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由市政协委员联络活动工作室、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青岛日报社共同搭建的“倾听与商量”协商平台第18期协商活动举行。协商活动中,政协委员、职能部门代表、企业家代表以“如何激活劈柴院”为主题,共同探讨历史文化街区焕新之道。在倾听中交流思想,凝聚共识;在商量中汇集力量,解决问题。本期协商活动继续突出“现场办”特色,针对群众提出的打开栈桥护栏为中山路引流建议展开现场讨论,找到解决路径。市政协副主席崔作出席活动。

今年是劈柴院建成120周年。今年6月,劈柴院迎来了新一轮的提升改造,群众期待着经历双甲子的老街区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张卫平介绍,为了更好地保护修缮劈柴院,市南区在修旧如旧的原则下,经过鉴别论证,对有价值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构件、艺术设计元素、建筑营造技术或附属物等实施保护、修复及展示。与此同时,结合后期业态布局及功能需求,重新排布了劈柴院内部的管道,新建隔油池和排水设施,增大供电容量,彻底结束了劈柴院限水限电的历史。

管理大师谈企业品牌建设(倾听与商量第十八期之提升品质规范运营)(1)

张辉崙

在前期调研中,政协委员们普遍关注的问题集中在缺乏标志性的门头、内部道路和出入口狭窄等。张辉崙建议,应在劈柴院内部和外部设计一系列复古、时尚、有创意的招牌,烘托市井氛围,打造劈柴院乃至中山路北段的新地标。刘佳建议,尽快打通劈柴院内部的死胡同,优化游览动线,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

“激活劈柴院,还须解决游客就近停车的问题。近年来,我市在中山路周边新建了多个大型停车场,但距离劈柴院仍然有些远,旅游拉动力不够。”王鲁升建议相关部门充分考虑距离因素,尽量将配套停车场设置在步行10分钟范围内。

管理大师谈企业品牌建设(倾听与商量第十八期之提升品质规范运营)(2)

王鲁升

“对劈柴院的升级改造,不仅要有建筑施工的规划图,更应有商业运营的规划图。”王鲁升说,商业运营团队应在研究透百年老院的故事和卖点后,因地制宜地制定商业规划,真正实现“五步一特色,十步一景点”,让人感觉热闹但不显杂乱,舒适而不失精致。

“很多城市的美食街给人杂乱无章之感,餐饮同质化严重,外地游客缺乏新鲜感,当地居民鲜有问津。”张辉崙说,青岛餐饮的特色是“哈啤酒、吃蛤蜊”,但劈柴院不能每家店都是烧烤海鲜大排档。他建议运营团队要把握好劈柴院的关键节点,保留豆腐脑、锅贴这样老字号,吸引王哥庄大馒头、流亭猪蹄、东李脂渣、海菜凉粉等真正的青岛特色美食入驻,定期举行美食小吃大赛,将劈柴院打造成微缩版的“青岛院子”,重现“店铺人声鼎沸,小吃琳琅满目”的往日时光。劈柴院还可以引进孔府菜、运河菜、临沂煎饼、枣庄辣子鸡、周村烧饼、潍坊朝天锅等,向外地游客推荐山东美食。

管理大师谈企业品牌建设(倾听与商量第十八期之提升品质规范运营)(3)

刘佳

“劈柴院不仅要有得吃,还要有得玩。”刘佳说,劈柴院内的江宁会馆可以开辟为特色演艺区,不仅表演相声、评书、山东快书、戏曲,还可以表演年轻人喜欢的脱口秀、漫才等。此外,劈柴院还可以设置民俗体验区,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教授剪纸、印年画、表演皮影戏、编织泊里红席等传统技艺,提供沉浸式参观体验。

“劈柴院三分靠建,七分靠管。建设只是一时,后续的维护和管理才是持久战、攻坚战。”王鲁升说,相关部门应未雨绸缪,预见到劈柴院在明年开放后可能出现的人潮汹涌,提前制定预案,委托专业物管团队负责维持秩序、清运垃圾和景区保洁,严管餐饮的进货、价格和卫生,塑造青岛特色旅游餐饮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