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臣战争结束已经20余个年头了,从当初的满目疮痍到现在的安全平稳,车臣全体人民可谓在地狱与人间走了一大遭。而当中有一个人的贡献不得不提,他就是现任车臣领导人拉姆赞·卡德罗夫的父亲,前车臣宗教与政治领袖——艾哈迈德·卡德罗夫。

从最开始极力反抗,号召百姓与俄军展开作战,到后来认清形势,与俄军进行合作。老卡德罗夫的一生可谓动荡,因为反对极端势力和宗教极端化,他也成了许多人的"眼中钉",最终不幸殒命。

一、从对抗到合作

与大多数信仰逊尼派的伊斯兰教徒不同,车臣的伊斯兰信仰较为独特,属于伊斯兰教的苏菲派,是伊斯兰教中最为神秘的一种派别。该派别教徒有着极为严格的生活方式,通过精神层面的冥想与导师接触到安拉。属于伊斯兰教中较为开明和和谐的一个派系。

卡德罗夫再次集结7万兵力(从势不两立到并肩作战)(1)

神秘的苏菲派

在伊斯兰教中,负责解释教法的人士被称为穆夫提,而艾哈迈德·卡德罗夫(下文简称卡德罗夫)正是当地最有名望的穆夫提。1951年出生的他在29岁时进入布哈拉宗教学院学习伊斯兰教法,第一次车臣战争期间,卡德罗夫作为杜达耶夫的左膀右臂,以车臣最高宗教领袖的命令,号召全体百姓抵抗俄军。

卡德罗夫再次集结7万兵力(从势不两立到并肩作战)(2)

红圈处为卡德罗夫

战争中,卡德罗夫号召人民与"侵略者"进行战斗,希望俄罗斯政府能够不要干涉车臣的事务。作为车臣武装分子的精神领袖,艾哈迈德·卡德罗夫是仅次于杜达耶夫的第二号人物。虽然支持"车臣独立",但卡德罗夫极为反感外部势力和极端派系介入其中,与残忍极端闻名的瓦哈比派势不两立,这也为他未来及时"悬崖勒马"埋下了伏笔。

卡德罗夫再次集结7万兵力(从势不两立到并肩作战)(3)

杜达耶夫死后,卡德罗夫作为二号人物,积极帮助平庸无能的阿斯兰·马斯哈多夫竞选"车臣总统"一职,为马斯哈多夫最后获胜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后者即位后不久,便伙同巴萨耶夫、哈塔卜等一众极端分子密谋瓜分车臣,并一味向极端势力让步妥协。但卡德罗夫极力反对这一政策,主张将国外武装分子和瓦哈比分子逐出车臣。

因为意见不合,卡德罗夫与马斯哈多夫的分歧越来越大。1999年7月,当得知马斯哈多夫与瓦哈比分子合作的消息后,卡德罗夫立即与其他宗教领袖进行对话,与会者最终决定将一切极端人士驱逐出车臣。为此马斯哈多夫还与卡德罗夫爆发了激烈冲突,两人也彻底分道扬镳。

卡德罗夫再次集结7万兵力(从势不两立到并肩作战)(4)

第二次车臣战争爆发前,当卡德罗夫最后一次呼吁驱逐瓦哈比分子的要求被驳回后,愤怒的马斯哈多夫不仅撤销了他的职务,还要求宗教法庭缺席判处他死刑,因为他"试图离间与瓦哈比派的关系"。这一荒唐的举动让卡德罗夫明白,战争只会给车臣人带来无尽的灾难和死亡,以巴萨耶夫、哈塔卜为首的极端势力和瓦哈比派才是车臣人民受难的祸根,他们的所作所为最终损害的是全体车臣人的利益。

卡德罗夫再次集结7万兵力(从势不两立到并肩作战)(5)

痛定思痛后,卡德罗夫决定站在俄政府一方,谴责武装分子与极端教派沆瀣一气,指责马斯哈多夫纵容极端势力,全力支持俄军对其进行严厉的军事打击;另外通过他本人在民间强大的影响力,俄军在他的帮助下成功团结了许多宗教和政治人士,为车臣第二大城市古杰尔梅斯的和平解放奠定了基础。一些车臣战地指挥官在他的感召下,纷纷与极端势力划清界线,让巴萨耶夫等人进一步孤立。

二、临危受命的职责

卡德罗夫的"反水",令极端势力和瓦哈比分子极为痛恨,巴萨耶夫等人不止一次放出话来要取其项上人头。其下属的瓦哈比宗教法院还罗列了多项罪状,试图蛊惑不明真相的百姓来反抗卡德罗夫。除此之外,卡德罗夫及其手下还遭到过不下10次的未遂刺杀,虽然每次卡德罗夫都化险为夷,但包括亲侄子在内的许多人都因此献出了生命。

卡德罗夫再次集结7万兵力(从势不两立到并肩作战)(6)

普京与卡德罗夫

但一众百姓和俄政府高层却十分同意卡德罗夫的说法,不仅邀请他北上莫斯科参加对话活动,政府还任命他为车臣临时政府最高长官,负责维护和寻求当地人的支持。在与西方国家代表的对话中,卡德罗夫阐述了俄罗斯政府对于车臣问题和宗教政策的看法,重申这一做法是反对极端和恐怖主义,并非一些人口中的"压迫"和"灭绝"。他的一席话赢得了欧盟国家在车臣问题上对俄政府的理解。

