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在专业上我也就不班门弄斧了。这里说的是感情上的。

1963年,受铁路铁路萧条的影响,纽约宾夕法尼亚车站被企业主决定拆除。这个被誉为“运输史上的多里安神庙”的极度优雅,精致而美丽的车站就这样从纽约消失了。

保护古建文物(古建筑遗迹及古文物保护的意义)(1)

保护古建文物(古建筑遗迹及古文物保护的意义)(2)

变成了这幅样子

保护古建文物(古建筑遗迹及古文物保护的意义)(3)

这一举动引起了极大的争议,纽约时报的编辑评论:“直到第一次爆破拆除之前,没有人相信宾州车站会被拆除;没有人会相信纽约政府竟然容忍这种有着罗马时代般典雅的最高大,最精致建筑瑰宝的史无前例的破坏行动!”宾夕法尼亚车站的拆除直接成为了美国地方政府对于联邦政府机构为了发展而损害历史建筑的行为的反抗的引爆点,作为这一运动代表的With Heritage So Rich一书也就此产生,随后导致了section 104的修改(所有联邦政府机构,或者有联邦贷款或者资助参与的活动,如果对历史建筑产生影响,必须要经过论证,在论证结束前项目不能开始)。并且,当其后纽约中央车站的业主再一次想要拆除中央车站,开发房地产的时候,全纽约的普通市民,学者,名人站了出来,走上街头,将中央车站保护了下来。这就是对于城市的认同感与爱

我觉得,除开已经提过的文献价值。我相信,题主你可以感受到,作为一个公共设施,使用的人日常经过老宾夕法尼亚车站的时候,是多么的惊讶于她的美丽与优雅,明亮庄严,而不是在现在位于地下的那个新宾西法尼亚车站中,面对着糟糕的采光和通风,面对着某些阴暗的角落,有着某种莫名的恐惧感。建筑是一个场所,是在活动中被感知的。如果建筑只能够被人在一个头盔中虚拟的模拟,她已经失去了自己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