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1年春,孙坚大败胡轸,并斩杀都督华雄。

有不少学者认为,华雄的本名应该叫做“叶雄”,对此咱们不争辩,知道所指是谁便可。

孙坚这头江东猛虎,不能说是一战成名,但也因此声威大震。我并未在史料中找到“江东猛虎”的说法,而很多演义、戏文、画本等,也将这一头衔安在了孙策头上,我个人认为,他们实至名归。

虽然史料不见“猛虎”,却常见“江东”。这个“江东”其实有很多种解释,最常被使用,或者说最被认可的说法,是由于“长江在江西九江至江苏南京(金陵)这一段,趋于南北走向”,便将大江以东的地区,称为“江东”。

顺便一提,咱们看地图,习惯以“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区分,但古人以“东”为“左”,所以“江左”指的是“江东”,而不是地图上显示的“长江以西”。南朝人常称“江左”,以至有人猜测,《琅琊榜》中的故事发生在南朝时期,这就要去问作者本人喽。

于阳人城取胜之后的孙坚,将有怎样的表现呢?咱们从三个方面简单聊一聊。

孙坚厉害吗能战平吕布吗(从三个方面聊一聊)(1)

一、人品

汉末三国时期“盛产”英雄,如果做个排名,孙坚恐怕排不进前五,大概是死得过早的缘故吧,但我却认为他至少是前三名,原因之一,便是其回复董卓的一句话:

卓惮坚猛壮,乃遣将军李傕等来求和亲,今坚列疏子弟任刺史、郡守者,许表用之。坚曰:“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县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岂将与乃和亲邪?”——《三国志》

董卓开出的条件,足以让孙家跻身顶级豪族之列,就算袁绍跑路时,也不过受封渤海太守、邟乡侯。乡侯的地位,用一句经典名言来概括,就是“穷得只剩下了钱”,如果单看权力,还不及一郡太守。这也是为何“曹操能将部分功臣及降将封侯而不乱”的原因之一。

面对诱惑,孙坚的回答斩钉截铁。

有朋友认为,大多数诸侯都能如此,袁家兄弟甚至杀掉了董卓派来的说客。但是,孙坚与袁氏兄弟不同,先不说“讲不讲武德”,单单从身份来看,孙坚的话就要比袁家兄弟真诚得多。

孙坚什么身份呢?在讨董行动中,为破虏将军,差不多和曹操一个级别。《三国演义》有个经典桥段——温酒斩华雄,为关羽敬酒的人正是曹操,可是,如果历史上真的有此一幕,那么是轮不到曹操的,他撑死相当于剧中刘备的角色,要站立在陈留太守张邈身后。

所以,孙坚的行为,足见其英雄。

由于西凉之乱时,孙坚曾向张温建议杀掉董卓,董卓因此怀恨在心,以致有朋友认为,孙坚拒绝董卓,是识破了他的计策,如果答应罢兵,必遭杀身之祸,就像张温被当街打死一样。

这确实是一种可能,但我认为可能性不大,从孙坚的角度讲,他一生都在平叛,而董卓逆天无道,是孙坚所不能容忍的;从董卓的角度讲,此时的他,凡事随心所欲,张温的死,恐怕与西凉之时关系不大,撑死算个诱因,如果董卓真的记恨,张温又怎能活过一年呢?

我想,这很可能也是孙坚“弃袁绍而选袁术”的原因之一,袁绍主张立刘虞为皇帝,无论袁术出于何种目的,都曾因此痛骂袁绍,消灭董卓,正符合孙坚的意愿。

孙坚厉害吗能战平吕布吗(从三个方面聊一聊)(2)

二、实力

在拒绝了董卓之后,孙坚进军大谷,准备与董卓硬刚。

大谷关,位于洛阳东南的寇店镇,距离洛阳九十里。秦汉时期,“六尺为步,三百步为里”,一尺约为0.231米,换算下来,九十里就相当于今天的四十公里左右。大谷关发生过很多故事,比如咱们的开国中将皮定均,就曾于1944年在这里抗击日寇。

