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开场第一个故事是《乘风》,吴京演的父亲一出来,就散发着浓浓的老父亲风味,无论如何,都不能夸儿子,夸一句算他输。

但当众打击儿子那叫一绝,不说说你骂骂你,你小子得意忘形怎么办?

他是父亲,但对外,他更是骑兵团团长。

带孩子看我和我的父辈截图 在我和我的父辈里(1)

四个故事,对应的是四种父亲。

第一个父亲是严父,第二个父亲是小孩的好伙伴,是帮着他一起躲过妈妈惩罚的好朋友。

第三个父亲是梦想家,每天天马行空奇思妙想,给小朋友画了好多蓝图。

第四个父亲,沈腾扮演的机器人,则是小孩做梦都想拥有的理想父亲,在学校亲子节这天,爸爸依靠优秀的能力成为众人眼中的焦点。

孩子也要面子的嘛。

神奇的是,从每一个父亲身上,我都能看到我爸的影子。

带孩子看我和我的父辈截图 在我和我的父辈里(2)

我小时候经常琢磨这个问题,为什么我的父母不爱夸我?

哪怕我经常考第一,他们总能找到缺点来拼命挑刺,借机鞭策我。小时候我爸最爱跟我说的一句话就是:“快点你妈来了”。

他偷偷给我买零食,跟我说千万不要告诉你妈。他也有很多不靠谱的想法,充满梦幻,不像我妈那么接地气。

他是那个出门转了一圈,最先在家安装抽水马桶,买电视录像机的人。

大多数普通人的爸爸,都有这些特质,比起妈妈的脚踏实地,父亲总是飘忽忽的。

除了父亲们,在这部电影里,女性角色更是一改很多剧里拖后腿的设定,她们告诉观众,父亲能成为那么好的父亲,也是靠母亲在后面撑着。

父亲和母亲,本来就是一体的。

第一个故事《乘风》里,张天爱饰演一名孕妇,都快生了,她拿着枪冲在第一线,因为她是军属。

带孩子看我和我的父辈截图 在我和我的父辈里(3)

我本以为大肚子总会不方便,成为情节里那个叫人无可奈何的角色,但一点没有,身子虽然不便,灵魂比谁都要轻快。

第二个故事《诗》里,章子怡扮演的母亲,让我哭得差点背过气去。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戈壁滩,一群研究火箭发射的航天人以继夜努力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他们的小孩在漫天黄沙中跑来跑去,童年的快乐很快被阴影笼罩。执行保密任务的父亲去世了,母亲一边工作一边照顾两个小孩。

带孩子看我和我的父辈截图 在我和我的父辈里(4)

全片最高潮的一幕,是戈壁下起暴雨,土坯小屋里两个孩子吓得惊慌失措。母亲回来抢救屋子里的书籍,暴怒的哥哥跑出去寻找他的父亲。

“我爸爸呢?所有人的爸爸都回来了,只有我爸没回来!他是不是死了?”

这部电影让我多少明白了些上一辈的苦衷。

我的父母一辈们,是真正吃过苦的一代人。

带孩子看我和我的父辈截图 在我和我的父辈里(5)

在苦难的高压之下,他们很多时候没办法保持自己的涵养,教养方式也比较粗犷。

但爱小孩这件事,却是不会变的。

母亲在暴雨中一下下打着小孩,心情也如暴雨般哭泣,但不能悲伤过度,她还有伟大的任务要完成。

这个家里最有资格悲伤的人,却只能撑起丈夫走后留下的一片天空。

他奉献给伟大的事业,她努力要把事业和家庭都撑起来。既然选择了这份事业这个家庭,只有咬牙走完这一条路。

又当爹又当妈的女性,独立程度才叫“令人发指”。

难以想象,她就这么扛过来了。

带孩子看我和我的父辈截图 在我和我的父辈里(6)

之后镜头一转,当年懵懵懂懂才四五岁的女儿,已经变成国家第一位女航天员。

谁说传承一定要是父子之间?女儿也能完成上一辈的使命。

相比起《诗》,《鸭先知》的故事要轻松很多,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上海,改革正在悄然兴起。

小男孩冬冬爸爸有很多神奇的预言,觉得黄浦江上会有大桥,浦东会有高楼大厦,火车没有轮子也能跑。

冬冬妈妈是典型的上海女人,喜欢烫头,骂老公,天天把离婚挂在嘴上。

你再这样,我们就去离婚!

