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论证方法(论语)(1)

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表明对说过的话负责,是一个信守承诺的人,经常用到"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句谚语。

那么这个成语是出自何处?怎样产生的呢?本意是什么?

这句话的出处源于《论语·颜渊》: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论语十则论证方法(论语)(2)

这句话字面意思是,卫国的大夫棘子成说:"君子只要品质好就行了,要文采干什么?"子贡说:"真的很遗憾,夫子您竟然这样来谈论君子!话一说出口,驷马也追不上。文采如同品质,品质也如同文采,两者不可或缺。如果离开文采,虎豹的皮革和犬羊的皮革有什么不同?"

论语十则论证方法(论语)(3)

棘子成是卫国大夫、掌权人物,他认为:"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一个人只要品质好,不需要接受教育、求知识、学文化。譬如说某人很率直,心地很正直,就可以了,不需要讲求礼节,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棘子成的这个观念跟孔子所提倡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不同,孔子认为文和质是同等重要的。文指文华,包括一个人礼仪、风度、言谈举止等的外在表现;质指实质,是讲一个人的内在德行。夫子讲求文和质要平齐,认为"文胜质则史",即当文过而质不足时,这个人就显得虚伪;"质胜文则野",即一个人如果品格憨厚、做人厚道,但是他文采不足时,就显得有点野,像乡野之人一样。

论语十则论证方法(论语)(4)

子贡是个能言善辩的人,言语第一,所以当他听到棘子成这种轻视文化理论的主张,那当然不愿意了,必须得找棘子成辩论一番。他首先给棘子成一个下马威,"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很可惜,您老人家怎么能把君子说成这样呢?这种话怎么能说的出口呢,话说出来了,它传播速度之快,即使是最快的驷马也追不上啊!

接着,他对棘子成所说的"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观点进行评论,认为"文犹质也,质犹文也",即文和质都不能偏废,是同等重要的,君子应该文质兼具,而不是只要质不要文,也不是只要文不要质。然后用虎豹跟犬羊的皮作比喻,"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即脱了毛的虎豹皮与犬羊皮没什么不一样。言外之意是:虎豹跟犬羊不同的地方,是虎豹的皮上面有毛,因为这个毛使得虎豹皮更为贵重。皮为质,毛为文,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论语十则论证方法(论语)(5)

后人从子贡的"驷不及舌"中受到启发,转化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用来告诫人们说话要慎重,做人就要言出重如泰山,不会轻易改变,因为说出去的话是追不回来的,是要负责任的。如果把说出的话当儿戏,说了不做,言出不行,则会失去很多人对自己的信任,自身形象在别人心中也将大打折扣。

论语十则论证方法(论语)(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