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花近200亿退学费和遣散费!”

昨天,俞敏洪和新东方继直播带货之后,又一次冲上热搜,阅读1.5亿。评论区一片“真企业家,能给几万员工n 1”“作为企业家还是很有责任心的。”

前不久,好未来、新东方两大教培巨头公布了最新财报。

好未来公布的截至2022年5月31日止2023财年一季度业绩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净收入2.24亿美元,较2022财年一季度的13.85亿美元减少83.8%

新东方线下培训比例(新东方200亿退学费和遣散费)(1)

新东方公布的截至5月31日2022年第四季度业绩显示,公司营收为5.24亿美元,同比下滑56.8%;公司经营亏损为1.06亿美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下滑的数据显示了经历去年教培行业“大变局”之后,两大巨头的“断臂求生”。停止K12业务、裁员、转型直播带货业务……动作不断。根据天眼查向《财经》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10月,教育培训相关企业注销、吊销的数量达到21万家。

新东方线下培训比例(新东方200亿退学费和遣散费)(2)

而在这场变局背后,牵扯着上千万教培从业者的命运。据来自网络的数据显示,新东方、猿辅导、作业帮、学而思、高途等被裁员的员工加在一起已经超过了1000万。他们去向何方?

有人转行“直播”。但根据俞敏洪在亚布力论坛天津峰会上表示,东方甄选的主播、老师们,他们原来在最兴旺的时候都是百万甚至百万以上的收入,后来去当主播以后,一年最多拿个20、30万,工资缩水8成。

有人创业开出国留学语培小型工作室,靠着往日的口碑和家长资源,把暑期的课表排满还是没有问题的。

当然,也有人至今待业在家。

我们采访了三位分别从新东方、学而思和VIP陪练出来的老师,她们经历过教培行业的顶峰,享受过红利,却也受到此次巨变的影响,有的已离职寻找机会,有的至今仍未讨还应得的薪酬,当然也有顺利转型的。

回顾她们从业的几年经历,虽不能以偏概全,但也能窥得教培行业发展的一斑。如果您也是曾经/现在的教培从业人员,可以留言告诉我您的故事。

#01

进入教培大厂

Fay,坐标深圳

前新东方老师

2012年,美本毕业,在美国工作一年后,Fay向新东方投出了一份简历。

当时的她,正面临opt到期和想要职业转型的关口,思前想后,一直英语不错,出国前还自学托福、SAT,甚至可以辅导同学的经历,让Fay灵光一闪,为什么不去新东方教英语?

当时的新东方,如日中天。1993年创立,2006年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教育机构,而后一直处在高速发展中。

当年,能过关斩将成为新东方老师的,必定有绝活儿,个个是“名师”。而且,在Fay眼中,新东方不用坐班,时间自由,传说中“用麻袋装钱”,可谓“钱多事儿少离家近”的最佳代表。

“用自己的知识获得可观的报酬”,对初出茅庐的Fay具有致命的吸引力。

打定主意的她,只投了新东方一个机构的简历,想着如果应聘失败,也不会去别的地方。最后,她如愿成为了深圳新东方的一名老师,迈入了教培行业。

新东方线下培训比例(新东方200亿退学费和遣散费)(3)

派派,坐标杭州

前学而思老师

2013年,派派即将从浙大毕业,身边的同学很多去了媒体、公关公司、房地产公司等,但这些似乎都提不起她的兴趣。

偶尔和同学聊天时,派派得知,杭州学而思在招老师,专业不限,月薪7-8千,这在当时已经算毕业生不错的工资了。“和周围去房地产公司营销岗的同学收入差不多。我想着,哇,终于可以实现经济独立了,挺好的。”

和新东方主要以英语培训和留学培训起家不同,创办于2003年的学而思,以小学奥数为基础,主做中小学课外学科辅导。2013年,学而思集团更名为“好未来”,把自己定位为“一个用科技与互联网来推动教育进步的公司”,而派派正是在这个节点,加入了刚开始起步的杭州学而思。

