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张迪毅然决定自己死后,把遗体捐给医学机构。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签署捐献文件那天,他的父亲张纯生,竟与其双双露面,还和儿子作出了同样的决定,一起签署了《遗体捐献志愿书》。

28岁博士白血病(交大29岁硕士白血病二次复发)(1)

为人父母,没有不舐犊情深的。

尤其面对死亡,人们更加爱惜自己的身体羽翼,唯恐不能在这个世界,留下一点痕迹,给亲人留下一点念想。

那么这对父子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才促使他们作出如此的决定呢?

28岁博士白血病(交大29岁硕士白血病二次复发)(2)

1.才出象牙塔,便入病魔窟

张迪,土生土长的东北沈阳大男孩。

他的妈妈回忆,儿子从小就是邻居眼里羡慕的孩子,从小到大,就没有让大人操过心。

28岁博士白血病(交大29岁硕士白血病二次复发)(3)

从小学到初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高中成功考上了重点——沈阳二中,大学又上了东北大学,后来靠自己吃苦学习,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动力工程研究生。

在兴趣爱好上,他从不像其他男生那样宅在家里或痴迷于游戏,是个活泼阳光的大男孩。

28岁博士白血病(交大29岁硕士白血病二次复发)(4)

篮球、跑步、弹吉他,他都喜欢。

也爱看书,家里历史、经济、文学等领域的书籍,被他满满当当地摆满了书架。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前途一片光明的小伙子,命运之神却把他的人生,引向了无尽的黑暗。

28岁博士白血病(交大29岁硕士白血病二次复发)(5)

2018年7月,张迪以优异的成绩,从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毕业,并被高薪聘入一家地方研究院工作。

名校毕业,又获得令人艳羡的好工作,张迪的人生,可谓志得意满。

他还想着努力工作,尽快赚钱,报答父母二十多年来的养育之情。

28岁博士白血病(交大29岁硕士白血病二次复发)(6)

然而,上天却给他开了一个致命的玩笑。

入职两个月后的一天,张迪突然发现自己全身出现了密集的红点点,不时往外渗血。

起初,他毫不在意,以为只是简单的皮肤病,买来药膏涂抹。

然而,涂上药膏后,红点点的症状非但没有缓解,反而出血越来越多。

28岁博士白血病(交大29岁硕士白血病二次复发)(7)

情急之下,张迪赶紧去医院做了检查。

医生一看张迪的症状,直觉不是简单的皮肤病,便让他去抽血化验。

然而化验结果一出来,却让所有医生都大吃一惊。

一个年仅29岁的阳光大小伙,几乎每一项血常规都异常超标。

28岁博士白血病(交大29岁硕士白血病二次复发)(8)

医生们最终诊断,小伙子患上了“急性白血病”!

这个消息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不要说对这样一位原本前途无限光明的小伙子。

他还有很多理想与抱负,尚未实现,他还没有好好赚钱,好好孝顺父母,他还没有看够外面精彩的世界。

可是病来如山倒,白血病魔会给他这个时间与机会么?

28岁博士白血病(交大29岁硕士白血病二次复发)(9)

原本张迪还对自己的身体,寄托些许渺茫的希望,可接下来的现实,却彻底把他拉入了不见天日的病魔窟中。

住院才几天,白血病症彻底爆发,很快高烧不退,嘴角出血。

经验告诉医生,这是病情极速恶化的征兆,如果不及时采取骨髓移植等有效治疗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28岁博士白血病(交大29岁硕士白血病二次复发)(10)

2.天不与人愿,病魔太无情

在住院的前几天,张迪的内心一直心存幻想,并没有把自己的病况告诉父母。

都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他还没来得及好好孝顺爸妈,实在不知道父母听到这个消息后,该有多难受。

可要进行骨髓移植,就必须要进行亲子配对。

28岁博士白血病(交大29岁硕士白血病二次复发)(11)

只有直系亲属的骨髓,与患者的匹配度最高,这是命运之神给张迪留下的一线生机。

于是,在医生的再三劝说下,张迪只能给父母打通了电话。

惊悉噩耗的张纯生夫妇,感觉眼前一黑,整个人都要倒下去。

28岁博士白血病(交大29岁硕士白血病二次复发)(12)

后来接受记者采访时,张纯生说:“我接到消息的时候还在上班,真是晴天霹雳,感觉天塌了。”

儿子患上白血病,张纯生刚开始表现得很难接受,还向记者介绍说:“孩子以前身体很好,没有得过大病。就连2018年5月入职体检时也没有查出有什么问题。”

然而命运如此,浩劫已至,谁也无法改变,无论是张迪,还是他的父母,都只能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

28岁博士白血病(交大29岁硕士白血病二次复发)(13)

