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作者|叶一敏

树高万丈叶落归根(树高千丈叶落归根)(1)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这句耳熟能详的诗句读起来总让人心涌伤感。不免让人想到那些远离家乡在外打拼的人们和漂泊异国的游子们,家对他们来说是永远不变的港湾。家就像是树根,永远是树叶的家。

一个周五下班回家路上,经过这家主打面条的餐饮店,那一次进店吃晚饭纯属是看中了它的地理位置和外景,透过落地窗看到里面收拾的很干净,一张张四人座的木质桌椅摆的整整齐齐。墙面上的画应该也是老板精心挑选的,温暖又不浮夸,一盏盏北欧风的灯光让这家店更有了家的温馨。我推门而入,收银台边的小哥礼貌招呼。那一次我点了一碗素面,服务生小妹端上面时招呼到“这是你的素面”轻轻地将餐盘推放到我跟前。餐盘里除了一大碗素面还有一碟赠送的小菜。面煮的软而不烂,依旧保留了面条的劲道,汤汁鲜美又不油腻,很大的一碗面我连汤都喝得一滴不剩。在这家店给我留下了一个满意的印象后我决定以后每周五都来吃碗面条。

晚上7;30我像以往的每个周五晚上一样推开了那家餐饮店的玻璃门。招呼我的不是原来的那个小哥,换了一位中年女子。中等身材,个子不高,头发齐肩,穿一件蓬松的棕色雪纺裙,妆容很淡灯光打在她脸上皮肤看上去白白净净的,站在收银台后面客气的说了声“晚上好”。我心里猜想她应该是老板娘吧。

“晚上好,”我回应

“想吃什么面?我们店有好几种面。有黄鱼面,雪菜面,辣肉面,番茄鸡蛋面。。。。。。”她语气轻柔地向我介绍起面的品种来。

“嗯,今天想吃拌面,有吗?”我问

“有,有辣肉拌面,很好吃哦”她笑着说

“好,那就它吧,哎,它辣吗?很辣的话我吃不了”我也笑着问

“虽然写的是辣肉,但它其实不辣,你肯定能接受的”她自信又灿然地笑着回

买单后我找了个靠落地窗边的座位坐了下来看了看四周,已经过了吃晚饭的高峰时间此刻店里的客人并不多。女子从收银台走了出来站在门口看着落地窗外,恰巧这时有客人进来,她笑着拉开玻璃门迎接。没多久服务生小妹把餐盘摆在了我面前,一碗拌面,一小碗紫菜蛋汤,一碟小菜整齐地摆放在餐盘里。正如那女子所说拌面微微辣,是我能接受的口味。

女子很热情的招呼新进来的客人,并提醒厨师客人点的面要求煮的软一些。我见她开朗又好客的缘故,就边吃边与她聊了起来。“我猜你是这家店的老板娘吧?”她笑着朝我走近了几步后说“对啊。”然后我们两便聊开了,像两个熟悉的朋友多日不见重逢后彼此有很多的话要说。“这家店是新开的吧?生意有没有受疫情影响呢?”我问老板娘,她开始侃侃而谈。从她刚来上海创业说起一直到现在已经开了多家酒店和餐饮店,在上海买车买房。她说这家餐饮店是在疫情来的前一个月开的,刚开始确实影响挺大的 ,关门了好长一段时间,后来可以开门营业后生意却很好,这跟店的地理位置有直接的关系,它的周边有几个居民小区,好多客人都开车来吃,因为门口这条马路原先是可以免费停车的,现在不允许停了后那些住的远的客人就自然不来了。“以前啊生意真的是好”她看着落地窗外说这句话时我能感受到她有些失落的心情,就像原本很要好的朋友突然再也见不到面了,却时不时的还会想起对方来,也或许丢失了那些远客的原因吧。我说“我能想象到生意好的时候的样子,你的店环境不错,店里又收拾的这么干净,面的口味丰富也好吃。只是,对于一家餐饮店来说你家的面积是不是有点大了,这样成本就增加了,又疫情与不能停车的缘故会多少影响到了生意。”她说还好吧毕竟周边有多个小区,早上是生意最好的时候,晚上也不错,不过影响多少是有一些的。疫情与停车的原因最终没有把这家餐饮店淘汰掉我想这与老板的经营管理和坚持是离不开的。在老板娘与我聊起她的几家酒店时,她的表情立马愉悦了起来,她说酒店的生意不错,所以她基本上都在几家酒店之间跑来跑去,餐饮店来的比较少。生意也主要是靠酒店。当我问起她的家人时更是自豪与开心“我有两个孩子,老大是女儿今年大学毕业上班了在这里的一所幼儿园当老师,老二是儿子今年高三在老家上学。”“你好有福气,有儿有女事业做得也这么好”我接着她的话又问“以后还会考虑回老家吗?老了以后?”她很平静地说自从去年把公公婆婆接到上海后都没回过老家,儿子将来也会来上海工作,所以到她老了后基本上也不考虑回去了。不过将来公公婆婆老了后他们应该还是会回老家的,毕竟在他们的思想观念里希望老了还是要叶落归根。

是啊,那些在外的老人对他们来说回家安享晚年,叶落归根才是人生最好的归宿。而如今那些在外打拼事业的年轻人,不知在他们的心里是否还会有叶落归根的情结?

不知不觉两个女人聊了有段时间,我的面也吃完了,屋外的天色也更暗了,整个店里就剩下我还有另外一位男性客人。我向老板娘道了声再见,她送我到门口。

树高万丈叶落归根(树高千丈叶落归根)(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