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来到德云社门口的郭记灌肠!点我头像看我拍的视频!灌肠,是老北京小吃一个很有特色的食品,属于纯北京式的土特产,多少年来在集市、庙会上随处可见,尤其是在北京的夜市上,都少不了它的身影

怎么做老北京炸灌肠(老北京美食之炸灌肠)(1)

旧时,在老北京的街头经常会有一些挑担小贩沿街叫卖灌肠,对此有人曾记载“粉灌猪肠要炸焦,铲铛筷碟一肩挑,特殊风味儿童买,穿过斜阳巷几条。

说起灌肠的历史,可谓十分悠远,从明朝就开始流传开来。早在明万历年间的《酌中志》和清乾隆年间的《都门竹技词》中就记有“灌肠红粉一时煎,辣蒜咸汁说美鲜等诗句。足见灌肠的美味和受欢迎程度。

怎么做老北京炸灌肠(老北京美食之炸灌肠)(2)

说起灌肠的流行,很多人可能了解,但说起灌肠的由来,则很少人能说出一二

据说,灌肠的诞生与“桃园三结义”故事中的兄弟之一张飞有很大的关系。相传,张飞曾经营一家肉铺子。在张飞经营肉铺子之前,当地已经有好几家肉铺子了。这几家肉铺子的生意原来都还不错,但自从张飞来了后,生意就开始惨淡起来所以这几个肉铺子掌柜的都非常痛恨张飞,但又碍于张飞的“身强力壮、虎背熊腰都敢怒不敢言,只在暗里地使坏,经常聚在一起商议排挤张飞的法子。

有一天,张飞在自家店铺的厨房清洗猪肠子,刚洗好,正准备放锅里煮,就有顾客来买肉,张飞赶紧出去招呼,但走时忘记把厨房的门给关上了

怎么做老北京炸灌肠(老北京美食之炸灌肠)(3)

这一情景被那几家肉铺掌柜中的一个看到了,他高兴极了,心想终于速着害张飞的机会了。于是悄悄地溜进了张飞的厨房,看见锅里有猪肠子,案板上有一些碎肉,盆里有一些面粉,于是计上心头,把碎肉倒进面粉里,加了些水,搅拌几下就塞进猪肠子里,放在锅底,把其他的肉盖在上面就赶紧溜走了。他心想,这下张飞的肉铺子可得搞砸了,他的猪肠子被搞得乱七八糟.顾客一吃就会发觉不是那个味,从此怕不会有人再去他肉铺里买肉了吧!

大家都知道,张飞的心非常粗,招呼完顾客后,他也没细看,就生火煮肉了。待把猪肠子煮熟后,他捞起来一看,觉着不对,猪肠子里鼓鼓囊囊的,别再有啥问题吧?他赶紧捞起来一根,拿刀将这根猪肠子切开,尝了几口。真是太好吃了!既有肉味,还有面味,还有肠子味,比光吃肠子可好吃太多了。张飞觉得非常奇怪,这猪肠子里怎么会有面味和肉味呢?他朝四周看了看,这才看到,案板上的肉和盆里的面粉都不见了。他这才想到,定是有人趁他去招呼顺客的时候,对猪肠子悄悄地做了手脚。

张飞觉着这真是天在助他,有人害他没害成,反而给了他很大的启示。将碎肉和面粉掺合着放进猪肠子里,煮后吃着真是太香了,顾客们一定会非常喜欢。于是他试着做起来,在做的时候还进行改进、创新,往猪肠子里放进了很多作料,这样使猪肠子更加美味。

第二天,张飞就开始吆喝着卖猪肠子。顾客见了他的猪肠子,都觉着很新鲜,一尝,都连声叫好、赞不绝口,问是怎么做的。张飞也非常慷慨,便把原料和程序告诉众顾客了,其中一个顾客叫嚷着说:“张师傅,您真是手巧啊,竟能想起来往将碎肉和面粉灌进猪肠子里,真是太聪明了!就是不知您这好吃的猪肠子叫什么啊?

张飞听了这位顾客的话,想了想,说:“既然这猪肠子是因灌了东西进去才这么好吃,不妨就叫‘灌肠’吧!

从此,灌肠便在老百姓间风行起来,张飞的生意越做越好。相反,原来那几个想害张飞的肉铺掌柜们,没成想“偷鸡不成,反蚀了一把米”,生意更加惨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