想到儿子张迪的人生,才刚刚焕发光芒,便要永远暗淡下去,张纯生暗下决心——“需要我做什么都行,只要能救他命就行。”

记者看得出来,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张纯生的神情,显得十分坚决。

人世间的父爱,有时就是这样伟大,他们可能一直默不作声,可往往困难临头时,我们才发现,他们早已默默咬着牙,承受了很多。

28岁博士白血病(交大29岁硕士白血病二次复发)(14)

2018年8月,张迪回到东北老家沈阳,住院治疗。

在经历了4个月,堪称炼狱折磨般化疗后,医院开始考虑给张迪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2019年1月7日,医生成功地把张纯生身上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到了张迪身上。

移植手术,十分成功,接下来的一切,全看命运的安排。

28岁博士白血病(交大29岁硕士白血病二次复发)(15)

从1月7日到3月底,张迪身体的恢复情况,一直表现良好。

原本一家三口都商量好,等身体痊愈后,要去海边享受阳光、沙滩和美食。

然而,黑色的4月,却再次给这家人带来了绝望。

28岁博士白血病(交大29岁硕士白血病二次复发)(16)

一到4月,张迪原本尚可的身体,病情突然复发,并且以不可控的趋势,迅速侵蚀摧残着他的身体系统与机能。

得到消息的记者,迅速赶到医院,却看到张纯生和妻子抱在一起,哭得撕心裂肺。

50多岁,已至不惑,对生命已经有了很深的感悟与理解。

28岁博士白血病(交大29岁硕士白血病二次复发)(17)

也只有至亲之痛,才会让这个年龄段的人,像个小孩一样,用哭泣的方式,宣泄着自己的伤心、委屈与不甘。

记者出于安慰,询问是否可能做第二次移植手术。

张纯生却绝望地摇了摇头说:“已经没有药可以用了。所有化疗药物不起作用,恶性细胞杀不死。而二次移植也只能延续6-9个月的生命,并不能完全治愈。最为心痛的是,一旦开始治疗,儿子就只能在病床上躺着,作为父母,我们真不忍心儿子遭罪啊!”

28岁博士白血病(交大29岁硕士白血病二次复发)(18)

说出这句话时,张纯生显得生气全无,记者看到,他的眼神落寞而空洞,可以说寸草不生。

病魔,把他最爱的人,对生活的希望,通通都剥夺走了。

其实,无论对张迪,还是张纯生夫妇来说,张迪的死固然可怕,可生的过程,也同样会把他们挤压得喘不过气来。

28岁博士白血病(交大29岁硕士白血病二次复发)(19)

从住院到化疗,再到最后进行移植手术,前后的花费已达50万元以上。

50万元,这对张家这个尚不算富裕的家庭来说,已是全部积蓄。

可记者了解到,如果要再进行二次移植,那么花费最少要在70万元左右。

这个数字,已经足够压垮这个三口之家了。

28岁博士白血病(交大29岁硕士白血病二次复发)(20)

这还不是最糟的,最折磨张迪和他爸妈的是,这段求生的过程,又该承受多么大的痛苦与折磨。

张迪从小到大,都是个体贴孝顺的好孩子,这些东西,他在心里想得清清楚楚。

他很明白,以父母的心态,只要有一线生机,就是砸锅卖铁,也会给自己进行二次移植的。

28岁博士白血病(交大29岁硕士白血病二次复发)(21)

“可是移植之后,万一病情不好转呢?”这是无数个夜晚拷问张迪的问题。

50万元,已经是家里的极限,倘若再负担70多万元,万一哪天自己还是离开,那么自己的父母,又该拿什么度过余生呢?

最终,思虑再三的张迪,暗下决心,绝不能让爸妈走上这条“人财两失”的道路。

28岁博士白血病(交大29岁硕士白血病二次复发)(22)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和爸妈坦诚了自己想要放弃治疗的想法。

刚开始,张纯生夫妇还安慰他不要多想,“家里钱管够!”怎么都不愿意放弃对儿子的治疗。

见父母态度坚决,张迪终于流着眼泪向父母乞求道:“爸妈,儿子求你们,放弃治疗吧!我很清楚现在的情况,我觉得坦然面对比被动接受要好很多。”

28岁博士白血病(交大29岁硕士白血病二次复发)(23)

为了让爸妈能迈过那道坎,张迪又轻轻地和爸妈说,自己不想整天在病床上躺着,过无尊严、无意义的余生。

张迪这样对记者说道:“延长生命的话也就是3-6个月,低质量的,在病床上躺着,再加上严重的排异反应、皮肤溃烂、浑身变黄,然后上呼吸机,切开气管。这种没有意识的生存,这样的人生对我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28岁博士白血病(交大29岁硕士白血病二次复发)(24)

