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简称“浙”,省会杭州,浙江省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安徽、江西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浙江是吴越文化、江南文化的发源地。在悠久的历史下,其境内有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截至2013年,浙江省下辖11个地级市,杭州、宁波为副省级市。其中,就松阳县来说,总人口约24万人,于公元199年建县,建县历史已经超过1800年了。

浙江人口最多县(浙江省一个县人口超20万)(1)

首先,松阳县隶属于浙江省丽水市。在地理位置上,松阳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东连丽水市莲都区,南接龙泉市、云和县,西北靠遂昌县,东北与金华市武义县接壤。最东至裕溪乡新渡,最西至枫坪乡龙虎坳,东西最宽处径距53.7公里;最北至赤寿乡大川,最南至大东坝镇大湾,南北最长径距40.2公里,总面积达1406平方公里。松阳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春秋时期,该地区属于越国。战国时期,楚国消灭越国,将今松阳县一带纳入到楚国的疆域中。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剪灭六国,建立秦朝。彼时,今松阳县一带属会稽郡。公元199年,也即东汉末年,分章安县南乡置松阳县。由此,对于松阳县来说,建县历史已经超过1800年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家争霸,松阳县属东吴临海郡。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置处州,松阳县属处州。公元591年,隋朝将处州改为括州,松阳县隶之。公元759年,唐朝析松阳县南乡地置龙泉县。公元779年,唐朝将括州改为处州,松阳县仍隶之。公元910年,也即五代十国时期,改松阳县为长松县。

浙江人口最多县(浙江省一个县人口超20万)(2)

最后,公元939年,后晋改长松县为白龙县。公元999年,也即北宋建立后,白龙县复改为松阳县。元朝建立后,松阳县属处州路。清朝这一历史阶段,松阳县属浙江省处州府。彼时,处州府主要为今丽水市一带。公元1912年,也即清朝灭亡后,松阳县直属于浙江省。1958年11月21日,撤销松阳县,原辖境域并入遂昌县。 1982年1月30日,复置松阳县,属丽水地区。2000年7月19日,撤地设市,成立地级丽水市,松阳县属之至今。如今,松阳县辖5个镇、15个乡,总人口约24万人。

文/情怀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