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前22年,我一直接受填鸭式的应试教育,被教导顺从听话活成了家长和老师定义的好学生,最终结果,就是自我意识难以觉醒,根本不能算有独立人格的人。

毕业后,人生的难题从有标准回答的“选择题”变成了没有答案的"开放式命题”,这意味着,再没有按部就班的路可走,只能自己硬着头皮上了。刚毕业那两年,我非常迷茫,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当时心态很浮躁,沉不住气,没有家庭背景,在社会上乱撞。那时候频繁的换工作,使得自己不仅没赚到钱,自身的竞争力也不断下降。同年毕业的同学,现在有的成公司高管了,有的自己创业也成了优秀的老板,有的选择了安逸稳定的工作虽还是工人但日子也过得挺舒适幸福。曾在同一起跑线的同学们都有了一些小成就,而我还在当初的起点徘徊。

37岁的我还在和刚毕业的应届生竞争工作岗位,在这三线城市拿着二千的工资还要带孩子生活 ,你能想象这有多糟糕。最近被失业的我,在家里好好思考了一下我的人生。过去的我总是给自己太多的的借口选择安逸生活,逃避问题,从而沉迷于娱乐化信息,浪费了太多学习的时间和机会。过去的一切无法从来,只能选择当下一切归零,重新去发,加快脚步去优化我的下半生。

35岁一事无成如何改变自己(如何改变自己颓废的状态)(1)

一个人是优秀还 是平庸,决定权往往在自己手中,让他堕落深渊的往往就是这4个原因:

一是心态浮躁,追求速成。任何领域都需要持续耕耘,走马观花是大忌。就像吃东西一样,你吃六个大饼,吃到第五个时饱了,不可能你直接吃第五个就会饱。

二是害怕挑战,不敢面对。记住,你一直逃避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

三是弱者思维,不停抱怨。弱者思维,封闭了我们向上的通道。一个人若是不能反思自己的错误,便很难进步,白岩松说过:“人的收入是跟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的,你越不可替代,你的收入越高,你越可以替代,你的收入越低”

四是沉迷于娱乐信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只需一步手机,就能满足几乎所有的需求。你习惯于接收这类信息时,阈值不断升高,对于需要深度思考的事情已经脱敏,思考能力也慢慢退化。

走出舒适圈,学会接受人生和职业发展都是非线性的。人生如远航,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前进的路上,会有多少次拐弯,绕路,甚至后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