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最大场馆(冬奥看台雪道也有自己的名字)(1)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资料图 图片来源于新华社

说起位于北京延庆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现在大家都知道它有一个美丽的昵称,叫“雪飞燕”。因为中心内的赛道,最高垂直落差近900米,坡面长度达3000米。远远地望过去,整个高山滑雪中心宛如一只展翅欲飞的燕子。

其实呀,“雪飞燕”里的每一条赛道,甚至赛道的不同路段,都拥有自己的名字,你知道他们分别是什么吗?天目新闻采访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工作人员小梦,她为我们介绍了这些名称和寓意。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内共有七条雪道,其中三条是比赛道,四条是训练道。三条比赛道分别是用于滑降和超级大回转的竞速赛道、用于大回转和回转的竞技赛道,以及混合团体比赛使用的团体道。

竞速赛道是所有雪道里面长度最长、垂直落差最大的一条,它的总名字叫“岩石”,得名于赛道修建过程中,山上岩石众多。

竞速赛道内分出了近十个不同路段,每个路段,都有自己的名字。从总赛道的起点“云端”出发,会经过“松树林”“白面”“廊道”,跃过一个“墩墩跳”,到达“丝绸之路”。紧接着是有着“蜜糖跳”和“容融跳”的“云霄飞车”路段,再经“海陀碗”“峡谷”,到了“悬崖”后便可以与观众见面了。

这些路段的命名,背后都颇具一番思量。有的直接因周边地形得名。“松树林”顾名思义,雪道沿途遍布松林。“海陀碗”路段形似一只碗,又因高山滑雪中心地处海陀山,故名之。“峡谷”路段,赛道极其狭窄,且夹在两侧高山之间。“悬崖”段则是因为有一处陡峭的跳跃,神似悬崖。

还有些名字,背后有着丰富的寓意。“云端”位于竞速赛道最高处,站在山之巅,一览众山小。若天气晴好,周身云雾缭绕,置身云海之间,飘飘欲仙。“白面”最为生动,该路段是整个竞速赛道中垂直落差最大、最为陡峭的一段,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说,尚且存在不小挑战,普通人履足其上恐怕只会被惊得面色发白。“丝绸之路”是相对来说最容易滑行的一段,它又宽又直,滑行其间如同丝绸一般顺滑;这一命名,既是形象的比喻,也是一种美好的文化寓意,冬奥会又何尝不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契机?走过“丝绸之路”,面临的是另一段极其陡峭的路段,该路段海拔高且跳跃多,滑行时速度往往较快,如坐“云霄飞车”。

除去最为复杂的竞速赛道,竞技赛道的名字叫冰川,因赛道上的冰状雪而得名。而团体道名曰彩虹。据了解,高山滑雪中心的工作人员,因为工作岗位和职责的不同,由不同的颜色来代表。没有他们的共同努力,冬奥会的高山滑雪项目便无法顺利开展。同时,“彩虹”这个名字,似乎又是对团体赛的绝佳隐喻。“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团体比赛中唯有通力协作,方能汇作“天上虹”,在“雪飞燕”的皑皑白雪间倒映下最绚烂的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