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骗子。

我今天想要反省反省我的骗子生涯。

跟大家分享分享,一个没有安全感的骗子,是如何自我救赎的。

01、没有安全感的人过着怎样的生活?

不知道正在看文章的你是不是跟我一样,也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或者你身边有我们这种人。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缺乏安全感的人,一般分为二类:

第一类人的特点是不太敢跟别人接触,表面很冷漠,无论别人多热情,他都不太愿意跟人深交,永远都躲在自己的壳子里。

还有一类人则会表现出很强的控制欲,永远都是掌握主动权的那一个,不管什么事都要追求完美主义,而且不能接受任何批评和指责,否则就会暴怒。

你身边是不是有这样的人?

你不觉得奇怪吗,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竟然都是缺乏安全感的人。

这是为什么?

其实,是因为在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控制感的丢失就等于安全感的丢失。

我是一个不靠谱的青年(我是一个骗子没安全感)(1)

第一种冷漠的人为什么不敢跟人深交?

因为他们害怕深交之后,对方会做出自己意料之外的事。

比如谈恋爱之前,男人一般都会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但是恋爱之后或者结婚之后,男人邋遢的本性就表现出来了。这其实很正常,在求偶的时候刻意地表现出好的一面,求偶结束后,回归本性,这种事一般人都能理解。

性格健全的人,一般会说:我认识你的时候你可不是这样的,现在露出本性了吧。

这种事当个笑话讲讲也就过去了。

但如果是缺乏安全感的人遇到这事,那可就麻烦了,他可能会认为,你变了,你不是我认识的那个人了,你背叛了当初的承诺了。

就把这个事弄得特别拧巴,大家都很难受。

我是一个不靠谱的青年(我是一个骗子没安全感)(2)

而另一些人为什么又会变成控制狂呢?

那是因为他们想要控制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所以他们完全受不了负面的评价,性格非常敏感。跟这种人相处你一定要非常小心,因为你给他发消息的时候,如果一个表情没发到位,他都会想半天:他是不是对我有意见,是不是在讽刺我,不行,我得让他知道,我不是好惹的。

你看,就是这么麻烦。

这种人往往会过上严于律己的生活,对自己过分苛责,对别人更苛责,非要让自己活在正面评价之中。

我是一个不靠谱的青年(我是一个骗子没安全感)(3)

02、骗子的诞生

但是这两种人都不可怕,最可怕的,就是像我们这种人,所谓的撒谎者。

我们这类人一般会撒三种谎:

第一种是不会拒绝。

我们常常为了取悦别人,说一些违心的话,还经常答应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请求。比如我这个人不能喝酒,一杯啤酒脸就红,一瓶下去,就得撒酒疯。但以前有不太熟悉的朋友邀请我喝点酒,我就是不好意思拒绝,觉得你看人家这么热情,我怎么好扫兴呢,是不是?所以往往是拖到最后一刻,半推半就也就答应了。

我这种人现在大家习惯叫做“讨好型人格”。

然后这事就麻烦了,撒了一个谎,我们就会撒第二个谎来圆第一个谎。

我是一个不靠谱的青年(我是一个骗子没安全感)(4)

我记得我刚进社会的时候,办过一件特别二的事。

有一次我们领导请大家吃饭,特意说自己带了一瓶好酒给大家尝尝,我不能喝酒,也不好意思驳了领导的面子,就啥也没说跟着去了。结果领导给我倒了满满一杯白酒。你说我不能喝就说不能喝,结果我也不敢说,就偷偷得把酒倒在了墙角的垃圾桶里,还往自己的杯子里倒了一杯水。在场的都是喝酒的行家,一看就知道我端着的不是酒,领导也不太高兴,这么好的酒,你不喝就说不喝,倒了干什么呢。

我到现在都记得领导当时的脸色,那是非常的看不上我啊。

你看,这就是缺乏安全感的人干的事,习惯性的,在犯错之后用谎言来掩盖。被拆穿以后,弄得自己尴尬,别人也不高兴。

我是一个不靠谱的青年(我是一个骗子没安全感)(5)

我们这类人还有一种更恶劣的行为,那就是直接撒谎,对他人进行欺骗。

这事我也干过,不过不是欺骗一个人,而是欺骗很多人。

大家都知道,我做了十年的职业编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编剧的工作就是在撒谎,只是这个谎言充满了真实的细节罢了。

现在想来,我能写出这么多故事,也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习惯性地在生活中编造谎言吧。

你看,这就是撒谎者的可悲之处,我们总是希望用撒谎的方式,重新获得生活的控制权。

可生活怎么可能受人的控制,你越控制,他就越失控。你就越没有安全感。

这个性格一度让我十分困扰,幸好,后来我找到了一条自我救赎的路,终于慢慢摆脱了谎言,获得了一些安全感。

我是一个不靠谱的青年(我是一个骗子没安全感)(6)

