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是真真切切体会到了中国速度和中国式热情。中国速度在于其建厂速度,位于上海的特斯拉超级工厂,从审批到新车交付只用了短短5个月的时间,如果换成平常,仅仅建厂审批流程就需要10个月往上的时间,这其中还不包括后期的验收等流程,上海,给予了特斯拉最为热情的关怀和关切。

特斯拉蔚来谁能更胜一筹(自主品牌VS特斯拉)(1)

不仅如此,特斯拉还轻松拿到了高达197.5亿元的贷款,其中大部分不需要担保,而需要担保的部分,则以特斯拉超级工厂的土地和厂房为抵押,银行方不会追索特斯拉的其他资产,其条件已经超过了最优质的国有企业,甚至上海市还对特斯拉工厂的建设总结出了:两个“三当年”:

2018年,当年签约、当年取得土地、当年获取施工许可证;2019年,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交付。

特斯拉蔚来谁能更胜一筹(自主品牌VS特斯拉)(2)

我认为上海市之所以如此热情,更在于特斯拉所处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本身吧。但坊间有一个说法:因为特斯拉入局,导致已经开工建设的蔚来上海工行停建,是特斯拉毁了蔚来汽车的工厂。这并非一个非常准确的消息,在18年年底,国家出台了《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其中

新建独立纯电动汽车企业投资项目(含现有汽车企业跨乘用车、商用车类别建设纯电动汽车生产能力)所在省份,应符合以下条件:

1、上两个年度汽车产能利用率均高于同产品类别行业平均水平;

2、现有新建独立同产品类别纯电动汽车企业投资项目均已建成且年产量达到建设规模。

特斯拉蔚来谁能更胜一筹(自主品牌VS特斯拉)(3)

这两个条件读起来很绕口,我们可以解读为一城不容二厂,因为早到的蔚来在《规定》出台的时候,尚未建成自己的工厂更不能谈年产量达到了建设规模,所以和特斯拉貌似没有直接关系。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没有特斯拉横插一手,蔚来必然能按部就班完成上海工厂的建设,毕竟蔚来工厂的申请和开建也早于特斯拉,虽然有上海市的决定在其中,但是蔚来工厂被叫停这笔账,很容易就被人算在了特斯拉的头上,应了一句: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

特斯拉蔚来谁能更胜一筹(自主品牌VS特斯拉)(4)

不过特斯拉拿到支持也需要付出:2021上海工厂年规划产能达到55万辆车;每年纳税22.3亿元,否则交还土地!

55万台不是一个小数目,2020年特斯拉全球销量为499550台,中国区销量约占三分之一,超过了去年初特斯拉定下的10万台销售目标,其中特斯拉Model 3表现抢眼,单车型销量11万辆台成为国内市场的主销车型,近期中型SUV特斯拉Model Y也正式上市发售。

特斯拉蔚来谁能更胜一筹(自主品牌VS特斯拉)(5)

但是相对比55万台的产能而言,22.3亿元的年纳税则不是一个大数字,我查找了一个相关资料,年产能差不多的广汽丰田年纳税额超过80亿元。

55万台的年产能承诺摆在眼前,这就是特斯拉开启“自杀式”一年7次降价行为,热销的特斯拉Model 3在上市至今一连4降,起售价格从35.8万元降低至24.99万元,特斯拉Model Y上市直降15万元,导致特斯拉官方被消费者“挤爆”。

特斯拉蔚来谁能更胜一筹(自主品牌VS特斯拉)(6)

而中国工厂的低成本就是降价的核心基础。

但是并不容易,特斯拉目前的主要消费者来自限号限行的城市,而且依靠两款车型想要完成55万台的年产能,对于任何一个车企而言都比较困难,如丰田目前在国内的声望如日中天,但是广汽丰田的年产能只有50万台,旗下还坐拥凯美瑞、汉兰达、雷凌和威兰达四款月销过万台的热门车型,致炫和C-HR也不容忽视,虽然广丰的新工厂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但特斯拉在本年度承诺的年产能,势必要超过广汽丰田这样的老牌一线品牌。

特斯拉蔚来谁能更胜一筹(自主品牌VS特斯拉)(7)

所以现在的降价还不到底,想要在今年完成自己的产能承诺,仅仅依靠北上广等限号城市不切实际,特斯拉必然要大力开拓二三线乃至四五线城市,才能保证产量和销量之间的平衡,否则空有产能而无市场消化,对于任何一个生产企业而言都是灭顶之灾,届时要交出来的就不仅仅是土地,而是特斯拉在中国的整个大市场。

特斯拉蔚来谁能更胜一筹(自主品牌VS特斯拉)(8)

但是对于自主汽车品牌,如北汽、比亚迪以及新造车势力这些主打纯电动汽车的车企而言,就是面对特斯拉价格下探带来的直接冲击,这已经不是销量之间的竞争,而是成本之间的竞争。特斯拉背靠利好的银行贷款优势,面对依靠融资艰难求存的新造车势力而言,就有了资金、品牌、技术等多方面的优势。

这是一场有声的较量。

在特斯拉官网被挤爆的同时,有着毁厂之仇的蔚来第一个跳了出来,推出了针对性非常强的二手车业务,核心概念就是:将能有以“极具竞争力的收购价”对旧车进行收购。

特斯拉蔚来谁能更胜一筹(自主品牌VS特斯拉)(9)

攻击力不高但指向性明确。

蔚来汽车保有量为7.5万台,和特斯拉有明显差距,全新上市的特斯拉Model Y和蔚来ES6、EC6又形成了正面竞争,特斯拉有着品牌上碾压性优势,所以让蔚来从建厂到市场销售一直处于下风,虽然二手车政策貌似和特斯拉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很显然,蔚来汽车想要通过客户关怀的角度,来获得品牌和销量上的双赢,避开了在品牌和产品营销上的正面冲突。

特斯拉蔚来谁能更胜一筹(自主品牌VS特斯拉)(10)

蔚来只是一例,事实上面对特斯拉的层层降价,其实自主电动车品牌已经进入到了自保阶段同时,也会直接激励自主车企的正向研发,如:

北汽:不惧特斯拉竞争,正打造一款全面对标的车。

广汽:特斯拉是榜样,也是超越对象。

小鹏:全面对标特斯拉!

……

但不管如何豪言壮语,狼已经来了,,蔚来“毁厂”之恨还在眼前,自主电动车企不能再像从前仅仅依靠口号和PPT,而是需要拿出真正有价值的产品进行应对和回击,PPT上让人眼花缭乱的概念、理想以及展望,在市场现状面前一文不值,这一次是特斯拉,下一次就是丰田纯电动、宝马纯电动、奔驰纯电动……市场早就风起云涌,自吹自擂只会自取灭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