全称是“Cell to Pack”,即跳过标准化模组环节,直接将电芯集成在电池包上,较传统体积利用率提高15-20%,零件-40%,生产效率 50%,能量密度200Wh/kg 。

而CTC是“Cell to Chassis”的简称,即电芯直接集成于车辆底盘的工艺。

ctc与ctb代表车型(这个新能车前沿技术有点儿火)(2)

电池包技术从MTP发展到CTC,零件的外形、材质、组合形式等都伴随电池集成技术的进步发生改变,整体的方向是一体化、集成化。海通国际指出,类比手机电池,早期手机电池可拆卸更换占主流,但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厚度、重量、性能等方面需求上升,最终走向集成化不可更换电池并发展出快充。

CTC有哪些优势?

据国信证券研报,CTC方案性能优势体现为:轻量化、更大空间、更长续航,更强性能。

以零跑汽车为例,其运用CTC技术后,获得了:

1)更大空间:垂直空间增加10mm,电池布置空间增加14.5%。整车空间更灵活。

2)更长续航:电池保温性能得到优化,续航提升10%。

3)安全性和整车性能提升:扭转刚性提升25%,轻量化系数提升20%,操控响应速度显著提升,结构互补安全大幅提升。

马斯克曾表示,采用了CTC技术后,配合一体化压铸技术,可以节省370个零部件,为车身减重10%,将每千瓦时的电池成本降低7%。

申港证券也指出,CTC的本质就是将电池包上壳体和车身下地板合二为一,总体来看,采用CTC技术利大于弊,有助于车企降本增效,搭载CTC技术的车型将获得更高的毛利率和续航里程,随着技术的进步,必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车企加入“CTC量产大军”。

涉及哪些产业链?哪些细分或受益?

据华泰证券产业链,CTP和CTC的产业链上游为零配件厂,中游为电池厂,下游为整车厂。其中上游主要零配件分别为结构板、箱体、冷却系统、FPC、CCS、BMS。

ctc与ctb代表车型(这个新能车前沿技术有点儿火)(3)

华泰证券认为,CTC是未来电池技术方案发展的重要方向,将带来产业上下游重构,预计2024年CTP和CTC渗透率总和将超过90%。

对上游零部件厂来说,CTP和CTC技术意味着纳入的零件总成逐渐增多,通过整合零件总成进而提升产业链中的话语权是上游零部件厂的布局方向。

对下游整车厂来说,CTC是一次承载式车身向非承载式车身的转变。CTC与传统车厂提到的底盘平台化的核心逻辑是相通的,即通过强化底盘总成的集成度,来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对中游电池厂来说,MTP到CTC是一条持续提高能量密度的道路,在强度可靠的前提下逐步减少机械件的占比,从而提高能量密度,降低单位电量的成本,同时也是接触整车零配件业务的流量变现渠道。

申港证券则指出,底盘作为整车最为核心的硬件组成,其技术也是整车厂最核心的优势所在,掌握底盘零部件设计和集成的供应商也将有机会参与整车厂主导的CTC研发中;另外CTC技术对热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具备技术优势的热管理供应商将受益。相关公司方面,可以关注比亚迪(整车)、拓普集团(底盘集成)、三花智控(热管理)等标的。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