然而,这条通往洛阳的要道,居然是为镇压黄巾起义而建,或许汉灵帝刘宏认为农民军的威胁比“五胡”更大吧,只是不知,当他见到汉武帝刘彻时,会不会被痛打一顿,当然,刘宏为刘彻的哥哥刘发之后,多少代过去了,见不见倒也无所谓……

卓自出,与坚战于诸陵间。卓败走,却屯渑池,聚兵于陕。——《资治通鉴》

这便是“大谷之战”的全过程了,有些可惜,好歹也是自“天下反董”以来,首次打败由董卓亲自带领的部队,却只用了这寥寥几笔。

其实,从孙坚以往的表现来看,并不需要这一战来证明他的军事能力,索性就聊一聊作战地点吧。

“诸陵”,所指应该是东汉皇陵的东南陵区,其位置大概在大谷关以北。东南陵区共有六座帝陵,分别为汉明帝刘庄的显节陵、汉章帝刘炟的敬陵、汉和帝刘肇的慎陵、汉殇帝刘隆的康陵、汉质帝刘瓒的静陵,以及汉桓帝刘志的宣陵。

东汉共有十四位皇帝,有些书籍为十三帝,多半是忽略了“前”少帝刘懿,他和被董卓废掉的刘辩一样,同为“少帝”,以“前”、“后”来区分。不过,这两位“少帝”着实可怜,死后连座皇陵也没混上。

汉献帝刘协的禅陵在河内山阳,而其他五座帝陵,包括汉光武帝刘秀的原陵、汉安帝刘祜的恭陵、汉顺帝刘保的宪陵、汉冲帝刘炳的怀陵,以及汉灵帝刘宏的文陵,则位于北邙山及其周边,合称东北陵区

诸陵曾被董卓挖掘过,现在又被战乱洗礼,孙坚在战后修整皇陵,或许是想还给汉家先帝一个体面,亦或是为这“无理”的举动做些补偿,总之,他至少表现出了忠臣的模样。

孙坚厉害吗能战平吕布吗(从三个方面聊一聊)(3)

三、运气

打败董卓之后,孙坚继续北上,想要攻进洛阳。

坚进洛阳宣阳城门,更击吕布,布复破走。——《后汉书》

洛阳之战,依旧寥寥几笔。或许史料的著作者们已经无法视这里为东汉帝都了,因为在董卓战败之后,便将这里付之一炬。

旧京空虚,数百里中无烟火。坚前入城,惆怅流涕。——《江表传》

面对如此惨状,孙坚开始扫除汉宗庙,用猪、牛、羊“祠以太牢”

诶?吕布号称天下第一,为何如此不堪一击?我想说的是,“天下第一”不是时人所封,而是世人吹捧。翻看史料,吕布“败走”的记载非常多,或许他单挑很有一套,只是当时的所谓单挑,纯粹属于双方的个人爱好

但是,有一说一,吕布败给孙坚的这两次,都没有尽全力而战,在阳人城,吕布为了将胡轸送去鬼门关,可劲儿地折腾,可惜最后也没能实现,这次在洛阳,面对气势正盛的孙坚,吕布更是无心恋战,董卓都跑了,还一把火烧毁了驻地,那还打啥……

虽然有运气的成分在,但就像“无需用大谷之战来证明一样”,孙坚也无需用洛阳之战来证明自己。

不过,孙坚的运气也是真的好。因为他在打扫洛阳时,于城南甄官署的水井中,找到了自少帝刘辩出走时便已丢失的传国玉玺,这颗玉玺,在井中沉睡了近两年,似乎就是在等待孙坚。

有人说,这是上天对孙坚尊重皇室的感激。可是,从后面的发展来看,拿到这颗玉玺,恐怕是孙坚最大的不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