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问 : “知识不长进 ,如何 ? ”先生曰 : “为学须有本原 ,须从本原上用力 ,渐渐 ‘盈科而进 ’ [ 1 ] 。仙家说婴儿[2]亦善譬 。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 ,有何知识 ?出胎后 ,方始能啼 ,既而后能笑 ,又既而后能识认其父母兄弟 ,又既而后能立 、能行 、能持 、能负 ,卒乃天下之事无不可能 。皆是精气日足 ,则筋力日强 ,聪明日开 。不是出胎日便讲求推寻得来 ,故须有个本原 。圣人到 ‘位天地育万物 ’ ,也只从 ‘喜怒哀乐未发之中 ’上养来 。后儒不明格物之说 ,见圣人无不知 ,无不能 ,便欲于初下手时讲求得尽 ,岂有此理 ! ”又曰 : “立志用功 ,如种树然 。方其根芽犹未有干 ,及其有干尚未有枝 ,枝而后叶 ,叶而后花实 。初种根时 ,只管栽培灌溉 ,勿作枝想 ,勿作叶想 ,勿作花想 ,勿作实想 。悬想何益 ?但不忘栽培之功 ,怕没有枝叶花实 ! ”

【注释】[ 1 ]盈科而进 :语出 《孟子 ·离娄下 》 : “源泉混混 ,不舍昼夜 。盈科而后进 ,放乎四海 。 ”有源之水,滚滚流出,昼夜不停。泉水遇到坑洼,把沟坎注满,再继续往下流,渐进而流入江河,注入大海。比喻循序渐进 。[2]婴儿:即第16条结圣胎。婴儿:《道德经》十章中有“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又见《道德经》二十章:“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道家把这个根源比作婴儿,说得非常精辟 。婴儿在母亲的肚子里还未成形的时候,还只是一团气,完全什么也没有,当然也没有知识。待他出生后 ,才开始啼哭 ,随后又能笑 ,能认识父母兄弟,既而又能站立 、能行走 、能拿 、能背 ,最后世上的事没有不会做的 。这都是因为婴儿出生后 ,精气日益充足 ,筋骨日益强壮 ,头脑越来越聪明。婴儿并非出生便具备了各种能力,所以须要有个根源。

再者儒家,先是谈到了《中庸》里的“根源”说“天地间运行法则建立起来了,万物就能在和谐的环境中自然生长化育(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儒家也强调,圣人能立于天地之间,教化万物,也是从根源上培养出来的,这个根源不是别的,就是我们在 28条提到的“末发之中”。阳明先生批评说,后世的儒不懂得考察万物(格物)的道理 ,看到圣人无所不知 、无所不能 ,便想在刚开始着手学习的时候,就探究出全部的奥妙,世上哪里有这种道理呢 ? ”

王阳明的传习录哪个最值得读(讲谈传习录30:知识不长进)(1)

王阳明也是善于比喻的大师。针对陆澄的提问,他把学问比作种树。树的生长要有根,要经历发芽、生枝、长叶、开花: “立志用功 ,就像种树 。一开始只是生根发芽时 ,还没有长出树干 ,等到它长出树干时 ,还没有树枝 ,长了树枝之后长叶子 ,叶子长好后开花 、结果 。刚种上树根的时 侯,只管培土灌溉 ,不要想着生枝 、长叶 、开花 、结果 。空想那些有什么用 ?只要时时不忘培土灌溉的功夫(栽培之功) ,还怕没有枝 、叶 、花 、果 ? ”

王阳明从根源上用力出发,痛快淋漓表达了今人熟知的“只管耕耘,莫问收获”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