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贫困村安全饮水检查(百名记者基层行)(1)

对贫困村安全饮水检查(百名记者基层行)(2)

▲通水了,杨生吉、侯贵先夫妇喜上眉梢

“有了无塔供水,咱们一定要活过一百岁!”11月13日上午,在林州市原康镇九龙村杏木掌自然村,年逾古稀的杨生吉、侯贵先夫妇看着喷流的自来水,情不自禁地牵手相约。

当天,记者在现场见证了这幸福的时刻。侯贵先家和邻居王改珍家新安装的无塔供水设备先后通水,两家人都喜上眉梢,拧开水龙头,看着水龙头向外喷水,享受着哗哗哗的流水声。侯贵先动情地对在现场的镇村干部说:“书记关心咱农村,党和政府支持咱农村,你们干部热心给咱办实事,真好!”

王改珍老人告诉记者:“我62岁了,挑了50年水,从今以后再也不用挑水了!”

通了水,村民们何以如此激动?因为这里是缺水的山区村。

九龙村地处太行山深山区,干旱缺水,村里人祖祖辈辈靠旱井水窖吃水。村党支部书记王宝龙解释说:“村民们在山坡上打出旱井水窖,老天下雨时,把雨水引到旱井水窖里,澄清后再吃。这样的水虽然不卫生,但是人们首先考虑的是生存。”

旱井水窖水也有青黄不接的时候。王改珍老人对记者说:“往年,碰上老天爷持续干旱不下雨的年景,我们就跑十几里山路,到山下的弓上水库和峰山河水库去挑水,那真叫累断脊梁筋啊!”

4月11日,安阳市委书记李公乐到九龙村调研时,走村串户,了解到村民的饮水情况,要求林州市对部分山区群众利用旱井水窖饮水安全问题进行全面普查,摸清底数,拿出解决方案。

林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该市市委书记王宝玉亲自安排深入调研部署,专门安排水利部门和相关乡镇组成工作组,对林州市饮用旱井水窖水村庄饮水状况进行全面普查,很快摸清了底子:该市的旱井水窖分布在合涧、原康、临淇3个镇24个行政村228个自然村,涉及8902人,其中有常住人口3317人。

在此期间,安阳市水利局的负责人和专家多次到林州山区村实地调研,对解决旱井水窖水质方案提出指导意见,确保了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6月17日,林州市政府市长办公会议听取了部分山区村依靠旱井水窖解决饮水问题的情况,决定实施旱井水窖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资金来源为项目镇自筹和林州市财政奖补,项目实施主体为各项目镇,水利部门负责技术指导和监管。

按照“因村制宜、因地制宜”的原则,林州市聘请设计院对全市137个旱井水窖自然村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规划设计,编制了实施方案,总投资约536.39万元,目标是确保在今年11月底前解决到位。一场围绕民生的水之战在太行山上展开。

记者在九龙村看到,当天,杏木掌自然村通水的还有原山仓家。村党支部书记王保龙介绍,施工队将很快为常存英等4户农户安装供水管道和无塔供水设备,完工后将转战双庙自然村,为那里的10户农户安装,11月底都能通水。

九龙村没有新的水源,其水源仍然是蓄积天上雨水的旱井水窖。所不同的是有两大进步,一是上级拨出专款,为每家每户铺设了引水管道,将旱井水窖水引到农户家里,然后安装了无塔供水器,实现自动供水,留守在山村的老人不用再去负重挑水;二是对饮用水实施消毒,饮水安全有了保障。

驻村第一书记张勇告诉记者:“为了确保山区群众安全饮水,上级卫生防疫部门和村卫生所医生还教给村民饮用水消毒方法,并发放了消毒用品,村民可以定期为旱井水窖水消毒。如果遇到持续干旱的年景,旱井水窖断水,镇、村两级将派专用车为山村送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解决饮用旱井水窖水村庄安全饮水问题,原康镇还因地制宜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利用重兴店水库水源,通过新建管网延伸工程,解决重兴店、龙口、申家洼、石家庄4个行政村23个自然村的水源问题;二是利用柏尖沟村原有机井,新建压力池,铺设管网,改善柏尖沟11个自然村饮水条件,目前共改善了5个村34个自然村的饮水条件,剩余15个行政村91个自然村的旱井水窖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将于11月底完成。

对贫困村安全饮水检查(百名记者基层行)(3)

▲吃上了机井水,孙三沟自然村孙万和老人说:“这水甜到咱心里了!”

合涧镇是如何解决安全饮水问题的呢?在合涧镇东山底村孙三沟自然村,记者通过采访找到了答案。

“还是机井水甜,这水甜到咱心里了!”11月13日中午,在林州市合涧镇东山底村孙三沟自然村,91岁的孙万和老人接过儿媳王凤端过来的一碗开水喝了一口,饱经沧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孙三沟自然村地处山坳之中,28户农户90多口人长期吃旱井水窖水,有学生的家庭因此不少外迁,留守在村里的多是老年人。

记者在孙万和老人家看到,院里有一东一西两个自来水管。老人说:“西面的水管是以前用来引外面旱井水的,我家这口旱井没有打好,天热的时候,那旱井水稍有点儿臭。东面的水管是前不久刚装上的,引的就是机井水,水可甜了。”

引来了机井水,老人家依然保留着旱井引水管。他告诉记者,吃水就吃机井水,平时洗衣服用旱井水。

东山底村党支部书记郝志吉说,为解决孙三沟自然村的饮水问题,镇政府进行了考察和协调,决定从邻村三阳村的五龙口自然村引机井水。为此,上级拨款5万元,村里筹集1万元,铺设管网3200余米,并实施了配套工程,彻底解决了该村旱井水窖的饮水模式。

记者获悉,合涧镇的旱井水窖村涉及两个自然村,分别是东山底村孙三沟自然村和石板沟村老天岗自然村,老天岗自然村仅有1户1人,目前已搬迁安置。

对贫困村安全饮水检查(百名记者基层行)(4)

对贫困村安全饮水检查(百名记者基层行)(5)

▲临淇镇欠十步村在挖掘引水管道

记者驱车驶往林州市南部,沿着蜿蜒的山路走进了临淇镇欠十步村,看到一派劳动场面,村党支部书记李保林正带领村民挖沟。

欠十步村也是依靠旱井水窖吃水的。2018年,上级支持扶贫项目,拨款70多万元在一斗水自然村打了一眼机井。今年,上级再次拨款,支持该村实施饮水安全工程,要让村民的饮用水水源由旱井水窖水变为机井水。

临淇镇党委书记付强说:“我们要细化方案,倒排工期,强化落实,严把质量关,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工程于11月底前完成。”

记者了解到,在临淇镇,工程共涉及6个行政村46个自然村1209人,规划总投资183.54万元,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有:铺设配水管线6080米,安装潜水泵30台及配套设施,配套紫外线一体化净水设备294套、供水车2台。

对贫困村安全饮水检查(百名记者基层行)(6)

对贫困村安全饮水检查(百名记者基层行)(7)

▲临淇镇占元村滴滴水自然村在铺设引水管道

目前,临淇镇和原康镇的旱井水窖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正在紧张进行。王宝玉在督查工程进展情况时强调:“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民生大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任务,是实现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总体目标中‘不愁吃’的重点工作,要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确保工程如期完成,让山区群众吃上安全水、幸福水。”

原标题:“这水甜到咱心里了”

——林州市实施旱井水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见闻(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百名记者基层行)

(安报融媒记者 刘剑昆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