在生命的尽头,到底是该选择生命的长度,还是选择生命的厚度,这是曾拷问无数人的问题。

然而毫无意外,绝大多数人都更愿意选择后者,张迪也一样。

28岁博士白血病(交大29岁硕士白血病二次复发)(25)

3.如果不能祈求生命的长度,那就让自己的死变得更有意义

2018年11月1日,张迪无意间在沈阳晚报看到了一篇关于白血病女孩的报道。

他觉得自己和那个小女孩很像,两人拥有相同的命运,那么他也可以像小女孩一样,勇敢地去接受自己的余生,用仅剩的生命,和爸妈一起活出光彩。

于是,张迪和爸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28岁博士白血病(交大29岁硕士白血病二次复发)(26)

对于儿子作出的觉悟与选择,张纯生夫妇表示接受与鼓励,并答应儿子,会陪着他开心地度过剩下的每一天。

一家三口,商量好了出院之后,去海边玩,享受念叨了很多次的阳光、沙滩和美食。

得到张迪放弃治疗,准备出院的消息,记者风尘仆仆地赶到医院来给张迪送行。

面对镜头,张迪最后说的一句话,尤其令人动容——“不希望大家很悲观的态度面对这件事。我这短暂而充实的一生,我已经很满意。自己和家人所有的努力都做了,这个结果是可以接受的。”

28岁博士白血病(交大29岁硕士白血病二次复发)(27)

很多人,面对死亡,并没有坦然接受的勇气,至死带着遗憾与憋屈,走向坟墓,无疑是悲哀的。

而张迪,却可以在29岁的年纪,把生死,乃至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看透。

他的这份格局,谁能说不是对病魔的轻蔑,对命运的洒脱?着实令人钦佩。

回到家后,虽然张迪的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但是可以看得出来,每天与爸妈在一起,他过得十分充实,十分开心。

期间,他的爸妈,还带他去看了海。

28岁博士白血病(交大29岁硕士白血病二次复发)(28)

面对湛蓝的大海,张迪静静地坐在沙滩上良久,没有人知道他想了什么。

也许是把生与死的问题想透了,也许是还带着对人世、亲人无限的眷恋,又也许什么都没想,只是静静地听着涛声拍岸。

在生命的最后几天,自觉时日不多的张迪,做了两件事。

一件是去看了80多岁高龄的奶奶。

对于自己的病情,家里人一直没敢告诉老太太,担心她经受不住。

28岁博士白血病(交大29岁硕士白血病二次复发)(29)

张迪的奶奶尤其宠溺这个大孙子,为了让老太太以后能够留个念想,张迪在和奶奶分别前骗他说:“奶奶,我马上要去国外留学了,以后怕是不能常来看您了。”

对于自己这个善意的谎言,张迪后来又对记者说道:“奶奶已经80多岁了,如果告诉她老人家,她接受不了这个现实。这次,强挺着去看了奶奶最后一次。不能再去了,因为身体越来越不好。”

看完奶奶,张迪便与父亲,一起找到沈阳红十字会,做了人生的最后一件大事——捐献遗体!

28岁博士白血病(交大29岁硕士白血病二次复发)(30)

张迪说:“从上学开始我一直在学习,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没有什么遗憾,只是疾病来得太突然,唯一的心愿是捐献遗体,就想让医生通过研究我的病体,让其他人有活下来的可能。”

这位阳光的大男孩,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旧保持着对这个世界的柔软与热爱,仍旧想着自己死后,给社会创造价值,给别人减少痛苦。

张爱玲曾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这句话在张迪的身上,尤其能让人感同身受。

28岁博士白血病(交大29岁硕士白血病二次复发)(31)

更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签署《遗体捐献志愿书》那天,张纯生不仅与儿子双双露面,还作出了一个震惊在场所有人的决定,也签署了一份《遗体捐献志愿书》。

当记者问及张纯生的心理历程时,张纯生平淡地说:“其实在我儿子患病之前,我就有捐献遗体器官的想法。我儿子跟我说了这事以后,我全力支持他。”

对于父亲的做法,张迪看着张纯生,眼里满是崇拜与自豪。

在告别记者时,张迪最后说了两句话,令人动容。

28岁博士白血病(交大29岁硕士白血病二次复发)(32)

一句胸怀大爱——“人死了留一盒骨灰毫无意义,不如做一些有贡献的事情。”

显然,捐献遗体,就是他认为有贡献的事。

一句很暖,又很绝情——“希望爸妈把我忘了。”

2019年5月7日,这是一个令人伤心的日子。

当晚20时30分,沈阳29岁学霸男孩张迪逝世,他的青春,终究没跑赢癌细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