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是唐代李绅写的《悯农(其二)》。这首诗是小学的必背古诗词之一,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下面我就为大家做一下简单的分析。

悯农一和悯农二的古诗背景图(悯农其一)(1)

悯农(其一)

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注释:

  1. 悯:怜悯,此处有同情的意思。
  2. 粟:泛指谷类。秋收:一作“秋成”。
  3. 子:指粮食颗粒。
  4. 四海:指全国。
  5. 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6. 犹:仍然。

译文: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悯农一和悯农二的古诗背景图(悯农其一)(2)

在把诗词的一些基本的内容和意思弄明白之后,最重要的是之后的赏析。

农民在春天种下种子,秋天取得收获,“一粒粟”和“万颗子” 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在这里有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肯定和赞叹。下面一句“四海无闲田”,写出了不仅是一小块地方是丰收的景象,而是四海之内的良田到处都是硕果累累,遍地丰收。

前三句感情逐渐升华,但是最后一句却出现了转折,“农夫犹饿死”,即使粮食获得了丰收,但是仍然有农夫被饿死。在前三句的对比衬托下,最后一句带给人的感觉更显沉痛,更加凝重作者没有直接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而是留给人们思考的空间。

悯农一和悯农二的古诗背景图(悯农其一)(3)

这首诗理解起来其实不难,最关键的一点是抓住作者的表达意图,体会这首诗中感情的起落。他从生活中的场景出发,直击当时的社会矛盾。全诗风格简朴厚重,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并运用了虚实结合与对比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今天这首诗的解析就分享到这里,大家有什么问题和建议都可以在底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