虽然专业不对口,但派派一直对数学和教学很感兴趣,浙大的“金字招牌”也很有用,为她打开了学而思的大门。

至今,派派仍然记得面试时,她在试讲完一节课后,对招生官说,觉得自己讲的一般,能不能让我之后再试一次。招生官居然也同意了。

后来派派成为学而思的老师,和这位招生官成了同事,对方笑着告诉她,就是这个举动,让他们觉得这女生真诚、靠谱。而这种朴实又包容的氛围,成为了她日后工作环境的基调。

新东方线下培训比例(新东方200亿退学费和遣散费)(4)

闪闪,坐标山西

前VIP陪练老师

2018年,闪闪即将从山西一所学院的音乐系毕业,找工作时,正好遇到VIP陪练来学校招聘陪练老师。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教育培训通过网络下沉到更多城市,同时也让教育变得更多元化。VIP陪练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2016年创立,切入线上音乐培训领域。

“当时我们都觉得很新鲜,白天上课,晚上当陪练,门槛也比较低,一台设备足以,老师都不用出镜,就有钱赚,很多同学都加入了。”

毕业后,闪闪虽然找了其他领域的工作,但周一到周五晚上7点到0点,仍然留给了陪练工作,每50分钟50元工资,对身在小城市的闪闪,是一笔不错的外快。

新东方线下培训比例(新东方200亿退学费和遣散费)(5)

#02

“大狂奔”

教培行业黄金十年

尽管身处城市不同、进入教培行业时间不同,这三个女生都享受到了2020之前几年教培黄金时期的红利。

刚进新东方的Fay,很快就被排满了课,有英语基础类课程、出国英语培训类课程,大班课、VIP小班课……她笑着说,自己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各类英语课程全线的铺开,Fay认为,除了有企业追求盈利的考虑,更多的是家长和学生需求的崛起。

我去美国读书的时候,本科出去的都不多,但2012、13年的时候我感到本科乃至高中出国读书渐渐兴起。可能是因为当时经济处于增速发展期,中产家庭的资产和信心大涨,产生了留学的需求。但有部分家庭的孩子是在近期内规划的留学,所以基础不牢固,要恶补英语。”

新东方线下培训比例(新东方200亿退学费和遣散费)(6)

新东方线下培训比例(新东方200亿退学费和遣散费)(7)

这段时期,新东方全速发展,特别是2013年《中国合伙人》电影,让新东方的故事家喻户晓;与此同时,也是新东方老师们包括Fay快速成长的时期。

不同课程的切换,超大的备课量,既要有hold住几百人大班的经验,又要有教VIP小班的耐心。老师们都锻炼成了“全能选手”。

新东方线下培训比例(新东方200亿退学费和遣散费)(8)

和新东方突出“名师”和老师的个人能力不同,学而思的老师们不那么出名,但好处在于学生遇到的每个老师都是采用同一个标准体系,学到的内容也不会因为老师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派派说,这需要强大的培训体系。当年作为新人,派派一进学而思就面临着大量的培训和末尾淘汰制度。

虽然杭州学而思刚起步,规模还不大,但培训体系已经开始在慢慢建立。当时我被培训了2-3个月,各种试讲、年级负责人考核、校长考核、赛课等等,让每个新教师脑子里的弦时刻不能松懈。你的基本功、做题能力、外在表现力、有趣、激情等,都是考核的内容。我们有导师制,还有集体备课、查课,新老师需要从头到尾把课讲一遍,讲得不好,会有邮件发给你,告知谁谁今天没有通过,有什么需要改进,然后再查。”

新东方线下培训比例(新东方200亿退学费和遣散费)(9)

2014年寒假,派派开始带起了自己的第一个班——3年级数学。上课前,她已经把这一节课提前演练了无数遍:一节课几个知识点、怎么引入、怎么讲解、设计哪些互动小环节、穿插哪些小笑话、讲完之后的习题布置、最后的总结话术、每个环节要用多少时间……无一不精心设计。有的老师甚至还会把一堂课的所有话语都写下来,背出来,心里才踏实。

