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六爻八卦的起卦法(国学易经14易经卦爻辞的叙事类型和占断形式)(1)

国学易经14|易经卦爻辞的叙事类型和占断形式

作者 崔洪国

《易经》六十四卦辞和三百八十六爻(其实是三百八十四爻,乾坤两卦各多了一个用九和用六,所以一共三百八十六)辞,一共四百五十条,组成了《周易》“经”的部分。上篇三十卦,下篇三十四卦,合计六十四卦。这四百五十条卦爻辞,依据李镜池《周易探源》,从叙事形式上可以分为以下六个方面:一是纯粹定吉凶的辞。如《乾》“元亨,利贞”。二是单叙事而不示吉凶,如《坤》初六“履霜,坚冰至”。三是先叙述而后吉凶,如《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四是先吉凶而后叙述,如《小畜》,“亨,密云不语,自我西郊”。五是叙事,吉凶;又叙事,吉凶,如《讼》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六是混合的,或先吉凶,叙事;又吉凶。或先叙事,吉凶;又叙事。如《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高亨先生在《周易古经今注》中把《易经》筮辞分为四类:曰记事之辞,曰取象之辞,曰说事之辞,曰断占之辞。这也是学界一种分法。

占断之辞是指易经中卦爻中论断休咎的语句。总观《易经》卦、爻辞,其断占之辞,这些断占术语主要是:“亨,利,吉,无咎,悔,吝,厉,咎、凶”。

易经六爻八卦的起卦法(国学易经14易经卦爻辞的叙事类型和占断形式)(2)

亨,《说文》:“亨,献也。”高亨先生以《易经》中得“亨”字皆可解释为享祀、享宴之“享”:享祀者,以酒食献于鬼神,享宴者,以酒食献于宾客。但是,将《易经》中所以的“亨”字一律解释为享祀的享,还是有很多解释不通的。其一,《易经》中原来就有“享”字,例如:《困》九二“利用享祀”,《益》六二“王用享于帝”。有些写作“亨”,然而一看便知是“享”字,例如:《大有》九三“公用亨于天子”。《随》上六“王用亨于西山”,《升》六四“王用亨于岐山”,这些“亨”都通享祀的“享”无疑。虽然古字“亨”“享”不分,然而,这类“亨”字都是在句子的结构之中,并非作为单独的断占术语使用。其二,《易经》中“亨”字颇多,例如:《复》卦辞“亨,出入无疾,朋来五咎”这些“亨”字统统用享祀、享宴的“享”字来解释,显然不妥。“亨”字在作为断词、断占术语时,“亨”应当训作“通”。“亨”是通达、通顺、顺利、顺当的意思。“亨”是个吉词,表示畅通,顺利的意思,在文中由元亨,光亨,亨的词语表现。

利,《易经》用“利”字作为断词,约有下列几种格式:利某或不利某。例如:《需》:“利涉大川”。《乾》九二:“利见大人”。《屯》:“利建侯”。《复》:“利有攸往”。《无妄》:“不利有攸往”。《贲》:“小利有攸往”。《讼》:“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蹇》:“利西南,不利东北”。无不利。例如:《大过》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解》上六:“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这里无不利是无有不利的意思。无攸利。例如:《归妹》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无攸利”。《萃》六三:“萃如,嗟如,无攸利”。这里无攸利是无所利的意思。《易》教人趋利避害,这个“利”字解释为利益的利是无疑的。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理解为适宜的宜,因为利、宜二字的意义相关,宜则利,不宜自然不利,这很好理解。如“不利有攸往”即不宜有所往。“利涉大川”即宜涉大川。利,表示有利,适宜的意思,在文中表现形式很多,有利贞,无不利,利见大人,利涉大川等,利在文中出现很多。但并不是说利就代表最吉祥。

吉,《说文》:“吉,善也。”《广雅释诂》、《书》孔传、《诗》毛传,皆训“吉”为“善”。高亨说:“盖事有善果为吉,故吉训善。善果者,福祥也。故吉者,福祥也,《周易》吉字,均为此义。” 吉表示吉祥如意,可谓是最佳的判言,在文中有元吉,贞吉,大吉等词语表现。

