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

(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观礼台上还有外宾。

(2)会场在天安门广场。广场呈丁字形。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sǒng)起天安门的城楼。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到中华门。在一横一竖的交点的南面,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

(3)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城楼檐(yán)下,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

(4)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qíng)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反映人民参加开国大典的急迫、喜悦的心情。)//

第一部分(1——4)详细写开国大典的入场。

(5)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6)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7)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8)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zhān)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五星红旗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人民被反动派踩在脚下,没有独立、自由。现在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代表中国人民推翻了反动统治,翻了身,站起来了。)

(9)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五十四门大炮齐发,一共二十八响。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10)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他是人民群众心目中最敬爱的领袖。)//

第二部分(5——10)写开国典礼的主要过程。

(11)毛主席宣读公告完毕,阅兵式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朱德总司令任检阅司令员,聂(niè)荣臻(zhēn)将军任阅兵总指挥。朱总司令和聂将军同乘汽车,先检阅部队,然后朱总司令回到主席台,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的命令。受检阅的部队就由聂将军率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缓缓进场。.com)

(12)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山炮、榴弹炮、火箭炮,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 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五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13)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运用夸张的笔法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无比信赖和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第三部分(11——13)写阅兵的情景。

(14)阅兵式完毕,已经是傍晚的时候。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群众游行就在这时候开始,游行队伍分东西两个方向出发,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他们一队一队按照次序走,走过正对天安门的白石桥前,就举起灯笼火把,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

(15)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会场。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光明”不仅是指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城永远摆脱了过去的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

第四部分(14、15)写典礼后群众游行。

本文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级小学国语课本第四册》,有改动。

1、课后生字

盏zhǎn(1)偏旁:皿(2)结构:上下(3)组词:灯盏、一盏

栏lán(1)偏旁:木(2)结构:左右(3)组词:栏杆、桥栏

汇huì(1)偏旁:氵(2)结构:左右(3)组词:汇集、汇合

爆bào(1)偏旁:火(2)结构:左右(3)组词:爆破、爆发

泽zé(1)偏旁:氵(2)结构:左右(3)组词:沼泽、恩泽

渠qú(1)偏旁:木(2)结构:上下(3)组词:水渠、渠道

宣xuān(1)偏旁:宀(2)结构:上下(3)组词:宣告、宣布

帜zhì(1)偏旁:巾(2)结构:左右(3)组词:旗帜、独树一帜

阅yuè(1)偏旁:门(2)结构:半包围(3)组词:阅读、阅兵

制zhì(1)偏旁:刂(2)结构:左右(3)组词:制服、制作

坦tǎn(1)偏旁:土(2)结构:左右(3)组词:坦白、坦言

距jù(1)偏旁:足(2)结构:左右(3)组词:相距、距离

隆lóng(1)偏旁:阝(2)结构:左右(3)组词:轰隆、隆重

2、课后词语

协商xié shāng:共同商量以便取得一致意见。

汇集huì jí:聚集在一起。

预定yù dìng:预先规定或约定。

排山倒海pái shān dǎo hǎi: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倒过来。形容声势巨大,不可阻挡。

爆发bào fā: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四外迸出;突然发作;事件突然发生。

宣布xuān bù:公开正式告诉(大家)。

就位jiù wèi:到自己应到的位置上。

鼓舞gǔ wǔ:使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兴奋、振作。

宣告xuān gào:宣布,多用于重大事件。

雄伟xióng wěi:雄壮而伟大;魁梧、魁伟。

肃静sù jìng:严肃寂静。

旗帜qí zhì:旗子;比喻榜样或模范;比喻有代表性或号召力的某种思想、学说或政治力量等。

宣读xuān dú:在集会上向群众朗读布告、文件等。

语调yǔ diào:说话的腔调,就是一句话里语音高低轻重快慢的配置,表示一定的语气和情感。

选举xuǎn jǔ:用投票或举手等表决方式选出代表或负责人。

完毕wán bì:完结、结束。

检阅jiǎn yuè:高级首长亲临军队或群众队伍的面前,举行检验仪式;翻检阅读。

制服zhì fú:军人、机关工作者、学生等穿戴的有规定式样的服装。

一致yī zhì:没有分歧;一同、一齐。

距离jù lí:在空间或时间上相隔;相隔的长度。

高潮gāo cháo:也叫满潮。在潮汐的一个涨落周期内,水面上升达到的最高位置;指事物在一定阶段内发展的顶点;文学作品情节的组成部分之一。指矛盾冲突发展到最尖锐、最紧张,即将得到解决,主题思想、人物性格已有充分展示的阶段。