这是学而思逐渐大火的几年,满班率很高。派派认为,这和当地小升初政策分不开。“当时自主招生的比例较高,学校看重杯赛成绩,孩子‘吃不饱’,就来学而思。”

而派派的课时费,也随着她经验越来越丰富,排课越来越多,而水涨船高。

你需要用自己的努力和魅力,让家长觉得为你买单值得。很多时候我会额外用心设计一些吸引孩子学习的环节,不是出于薪酬考虑,而是真的热爱孩子,喜欢这行。”

新东方线下培训比例(新东方200亿退学费和遣散费)(10)

在学而思的8年里,派派教过2-6 年级的各种基础、提高班型。直到现在,她教的第一波小学孩子已经上高中,还经常能在一些高中数学竞赛的获奖名单上看到他们。

相比于前两个老师的忙碌,闪闪相对自由,对她来说,在VIP陪练兼职的意义之一,就是多一份斜杠收入。

陪练APP顶峰的时候,她一周五天晚上全部排满,除了有国内的学生,还有身在国外的华裔学生。有的同学或学弟学妹,全职做陪练,一天都排得满满当当,一个月下来能赚小一万。

新东方线下培训比例(新东方200亿退学费和遣散费)(11)

#03

“大逃杀”

疫情 政策,教培行业紧急刹车

时间进入2020年,这是一个注定要被人记住的一年,不仅因为新冠疫情,还因为一系列教育政策发布、国际形势的变化,撼动教培行业,甚至在不久的将来,掀翻了整个行业。

2020年疫情期间,学而思全面转线上,当时互联网教培巨头一拥而上,纷纷用0元试课争抢生源。看起来线上教学仿佛迎来了“又一春”,但背后市场被瓜分得厉害。First kill!

2020年是杭州、上海等城市开启全民摇号的第一年。幼升小、小升初不再有选拔考试,杯赛逐步取消,学而思的授课内容和升学失去了强关联性,尽管增设了校内体系,强调素质、思维,但招生已经开始疲乏。Double kill!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靴子”落地,学科类培训机构严禁资本化运作。Triple kill!

截至当月底美股收盘,好未来股价大跌75.94%,新东方大跌73.50%,高途跌78.40%,网易有道跌61.80%……各家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出路,加速推进业务调整。

当年8月智联招聘发布《2021教育培训行业人才市场分析报告》显示,7月已经有一半教培从业人员处于离职待业状态。

新东方线下培训比例(新东方200亿退学费和遣散费)(12)

“一叶落而知秋”,早在2020年,派派已经感受到离职率的增加。“双减”政策发布后,校区大部分人都走了,原本几千人的工作群,现在就剩下一两百人。

“小高招生明显感觉不行了,转做素质教育家长不买账,没有那么多学生,老师的个体收入也受到很大影响。再加上国家的信号如此明确,我们只好顺势而为。”

大潮之下,派派也被迫离开,正好她去年怀孕,想着先回归家庭,所以也没着急找工作。

“我是激情上课派,对身体消耗很大,寒暑假往往连着7天、每天10小时上课,一天下来喉咙都是哑的,咽喉、腰都很不舒服,正好趁着这个机会休息一下”

而周围离开的人,有的自己带走了生源,在家带学生;有的回老家谋生;有的回到体制内,在学校里当老师;还有的去其他行业……

思考未来的时候,派派很迷茫。因为学而思不走名师路线,像她这样的授课老师,都跟着学而思课程体系,所以并没有自己的“绝活儿”,相对竞争力较弱。尽管现在也有一些原来的家长找到她,希望她继续带学生,但似乎不是长久之计。

在这次变化中,新东方受到的影响也是巨大的,K12业务直接关停,最新财报显示,截至2022财年末,新东方旗下的学校及学习中心减少925间,较去年同期“砍掉”一半以上。

