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温暖的港湾,

家是幸福的源泉。

弘扬文明家风,共建和谐家庭,

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扎根千千万万个家庭意义重大。

多年来,

记者在采访中

陆续以全家福的方式纪录了

一些四世同堂的家庭。

他们中有的一家出了四位警察、

有的一家几代专注教书育人、

有的子承父业用匠心守初心、

有的为了大建设举家搬迁……

不同的是职业,

相同的都是一家老小

都爱岗敬业、相亲相爱的美好品格。

今又重阳。

让我们通过一组照片

去看看这些美满的家庭吧……

“最”有干劲的一家人

四代同堂全家福(四世同堂全家福)(1)

2022年1月19日,

包河区大圩镇沈福村老党员徐文忠

佩戴“光荣在党50年奖章”与儿孙们合影。

徐文忠一家三代皆有党员,

70年代他曾参加过骆岗机场的建设。

现如今,

家中子孙

既有扎根基层助力乡村振兴的社区干部,

也有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

“最”有正义感的一家人

四代同堂全家福(四世同堂全家福)(2)

2021年6月20日,

杨乐(左二)一家四代合影。

杨家祖孙三代从警,

孙子杨爽现为合肥市公安局瑶海分局民警,

重孙子长大后的梦想也是当警察。

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

杨家亲历了中国公安70年的发展历程,

时代在发展,

不变的却是一家人对党忠诚、

为民服务的初心,

祖孙三代人用青春和热血,

守护着一方平安,

传承着对公安事业的热爱。

“最”有书香味的一家人

四代同堂全家福(四世同堂全家福)(3)

2022年10月4日,

现年102岁的洪莘农

再次走上三尺讲台

与远在北京、成都、苏州、新西兰的后代们

拍摄这张云上全家福。

洪莘农1943年毕业于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退休前曾在合肥师范学校执教(现合肥学院),

家中四代培养了18位人民教师,

既有大学教授也有小学老师,

一家人传承“教书育人”的家风家训,

桃李满天下。

“最”具匠心的一家人

四代同堂全家福(四世同堂全家福)(4)

2022年7月31日,

安徽省老字号

——合肥清华胜嘉服饰一家四代的合影。

今年95岁高龄的田庭芳老人

年轻时曾是裁缝,

儿子王清华是80年代红极合肥的裤子大王,

孙子王峥嵘更是立志传承家族手艺,

一家人以初心发展事业,

现如今已从一个小作坊

发展成为带领300多人就业的

现代化服装企业。

“最”具好家风的几家人

四代同堂全家福(四世同堂全家福)(5)

2022年1月19日,

在“全国文明镇”包河区大圩镇,

四世同堂的黄业凤一家

在即将拆迁的老屋前合影。

这个房子承载着

黄家几代人的记忆,

他们一家待人真诚

子孝父严,母慈媳敬,

兄友弟尊,睦邻亲友。

四代同堂全家福(四世同堂全家福)(6)

2019年2月2日,

包河区滨湖世纪社区和园小区

徐志泉家中,

耄耋之年的徐志泉夫妇

携四世同堂的一家人

向全国人民拜大年。

徐志泉一家几十年如一日

传承着“诚实守信、孝老爱亲、

团结包容、和睦相处”的好家风,

是街坊邻居们传为佳话的

“五好文明家庭”,

他们一大家子

每年春节都要相聚在一起过大年,

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四代同堂全家福(四世同堂全家福)(7)

2017年1月26日,

包河区义城街道钟成兰(前中)

携四世同堂的一家32口

向全国人民拜年。

多年来,

钟成兰一家传承

“相亲相爱”的家风家教,

每年都要在团聚在一起

欢欢喜喜过大年。

四世同堂

情暖重阳

敬老爱老

时光不老~

文图| 全媒体记者 张大岗

编发 | 全媒体编辑 韩洁吴弘

出品 |““看合肥”融媒体工作室、“姗姗不迟到”融媒体工作室

来源: 合肥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