无咎:咎指过错的意思,那么无咎便是没有错,平常普通之意。

悔,《说文》、《广雅释诂》、《诗》都有“悔,恨也。”高亨先生认为悔恨之情比悲痛轻,又不及咎凶重,《易》之所谓“悔”者,其实不过困厄而已。“悔”与“吝”意义相近,《系辞传》有言:“悔吝者,忧虞之象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这里,“悔”与“吝”联成一词。若“吝”犹如今天的“麻烦”,则“悔”就犹如今天的“晦气”。《易经》中的“悔”,有独字“悔”、“有悔”、“无悔”、“动悔有悔”、“悔亡”等。“动悔有悔”见于《困》上六“困于葛藟,于臲兀,曰动悔有悔,征吉。”意思是:悔事相连而至,晦气又加晦气,这是所处环境不好,动弹不得。人必须设法摆脱这个困境,故曰“征吉”。“悔亡”例如:《睽》初九“悔亡,丧马,勿逐,自复。”可以解说为:悔已经去了,已经脱悔,失了一匹马,真晦气,勿追,失而复得。“悔亡”不就是脱悔了吗?吝,悔俩个字趋于吉凶的中间,代表着小凶,小害,但悔自凶趋吉,代表悔恨,却能改正。而吝自吉趋凶,是艰难与遗憾,由此两字分明了吉凶。

吝,《说文》:“吝,恨惜也。从口文声。”段注:“按此字盖从口文会意,凡恨惜者多文之以口,非文声也。”高亨认为《周易》“吝”字皆借为“遴”。《说文》:“遴,行难也。”行难谓之遴,故遴者,艰难也。谓其事难行,或遭艰难之事。今天,人们行事遇到困难,常说遇到麻烦,行事出了问题,也常说出了麻烦。似乎用“麻烦”解释“吝”是贴切的。例如:《噬嗑》六三“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既是吃了腊肉,轻微食物中毒,或有轻度呕吐、腹痛,然而只是遇到了点小麻烦,没啥大病。

厉,《文言》释“厉,无咎”为“虽危无咎”,是以“危”释“厉”,故陆明德《释文》:“厉,危也。”《广雅释诂》:“厉,危也。”以上说“厉”是危险的意思。危险的的事情即将发生或可能发生,如人站在悬崖边上,或危墙之旁,但未必发生危险。所以,“厉”是个警示词,也许大祸即将降临,吓得一身冷汗,也许大祸会发生,也许会逃过一劫,“厉”是警告人们善自为之的词,指危险,凶吉未定,意在提示人们要避开危险,按指示去面对风险并化险为夷。

咎,《说文》:“咎,灾也。”。《尔雅释诂》:“咎,病也。”。就《易经》而言,“咎”即指灾殃病害。高亨先生说:《周易》所谓“ 咎”,比“悔”为重,比“凶”为轻,“悔”乃较小之困厄,“凶”乃巨大之祸殃,“咎”则较轻之灾殃也。《易经》中的“咎”几乎都是以“无咎”出现(除了《夬》初九“壮于前趾,往不胜,为咎。”)例如:《剥》六三“剥之,无咎”,《颐》六四“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睽》初九“见恶人,无咎。”等等,这些都是有“咎”之象,而皆曰无咎。王弼《周易略例》:“凡言无咎者,本皆有咎者也,防得其道,故得无咎也。”看来“无咎”是一个鼓励之词,教人不要为眼前得损失而懊悔,不要为暂时得失败而丧失信心,或者教人咬紧牙关,努力渡过难关,争取最后得胜利。咎与无咎相反,咎已经有了过错,要承担灾祸,仅仅比凶好一点。

凶《说文》:“凶,恶也。”《广雅释诂》:“凶,恶也。”盖事有恶果为“凶”,故“凶”训“恶”。恶果者,祸殃也;故“凶”者,一般即解释为祸殃。《易经》中“凶”字也有指只具有凶象而尚未酿成恶果的,例如:《大过》上六“过涉灭顶,凶,无咎。”。过河涉水灭顶,凶象也,然而最终得以无咎。《困》九二“征凶,无咎。”也是说行动过程虽有凶象,然而仍得以无咎。凶:指风险,凶恶,是最坏的结果。

断占术语(断占之辞),有系于一卦或一爻之下一项的,也有系二项和以上的,还有组合关系极为复杂的。例如:《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既济》“初吉,终乱。”,《贲》六五“吝,终吉。”,《蛊》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家人》九三“家人嗃嗃,悔,厉,吉。”,《临》六三“甘临,无攸利,既忧之,无咎。”,《大壮》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艰则吉。”,《巽》九五“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终。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吉。”等等。几乎任何一个断占之辞,都可以与另一个断占之辞组合、配合。有的是有条件的,如《临》六三、《大壮》上六。有的是有时间性的,随着时间而转化,如《既济》、《讼》。断占之辞当然还有“有庆”、“有喜”、“有灾眚”等等,出现较少。

易经六爻八卦的起卦法(国学易经14易经卦爻辞的叙事类型和占断形式)(3)

崔洪国,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写作学会散文评论委员会委员,济南市作协会员,齐鲁晚报青未了副刊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寻找灵魂的牧场》《与海阳最美的邂逅崔洪国散文精品集》长篇非虚构纪实作品《列车前方到站徐家店》《胶东散文十二家.崔洪国卷》,在报刊、媒体、平台发表散文、书评400余篇。

壹点号风过林梢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