带孩子看我和我的父辈截图 在我和我的父辈里(7)

离婚是不可能离婚的,但上海男人怕老婆的旗帜却高高飘扬了起来。

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只能靠跟小孩打配合来骗妈妈。

这故事让我想到现在网络上,常常有很多人诧异上一辈的感情,老是吵吵闹闹,为什么不离婚?离婚不就痛快了,又不是谁离了谁活不下去。

时代不一样了,当代人一分钟都不能忍受,无法迁就。但父母辈们的婚姻,成色和现在的完全不同。

鸭先知再不靠谱,老婆还是相信他。他要拍中国大陆第一支电视广告,所有人都觉得很荒谬,结果最支持他的,就是他老婆。

你去做那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最后关头,支持你的,一定是你的老婆。

带孩子看我和我的父辈截图 在我和我的父辈里(8)

看到小宋佳扮演的老婆爽快拿出嫁妆,坚持让老公拍完最后一个镜头,他想做,为什么不让他做完?你们都反对,我要支持他。

瞬间这个一直陪伴着的女人,忽然光芒万丈起来。

如果妈妈是彻头彻尾的小市民,爸爸也不会成为勇于尝鲜的鸭先知。

一个那么轻松的片子,小宋佳的这个镜头,却让人相当感慨。平时再凶巴巴,关键时刻她就成了那个伟大的女人。

吃点苦怎么了?总会过去的。

去支持一个跟别人不一样的丈夫,需要付出的勇气,不比那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少。

《少年行》也是一样,小孩的爸爸搞人工智能不幸过世,留下马丽演的妈妈又当爹又当妈,像妈一样苦口婆心,还要像爸一样说揍就揍。

带孩子看我和我的父辈截图 在我和我的父辈里(9)

你说她土,她又很帅气,你说她庸俗,她也很前卫。

本来父亲和母亲,都是可以多面一体的。

我本以为《我和我的父辈》是讲父子情的电影,但里面每一个女性角色,都摆脱了原来影视剧中常见的矫情与滥情。

母亲是洒脱的爽朗的热爱工作的,比起父亲,她总是那个默默陪在小孩身边的人。

看完电影,我跟小陈说,赶紧带着儿子去看看。里面三个故事的小男孩,都是跟我艾文差不多的年纪,值得小陈学习,也值得儿子去看看,别人的爸爸都是什么样。

带孩子看我和我的父辈截图 在我和我的父辈里(10)

不但适合小孩,还适合我爸妈这辈人,他们就是我的父辈,曾经经历过电影中每个年代,说的也是他们的故事。

我看电影的时候,先是被前两个故事哭得死去活来,哽咽到湿了好几张纸巾,直到第三第四个故事才缓过来,从哭哭啼啼切换到笑个不停。

这个电影的神奇之处,让你爆哭,又让你爆笑,每一种情绪都很极致。

电影里隐藏的小细节,常让我想起我的父亲母亲。

主角身上,同样有着普通人的烙印。再怎么伟大,对小孩的爱,也不会改变一丝一毫。

以前常觉得上一代父母不懂怎么爱小孩,看完电影发现,他们在他们的时代里,已经用尽了全身力气爱着小孩。

说不出来爱字,但爱得很用力。

带孩子看我和我的父辈截图 在我和我的父辈里(11)

作者|毛利,埋头苦写的女作家,《Vista看天下》长期撰稿人,情感家庭领域高影响力公众号【和毛利午餐】主理人,全网超百万中产女性粉丝,写出多篇10w 爆文。

带孩子看我和我的父辈截图 在我和我的父辈里(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