新东方线下培训比例(新东方200亿退学费和遣散费)(13)

早在大变局之前,Fay就已经离开了新东方。前几年因为有出去单干的前同事召唤,Fay先是出来和几个老师合伙,后来又自己带学生,现在已经有了比较稳定的生源。

和她同期进入新东方的老师们绝大部分也都已经离开,有几个老师在一起做工作室,各自负责一块;也有老师从市场大潮中成长起来,从培训转向单价较高的留学申请……大家各显神通。

新东方老师本身就具备单干的能力。而一些名师离开后,家长会自然而然地找到老师。这个行业没有秘密,以前是一家独大,现在是百花齐放。”

如果说新东方、学而思虽然没落,但至少仍然存在,那么闪闪所在的VIP陪练,则彻底暴雷了。

今年6月,VIP陪练停课、欠薪、失联。闪闪还是在消息传疯了之后,才知道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家长找到她,说还有60节课没上完怎么办,闪闪也很无奈,让他们联系客服,可是也都已经找不到了。

6月中旬,她上完了最后一节课,和学生家长道了别。直到现在,平台还欠着她一个半月的工资没付。

她和身边的老师很少有去维权的,“我们能怎么办,身在山西,难道真的跑到上海维权?很多老师都分散在各地,维权成本太高了。”

现在,她白天上班,晚上仍有5个学生跟着她继续上课;她周围的同事,有的也拉了一部分学生出来,正好是暑假,考级陪练的需求旺盛。

“我们都觉得挺可惜的,家长告诉我,他们觉得陪练是刚需,而且之前都觉得平台口碑还行,哪里想到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新东方线下培训比例(新东方200亿退学费和遣散费)(14)

#04

“大变局”

转型or离开,千万教培人何去何从?

尽管已经离开教培大厂,这三位老师仍然感谢大厂带给他们的一切。

派派说,对于刚毕业的学生,学而思是一份很好的工作,有严谨的培训体系,所以新老师的成长非常快,她的一系列专业技能,包括备课、授课等,都是一点点磨练出来的;同时,她还积累了很多儿童心理学以及和家长沟通的实战经验。“只要你想学习都会有机会”。

后期只做专职老师的她,不用坐班,什么时候有课就去上,很自由。“之后恐怕不一定能找得到这样的工作了”。

在互联网教培高速发展的2016、17年,派派说,她算是吃到红利的那批老师,有各种课时费上的补助,后面加入进来的新老师,可能就没有那么好的待遇了。

仍然在教培行业的Fay说,当年从新东方出来的老师,都很有“两把刷子”,那段时间新东方的名字相当于是一种认证和认可。可以说,作为一个培训老师,没去过新东方的是不完整的。

而对于目前教培行业的大变局,以及像新东方老师直播卖货的转型,Fay说,这是老俞在新的环境下,改变了流量的策略,但本质没变。

新东方是一个走流量的公司。之前,‘红宝书’是它引流产品,出国的人一定会买,买了‘红宝书’后,就会对新东方有认识和好感,有可能继续上新东方的课。而现在,转型故事就是引流产品,像董宇辉等老师的直播风格,最早就来自于新东方的课堂,原始基因在那里。”

新东方线下培训比例(新东方200亿退学费和遣散费)(15)

最主要的是,Fay认为,虽然教培行业不行了,但需求仍在。

中产不断增加,国际教育等的教育需求仍在,才会需要我们这些从业人员。短期可能会受到疫情、政策等影响,但长期需求始终都在。”

新东方线下培训比例(新东方200亿退学费和遣散费)(16)

「 写在后面的话 」

一场变局之后,留给我们的思考是多方位的。

教培企业不断思考调整方向;教培从业者从董宇辉等老师的转型中,可能读到修炼个人品牌、个人技能的重要性;

而家长除了发愁孩子双减后课外活动何去何从,更多的是从这场变化中,反思未来什么才是孩子的核心竞争力、怎样才能不惧怕不确定性。

“大潮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