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农耕社会,靠天吃饭,万一遇到了反常天气,地里的庄稼就会受到影响。为此呢,古代的农民伯伯们根据经验总结了这样一句话:正月打雷骨堆堆,二月打雷麦堆堆。根据不同的天气情况来判断庄稼的收成,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那我们就来看一下这句俗语,是不是也同样适合现代呢?

农历十二月打雷口诀(正月打雷骨堆堆)(1)

首先来看“正月打雷骨堆堆”,这是说如果在正月里打雷的话,那么人间的尸骨能堆成堆。这话听起来有点瘆人,这下雨打雷本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怎么到了古代还能死人呢?在过去啊,粮食产量低,丰收的时候能够温饱,如果遇上天灾的话,就得饿肚子。贫苦百姓家里没有余粮的话,就只能白白饿死。

农历十二月打雷口诀(正月打雷骨堆堆)(2)

那话说回来,我们再来分析,打雷和庄稼收成之间的关系。说起打雷,大家最常听的应该是在夏天炎热的时候,下雨打雷;而冬天下雨的话,基本上是听不到雷声的。这是因为打雷是由于上升的气流和云层进行摩擦带电的结果,而冬天干燥,上升气流不强,所以很少有雷声。问题的关键就来了,不会有雷声的时候有了雷声,就说明空气湿度变大了,也就是温度升高了。正月还属于冬天,而如果这个时候气温回升,本来该冻死的害虫没有冻死,自然对庄稼就有害处。所以,这上半句的“骨堆堆”,不仅仅指的是人的尸骨,还是庄稼的尸骨。

农历十二月打雷口诀(正月打雷骨堆堆)(3)

最后,再说“二月打雷麦堆堆”。我们就拿今天的二月份来看吧,立春已经过了,在2月4日,这说明2月份是在冬春的交界月,按理来说,就应该气温回暖。而且,这个时候也正是庄稼生长劲头最猛的时候,如果能来上一场春雷雨,那就再好不过了。毕竟老话也说,“春雨贵如油”,有了这么一场及时雨,秋天肯定会有个大丰收,那家家户户自然就麦子成堆了。

这么看来啊,老一辈农民伯伯的农业经验还是很准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