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点击上方的关注,您就可以最快收到“病虫害诊断与防治”为您推送的最新病虫害防治知识。感谢关注,欢迎转发!

天敌昆虫是一类寄生或捕食其它昆虫的昆虫。它们长期在农田、林区和牧场中控制着害虫的发展和蔓延。人类急切的需要了解天敌昆虫,利用一类寄生或捕食其它昆虫的生物特点在农区、林区、乃至在大自然控制着害虫的发展和蔓延的天敌昆虫防治害虫,这项生物防治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维持生态平衡。

捕食性天敌昆虫

捕食性天敌昆虫较其寄主猎物一般情况下都大,它们捕获吞噬其肉体或吸食其体液。

1.螳螂

螳螂可捕食40余种害虫,如蝇、蚊、蝗、蛾蝶类及其幼虫和裸露的蛹、蟋蟀等小型昆虫,蝉、飞蝗、螽斯等大型昆虫。可作为蚜虫、大蜡螟、玉米螟、菜粉蝶、土元、黄粉虫等害虫的天敌。

盘点8种不能碰的昆虫(常见天敌昆虫大全)(1)

2. 瓢虫科

瓢虫科昆虫的食性大致可分为植食性、菌食性和捕食性三大类。

盘点8种不能碰的昆虫(常见天敌昆虫大全)(2)

捕食性瓢虫在植物上捕食蚜虫、 介壳虫、粉虱、叶螨等。

盘点8种不能碰的昆虫(常见天敌昆虫大全)(3)

显盾瓢虫捕食蚜虫

盘点8种不能碰的昆虫(常见天敌昆虫大全)(4)

盔唇瓢虫捕食蚧壳虫

盘点8种不能碰的昆虫(常见天敌昆虫大全)(5)

小毛瓢虫捕食粉虱、叶螨

盘点8种不能碰的昆虫(常见天敌昆虫大全)(6)

小艳瓢虫捕食粉虱、叶螨

植食性瓢虫取食茄科、葫芦科和豆科植物,成为重要的农业害虫。

盘点8种不能碰的昆虫(常见天敌昆虫大全)(7)

菌食性的瓢虫以真菌(白粉病的菌丝及孢子)为食。

盘点8种不能碰的昆虫(常见天敌昆虫大全)(8)

食菌瓢虫(二十星菌瓢虫成虫)

盘点8种不能碰的昆虫(常见天敌昆虫大全)(9)

3. 捕食螨

捕食螨有时有助于防治植食螨。比如智利螨、钝绥螨、畸螯螨等

盘点8种不能碰的昆虫(常见天敌昆虫大全)(10)

智利螨

盘点8种不能碰的昆虫(常见天敌昆虫大全)(11)

钝绥螨

盘点8种不能碰的昆虫(常见天敌昆虫大全)(12)

畸螯螨

棉叶螨,也叫棉红蜘蛛,在中国五大棉区均有为害。

盘点8种不能碰的昆虫(常见天敌昆虫大全)(13)

柑桔红蜘蛛会使桔子的产量大大减少。

4. 草蛉

草蛉能捕食多种害虫。据初步统计有粉虱、红蜘蛛、棉蚜、菜蚜、烟蚜、麦蚜、豆蚜、桃蚜、苹果蚜、红花蚜等多种蚜虫,另外该种还喜欢吃很多种害虫的卵,诸如棉铃虫、地老虎、银纹夜蛾、甘兰组蛾、麦蛾和小造桥虫等的卵,都在其食物范围之内。

盘点8种不能碰的昆虫(常见天敌昆虫大全)(14)

5. 蝽

花蝽科、盲蝽科、姬猎蝽科的蝽可捕食叶蝉、飞虱、蚜虫、蓟马、棉叶螨及棉蛉虫卵等害虫。

盘点8种不能碰的昆虫(常见天敌昆虫大全)(15)

6.食蚜蝇

盘点8种不能碰的昆虫(常见天敌昆虫大全)(16)

食蚜蝇中的捕食性种类以捕食蚜虫为主,是蚜虫、介壳虫、粉虱、叶蝉、蓟马、鳞翅目小幼虫等的有效天敌。

寄生性天敌昆虫

内寄生昆虫的幼虫生活于寄主体内,外寄生昆虫生活于寄主体外。

1.赤眼蜂

赤眼蜂为卵寄生蜂,在玉米田可寄生玉米螟、黏虫、条螟、棉铃虫、斜纹夜蛾和地老虎等鳞翅目害虫的卵。

盘点8种不能碰的昆虫(常见天敌昆虫大全)(17)

2. 缨小蜂科

主要寄生于黑尾叶蝉和棉花害虫棉叶蝉。

盘点8种不能碰的昆虫(常见天敌昆虫大全)(18)

3. 茧蜂

茧蜂大多是益虫,它们寄生于许多重要的害虫,对害虫的发生数量起一定的控制作用。

盘点8种不能碰的昆虫(常见天敌昆虫大全)(19)

麦蛾茧蜂,寄生于米蛾、印度谷斑螟、烟草粉斑螟、地中海粉螟、紫斑谷螟等幼虫体外,在仓库和家庭中常可见到;

红铃虫甲腹茧蜂,寄生于红铃虫、金刚钻、甘蔗小卷蛾、大豆食心虫等,为卵至幼虫期寄生蜂;

螟蛉绒茧蜂,寄生于粘虫、劳氏粘虫、禾灰翅夜蛾、条纹螟蛉、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稻眼蝶、棉铃虫、棉小造桥虫、斜纹夜蛾和银纹夜蛾等许多种害虫的幼虫,茧似米粒状,颇为醒目;

盘点8种不能碰的昆虫(常见天敌昆虫大全)(20)

玉米螟长距茧蜂,寄生于玉米螟等幼虫;

斑痣悬茧蜂,寄生于棉小造桥虫、棉铃虫、紫四眼尺蛾、棉大卷叶螟、桑红腹灯蛾、桑螟、桑剑纹夜蛾、瓜绢螟、甜菜夜蛾、斜纹夜蛾、银纹夜蛾、烟夜蛾、粘虫、稻苞虫、梨小食心虫等害虫的幼虫,其茧如小麦粒,有丝悬挂。

盘点8种不能碰的昆虫(常见天敌昆虫大全)(21)

4. 寄蝇

寄蝇是农、林、果、菜害虫的寄生性天敌之一,凡鳞翅目和叶蜂类昆虫的幼虫大都能被寄蝇寄生;在植物的茎干内生活的天牛、木蠹蛾幼虫,生活在土壤中的金龟子幼虫,亦被寄蝇寄生;水生的大蚊幼虫,有冠毛长喙寄蝇寄生;毛翅目昆虫幼虫有沼石水寄蝇寄生;寄蝇尚可寄生于甲虫、蝽象等成虫体内。因而是影响多种害虫发生数量的重要生物因子。

盘点8种不能碰的昆虫(常见天敌昆虫大全)(22)

文章来源:南方蔬菜。配图:农人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