灯笼dēng long:悬挂起来的或手提的照明用具,多用细竹篾或铁丝做骨架,糊上纱或纸,里边点蜡烛。现在多用电灯做光源,用来做装饰品。

五颜六色wǔ yán liù sè:指各种颜色。

游行yóu xíng:行踪不定,到处漫游;广大群众为了庆祝、纪念示威等在街上结队而行。

次序cì xù: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排列的先后。

3、多音字

中(1)zhōng中间、中午(2)zhòng正中、中弹

和(1)hé平和、温和(2)huò和面、和稀泥(3)hú麻将中常用,和了

都(1)dōu都有、全都(2)dū都市、首都

行(1)háng 行家、银行(2)xíng 行走、行人

参(1)cān参加、参与(2)shēn人参、党参(1)cēn参差不齐、参差错落(4)sān古同“叁”,三的大写。

的(1)de我的、你的(2)dí的确、的当(3)dì目的、无的放矢(4)dī的士、打的

数(1)shù数学、数字(2)shǔ数落、数不清

还(1)hái还有、还是(2)huán还钱、还书

横(1)héng 横竖、横跨(2)hèng 蛮横、专横

着(1)zhe看着、写着(2)zháo着火、睡着(3)zhuó穿着、着陆(4)zhāo着急

分(1)fēn分开、分别(2)fèn安分守己、分内

地(1)dì 土地、种地(2)de飞快地跑(修饰动词)

了(1)le走了、哭了(2)liǎo知了、了解

长(1)cháng长短、长度(2)zhǎng长大、班长

奔(1)bēn奔跑、奔走(2)bèn奔头、投奔

校(1)xiào学校、校长(2)jiào校对、校正

更(1)gèng更加、更多(2)gēng更替、三更

正(1)zhèng正确、正好(2)zhēng正月

发(1)fā发现、发家(2)fà头发、毛发

倒(1)dǎo 倒下、推倒(2)dào 倒车、倒掉

见(1)jiàn看见、见面(2)xiàn常用于古诗文中,通现

乐(1)lè快乐、欢乐(2)yuè音乐、乐曲

曾(1)zēng曾祖、曾孙(2)céng曾经、曾是

为(1)wéi因为、成为(2)wèi为了

斗(1)dòu斗争、斗鸡(2)dǒu星斗、斗米

传(1)chuán传奇、传授(2)zhuàn传记、水浒传

只(1)zhī一只、只身(2)zhǐ只有、只见

强(1)qiáng强大、强壮(2)qiǎng勉强、强笑(3)jiàng倔强

调(1)diào调查、调取(2)tiáo调皮、调试

解(1)jiě 解锁、解释(2) jiè押解、解元(3)xiè 浑身解数

将(1)jiāng 将来、将要(2)jiàng 将士、损兵折将(3)qiāng 将进酒

乘(1)chéng乘法、乘车(2)shèng千乘之国、史乘

率(1)lǜ效率、进率(2)shuài率领、草率

曲(1)qǔ戏曲、曲目(2)qū曲解、弯曲

单(1)dān 单独、单价 (2)shàn 姓氏

相(1)xiāng相信、相亲(2)xiàng照相、相片

空(1)kōng天空、空中(2)kòng空闲、填空

看(1)kàn 看见、好看(2)kān看家、看门

别(1)bié分别、区别(2)biè别不过、别扭

差(1)chā差别、差异(2)chà说差了、差得远(3)chāi出差、兼差(4)cī参差不齐

觉(1)jué 觉得、感觉(2)jiào睡觉、午觉

得(1)dé觉得、得到(2)de出得了门了(3)děi如果下雨就得淋湿了

笼(1)lóng鸟笼、笼子(2)lǒng笼罩、笼络

杆(1)gǎn枪杆、秤杆(2)gān杆子、旗杆

4、易错字词

竖、檐、盏、擎、辛、渠、奏、融、聂、臻、抛、隆

高耸、旗杆、爆发、鼓舞、诞生、雄伟、电钮、瞻仰、领袖

5、近义词

举行——举办、成立——创立、参加——参与

挺立——直立、汇集——聚集、爆发——暴发

宣布——公布、开始——起始、鼓舞——鼓励

曾经——以前、诞生——出生、奋斗——努力

庄严——庄重、雄伟——宏伟、瞻仰——景仰

肃静——寂静、热烈——激烈、率领——带领

欢喜——欢乐、激动——兴奋、光明——光辉

排山倒海——铺天盖地

6、反义词

举行——取消、成立——解散、参加——退出

挺立——弯曲、汇集——分散、爆发——消弭

宣布——隐藏、开始——结束、鼓舞——批评

曾经——现在、诞生——死亡、奋斗——懒惰

庄严——随便、雄伟——渺小、瞻仰——轻视

肃静——热闹、热烈——冷淡、率领——跟随

欢喜——悲伤、激动——镇定、光明——黑暗

排山倒海——风平浪静

7、文章主要内容

通过写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表达了一种当家作主的喜悦感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六年级上册语文7开国大典知识点(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