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上京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南,是辽政权都城上京城的遗址。辽上京城是中国游牧民族在北方草原地区建立的第一座都城,也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好的古代都城遗址之一。

内蒙古赤峰长城遗迹(消逝的古城赤峰辽上京遗址)(1)

辽上京俯视

唐朝末年至五代十国初期, 辽国兴起于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流域,极盛时期, 辽国拥有五座都城、一百五十六座州军城, 管辖二百零九个县。上京临潢府: 巴林左旗( 林东)。东京辽阳府:今辽阳县。中京大定府:今宁城县。西京大同府:今大同县。南京析津府:今北京。金灭亡后, 四京依然存在。除了中京在明初被废弃之外,其他三京, 辽阳、大同、北京仍繁华依旧。唯独上京临潢府与辽朝一样,被时代抛弃, 沦为一片荒野。

内蒙古赤峰长城遗迹(消逝的古城赤峰辽上京遗址)(2)

辽上京遗址位置

辽上京城始建于辽太祖神册三年(918)。传说,当时的版筑使康默记监督民夫在百日之内就修筑完成。之后辽太祖下旨, 建造孔庙、佛寺以及道观等。第二年八月,太祖亲至孔庙祭拜, 并令皇后、太子等人分别去寺、观参拜。很有可能从那时候开始, 各种配套设施很快竣工,形成了一个具有汉风的都城轮廓。《辽史· 地理志》:天显元年(926),在平定渤海国凯旋后,辽太祖就着手皇城的扩建。建起天赞宫以及开皇、安德、五銮三大宫殿。殿内安放历代先祖的画像。又在皇城东南角建起天雄寺供奉烈考宣简皇帝的遗像。相传,太祖崩殂之后, 应天皇后决定以身殉葬,在群臣滞劝说下才打消了念头,但仍砍断右臂放入太祖灵柩里。因此, 在义节寺内增建断腕楼, 并立碑纪念此事。

内蒙古赤峰长城遗迹(消逝的古城赤峰辽上京遗址)(3)

辽上京一处建筑基址内出土文物

辽获得燕云十六州后,会同元年(938),改燕京为“南京析津府”,改辽阳为“东京辽阳府”。同时,皇都改称为“ 上京临潢府”。圣宗统和二十五年( 1007),新建“中京大定府”。至此,五京全部建成。其后,上京无任何变化, 依然继续存在。天祚帝天庆十年(1120),上京受到新崛起的金朝攻击, 旋即被占领。《金史·太祖纪》之“天辅四年(1120)” 条下载:

内蒙古赤峰长城遗迹(消逝的古城赤峰辽上京遗址)(4)

上京城内出土的首首

五月甲辰,次浑河西,使宗雄先趋上京,遣降者马乙持诏谕城中。壬子,至上京,诏官民曰……上京人恃御备储蓄为固守计。甲寅,亟命进攻。上谓习泥烈、赵良嗣等曰:“汝可观吾用兵,以卜去就。”上亲临城,督将士诸军鼓噪而进。自旦及已,闍母以魔下先登,克其外城,留守挞不野以城降。赵良嗣等奉觞为寿,皆称万岁。是日,赦上京官民。

内蒙古赤峰长城遗迹(消逝的古城赤峰辽上京遗址)(5)

上京城内出土的兽面瓦当

记载显示,金人不费吹灰之力就攻陷了上京城,但上京城的损失情况却不得而知。但可以设想,上京城不可避免地遭受了厄运。关于此事,《契丹国志》“天庆九年” 条:夏,金人攻陷上京路,祖州则太祖之天膳堂,怀州则太宗德光之崇元殿,庆州则望仙、望圣、神仪三殿,并先破乾、显等州如凝神殿、安元圣母殿,木叶山之世祖殿、诸陵并皇妃子弟影堂,焚烧掠尽,发掘金银珠玉。可见,辽上京受到了不小的损失。

内蒙古赤峰长城遗迹(消逝的古城赤峰辽上京遗址)(6)

宫城一号建筑基址发掘区全景(东→西)

金朝初期,上京城多少还受些重视。随着金朝经营中心逐渐南移,上京城逐渐被废弃。据《金史·地理志》:临潢府,下,总管府。地名西楼,辽为上京。国初因称之,天眷元年改为北京。天德二年改北京为临潢府路,以北京路都转运司为临潢府路转运司,天德三年罢。贞元元年以大定府为北京后,但置北京临潢路提刑司。大定后罢路,并入大定府路。贞祐二年四月尝侨置于平州。从记载中,可以推测出临潢府以后的形势变化。其后,上京完全衰败直至变成一座废墟。正因为如此,上京遗迹中几乎很难发现金以及金以后的痕迹。可以说,上京就是一个较为纯粹的辽代文化遗址。

内蒙古赤峰长城遗迹(消逝的古城赤峰辽上京遗址)(7)

辽上京遗址概况

遗址分为南北二城,两城连接呈“日”字形,“北曰皇城,南曰汉城。”两城周长8838.63 米,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皇城在北,略呈方形,面积约为2.9平方公里,城墙夯土版筑,残高6-10米,城墙上筑马面,城门外有瓮城。皇城四墙各有城门:东为安东门、西为乾德门、南为大顺门、北为拱辰门。除南门大顺门被河水冲毁,其余三门遗址仍存,都有圆形瓮城。大内位于皇城中部,据辽史记载,大内有三门,南曰承天门,东曰东华门,西曰西华门。大内有开皇、安德、五銮三大殿址。官署、佛寺、作坊等建筑遗址分布在大内以东和东南一带。

内蒙古赤峰长城遗迹(消逝的古城赤峰辽上京遗址)(8)

20世纪30年代城内还可见高大的观音立像

汉城在南,是汉、渤海、回鹘等民族和中原地区工匠居住的地方,面积约为2.1平方公里。今汉城与皇城已被沙里河水隔开。城呈矩形,城墙为土筑,残存3 段,高4米。城墙低窄,无马面、瓮城。西门尚有门址,豁门宽10米,残存柱础尚在。城南有楼阁对峙,店铺、酒家穿于其间。另设有诸国信使居住的驿馆,有回鹘营、同文驿和临潢驿。

2011 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二工作队和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辽上京考古队,开始对辽上京遗址进行全面勘测和有计划的考古发掘。发掘的遗址主要包括皇城西门遗址、皇城西山坡佛寺遗址、宫城墙和宫城西门遗址、皇城东门、宫城东门、宫城一号院遗址、宫城南门遗址、宫城内建筑基址、一号建筑基址等。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增加了对辽上京宫城的新认知,首次发现并确认东向轴线布局、辽上京皇城的朝向为东向、西山坡遗址的性质为佛寺塔基,确认主要路网和护城壕。随着考古发掘的进行,相信上京遗址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