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死后,太子刘盈即位,是为汉惠帝,生母吕雉被尊为太后。吕后不顾伦常,立亲外孙女(即张嫣)为皇后。

或许是近亲结婚的缘故,也或许是张皇后年幼,总之张皇后未能产下子嗣。母凭子贵,眼见张皇后无子,地位难保,吕后便教张皇后假怀孕,然后夺取后宫美人生的孩子立为太子,并杀了太子的生母。

汉惠帝驾崩后,太子被立为皇帝,因为年幼,所以吕后临朝称制,独掌朝政。

汉惠帝为什么不能接受吕后(吕后立了两个小皇帝)(1)

等少帝稍微懂事后,听说自己的生母被害,自己并非张皇后的儿子,非常愤恨,口不择言说:“皇后怎么能杀害我的母亲?我长大后一定要报仇。”

吕后听说后,非常担心,恐怕少帝作乱,于是将少帝幽禁在永巷中,对外声称少帝病重,不见任何人。

太后上朝,对群臣说:“如今皇帝病重,精神混乱,不能继承大统,君临天下,应该替换掉他。”

吕后权势滔天,群臣不敢劝谏,都叩头说:“皇太后为天下万民、宗庙社稷殚精竭虑,臣等奉诏。”于是吕后废黜少帝,不久后将他杀害。

相传,汉惠帝和后宫美人生有七个儿子,分别是被吕后所杀的少帝刘恭、淮阳王刘彊、常山王刘不疑、襄城侯刘山、昌平侯刘太、轵侯刘朝、壶关侯刘武。

常山王刘不疑死后,襄城侯刘山为常山王,并改名为刘义。吕后杀掉少帝刘恭后,改立常山王刘义为皇帝,并再次改名为刘弘。

吕后立刘弘为帝,依旧临朝称制,以轵侯刘朝为常山王,不久淮阳王刘彊死,吕后立壶关侯刘武为淮阳王。

此时,汉惠帝诸子中,剩下少帝刘弘,济川王刘太(前昌平侯所改封),常山王刘朝,淮阳王刘武。刘朝和刘武以及刘太年幼,没有去封国,在京城被吕后所控制。一旦少帝刘弘有异心,吕后可将其废杀,改立其余皇子为帝。

少帝刘弘活在吕后的阴影下,战战兢兢地做了傀儡皇帝,静待翻身做主的时机。

汉惠帝为什么不能接受吕后(吕后立了两个小皇帝)(2)

四年后,吕后病死。少帝刘弘本以为终于熬出头了,没想到接下来发生了诸吕之乱。

原来,吕后临终前,为了永保吕氏家族的地位,也为防止被刘氏清算,任命两个侄子吕禄和吕产分别统领北军和南军。

当初刘邦铲除异姓王之后,与群臣杀白马立下盟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刘邦死后,吕后执掌朝政,以强硬手段封侄子吕台为吕王,吕产为梁王,吕禄为赵王,侄孙吕通为燕王。群臣心不服,敢怒不敢言。

等吕后死后,吕禄和吕产执政,自知违背高皇帝刘邦的白马之盟,恐怕被大臣、诸侯王所诛,因此图谋作乱。

朱虚侯刘章居住在京师,是吕禄的女婿,知道了吕氏的阴谋,于是派人告知兄长齐王,令齐王发兵西进。刘章又联络太尉周勃、丞相臣陈平共同作为内应,图谋诛灭诸吕。

齐王发兵西行,吕产、吕禄惊恐,派大将军灌婴率兵迎击。然而灌婴到了荥阳,却与齐王联络,图谋共同讨伐吕氏。

不久,太尉周勃、丞相臣陈平合谋,设计骗取了吕禄的北军印信,拿到了兵权。吕产不知情,入未央宫打算作乱。朱虚侯刘章率兵千人进宫,攻打吕产,将其诛杀。

汉惠帝为什么不能接受吕后(吕后立了两个小皇帝)(3)

吕产伏诛,而吕禄已失兵权,大事乃定,于是周勃派人抓捕吕氏男女,无论老幼皆斩杀。

平定诸吕之乱后,众大臣密谋说:“少帝及梁王(前济川王所改封)、淮阳王、常山王,并非是惠帝的儿子。吕后杀了他们的母亲,养在后宫,当做惠帝的儿子,立为太子以及及诸王,是为了壮大吕氏。如今已经诛灭诸吕,还留着他们,等他们长大后,我们这些人将死无葬身之地。不如选择高祖诸子中最贤良的人立为皇帝。”最终,大臣议定立代王刘恒为皇帝。

代王刘恒受邀来到长安,被群臣尊立为天子。

当时,少帝刘弘还居住在宫中,惶惶不可终日。东牟侯刘兴居与太仆汝阴侯滕公入宫,对少帝说:“足下非是刘氏宗室,不当立为天子。”于是驱散少帝身边的卫兵。

随后,滕公召来马车载着少帝离开。少帝不安地问:“想如何安置我?”滕公回答说:“安置在官署。”于是将少帝安置在少府。

到了晚上,朝廷分兵诛灭少帝刘弘,梁王刘太、淮阳王刘武、常山王刘朝。至此,惠帝和后宫美人所生诸子悉数被杀。

吕后为人狠毒,又擅权专政,残害宗室,大肆封赏吕氏,终于酿成灭族之祸。惠帝为人宽厚仁爱,因吕氏之乱,子嗣竟受池鱼之殃,令人悲叹。即便如当时大臣所言,少帝等诸子不是惠帝的子嗣,但无辜受戮,也是令人惋惜。究其祸源,当肇始于吕后。


参考资料:《史记·吕太后本纪》

编撰:步天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