03、救赎之路

首先我明白了一件事:抛开剂量谈毒性,那就是耍流氓。

安全感缺乏本身不是坏事,适度的紧张会激发一个人的斗志。只有极度缺乏安全感,才会对人造成一定的影响。

另外,我还明白了一点:缺乏安全感跟一个人性格什么样,没多大的关系。缺乏安全感的本质,是养成了一种坏习惯。

心理学有个现象叫习得性无助,就是如果你曾经屡遭挫败,那你就会把这种挫败感内化成你的习惯,当你再次遭遇类似事件的时候,你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一种无助感,自然而然的失去安全感。

那么既然是一种坏习惯,就有改掉坏习惯的方法。

顺着这个思路,我就找到一个改掉这个坏习惯的办法,那就是反复练习一件事:区分哪些是事实,哪些是想象。

我是一个不靠谱的青年(我是一个骗子没安全感)(7)

我们先来听这么一段话:诶呀,我刚才拒绝了他,现在去找他好不好呢?万一他还在生我的气,我该怎么办呀?

现在我来问你,这段话里,哪些是事实,哪些是想象。

站在第三者的角度,是不是很容易分辨:拒绝他是事实,他还在生气是想象。

但是,缺乏安全感的人,却很难看出这里面的区别。他们往往把想象当成了真实,认为对方肯定就是在生自己的气,于是陷入了焦虑、紧张甚至暴怒的负面情绪之中。

所以,改掉缺乏安全感的坏毛病的第一步,就是要分清楚,哪些是真实情况,哪些是你的想象。

我有一个朋友,最近刚生了孩子,虽然她之前学了很多育儿的技巧,但还是让孩子不小心感冒了,于是她就非常懊恼,认为自己根本不会带孩子,甚至不配做妈妈。

你看,我的这个朋友明显是因为孩子感冒这件事,给她带来的恐惧感,让她失去了判断能力,把自己根本不会带孩子,不配做妈妈这个想象,当成了事实。

如果你发现,当你面对一件事的时候,你会把想象当成事实,那你一定要警觉了,因为你缺乏安全感的习惯,又出来作祟了。

当你有了这个警觉的时候,你最应该做的,就是去关注事实,而强迫自己忘掉想象。

我是一个不靠谱的青年(我是一个骗子没安全感)(8)

比如,现在如果有人找我喝酒,我心里依然会有一个假设,那就是如果我不去,他会不会生气啊,会不会觉得我不给他面子啊。

但是,我会清楚地知道,找我喝酒是事实,生气不给面子,都是我的假设。所以,我就会把注意力放在找我喝酒这件事上,我会去分析,他为什么找我喝酒?能不能不喝酒就把事办了,能不能换个方式,既让他喝尽兴了,又把事办了,还能让他知道,我不喝酒,以后也不会找我喝酒了。

你看,当你把注意力放在事实上,你就会开动的大脑,去寻找解决方案,而不是沉浸在想象的痛苦之中。

我知道,大部分人都很难做到这一点,他们往往会因为担心和恐惧,而把焦点全部放在想象上。这样就会导致他们产生自责甚至自辱的情绪,他们认为,自责和自辱会让自己和对方都好受一些。

当你选择了关注想象,你就是放弃了解决问题的最简单方法,而是选择绕一个圈子,企图回避掉这个问题。

难道你不会带孩子,你就可以不带孩子了吗?

难道你不去解决问题,问题就会自动消失了吗?

这里面还有一层悖论,那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自我实现的预言”,当你深信自己是一个什么人的时候,你的行为就会朝这个方向发展,慢慢的你就成为了你深信的那个人。

如果我一直用说谎的方式来对抗我的不安全感,那么假以时日,我真的就会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子。

而当你进入这么一个循环之后,你就再也逃不出来了,也就进一步地加深了你的坏习惯。

所以,要改掉这个坏习惯,你只需要逃脱一次就够了,只要你有一次看清了事实和想象的区别,然后把关注点放在事实上,从而解决了你面临的问题。

只要一次,你就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你要记住这个喜悦的瞬间,体会它带给你的那种感觉。

然后下一次,当你的坏习惯再次爆发的时候,你只需要回想一下曾经有过的喜悦感,你就能唤醒那个沉睡的自我,去勇敢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记住一句话:你曾经达到的高度,就是你能够达到的高度。

一次,你只需要逃离一次循环,你就会慢慢地远离那个坏习惯,从而彻底改掉他。

相信我,这个办法一定有用。

好了,我的骗子生涯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对你有启发。

我是贺翔,关注我,咱们下期节目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