在归属问题上,他认同车臣是俄罗斯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也希望在政治权利上应享有更大的自治权,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方面向中央政府索取更多的优惠政策,这一要求也被俄政府所接受,并一直持续至今。

卡德罗夫再次集结7万兵力(从势不两立到并肩作战)(7)

首府格罗兹尼的夜景

为了令车臣百姓能够接受俄政府的政策,卡德罗夫与众多有名望的宗教人士深入车臣大中型城镇,向民众宣传政府对于车臣问题的立场,呼吁一些摇摆不定的战地指挥官能够及时悬崖勒马,加入到对话与和解当中;另一方面,卡德罗夫也与俄军高层对话,希望他们在进行军事行动时,尽最大限度地减少普通民众的损失,并且希望手下的士兵能够尊重车臣百姓的风俗习惯与信仰,让俄军士兵更好地与当地民众和平共处。

卡德罗夫再次集结7万兵力(从势不两立到并肩作战)(8)

在卡德罗夫的努力下,车臣社会环境有了很大改善。2003年3月成功举行了战后首次全民公投,结果是超过8成的百姓同意俄政府关于车臣问题的决议。同年5月,他本人被授予"俄罗斯英雄"的称号。在12月举行的车臣总统选举上,卡德罗夫以81%的得票率当选为车臣共和国首任总统,那时的他已经52岁了。

卡德罗夫再次集结7万兵力(从势不两立到并肩作战)(9)

当选后的卡德罗夫依然将重心放在车臣重建的问题上,同时为了保证政权的稳定,卡德罗夫还重用提拔了一些年轻有为的有生力量,其中也包括他的儿子,未来的车臣总统拉姆赞·卡德罗夫。不过在极端势力和瓦哈比派分子的眼中,卡德罗夫一直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如何除掉他的阴谋一刻都没有停止。而这些亡命徒也一直在寻找可以动手的机会......

三、魂断胜利日

2004年5月9日,是俄罗斯著名的"胜利日",当天包括卡德罗夫总统在内的一众高官要在格罗兹尼的迪纳摩体育场(下图)举行阅兵和游行仪式。为此当地政府在去年5月便开始了体育场主体整修工作,而武装分子也正是抓住了这一天赐良机。

卡德罗夫再次集结7万兵力(从势不两立到并肩作战)(10)

事发的迪纳摩体育场(改建后)

修缮期间,伪装成工人的武装分子将一枚改造好的炸弹混在混凝土中,成功砌在了主席台主宾席的地基下面,即使军警对其进行安全检查,也根本无法找到这枚炸弹的踪迹,一场预谋已久的惊天爆炸案即将在几个月后悄然降临。

2004年5月9日上午8点,车臣"胜利日"庆祝活动正式开始,包括卡德罗夫总统在内的一众高官进入会场,在百姓的簇拥下一同坐在主席台上欣赏着民间团体和退伍老兵的列队表演;10点35分,正当台下的儿童为贵宾表演舞蹈时,一场猛烈的爆炸突然发生——

卡德罗夫再次集结7万兵力(从势不两立到并肩作战)(11)

一声巨响后,原本祥和的体育场被哭声和尖叫声所掩盖,待硝烟散尽,冲上主席台的抢救人员发现,包括卡德罗夫在内的一众高官都倒在了血泊之中,附近的百姓也是死伤惨重。爆炸过后,混在庆祝人群中的6名武装人员又向主席台开火,想置伤者和抢救人员于死地,但最终被军警合力制服。

卡德罗夫再次集结7万兵力(从势不两立到并肩作战)(12)

警卫人员与武装分子交火

之后一辆辆医护车呼啸着冲进体育场,将伤员送离爆炸现场。几架大型运输直升机在体育场中心频繁起降,把伤员运往格罗兹尼和附近的汉卡拉军事基地医院进行紧急救治,当中就包括被炸断双腿,身负重伤的卡德罗夫总统。

卡德罗夫再次集结7万兵力(从势不两立到并肩作战)(13)

重伤的卡德罗夫(记者抓拍)

虽然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但卡德罗夫的心脏还是在当天下午1点钟停止了跳动,这位受车臣人民爱戴的宗教领袖就这样走完了自己的一生,终年53岁。为了纪念他的功绩,格罗兹尼大清真寺和足球队也用他的名字"阿赫玛特"(艾哈迈德的车臣语拼写)来命名,一座纪念雕塑也于2007年落成。

卡德罗夫再次集结7万兵力(从势不两立到并肩作战)(14)

卡德罗夫纪念碑,左上角是俄罗斯英雄勋章

他去世后,其子拉姆赞于2007年开始担任车臣总统并一直连任至今,在他的管理下,首府格罗兹尼成为了俄罗斯最为安全的城市,车臣百姓的生活也变得越发安定和富裕,老卡德罗夫终于可以含笑九泉了。

结语

艾哈迈德·卡德罗夫,这位曾经叱咤一时的车臣风云人物,用他毕生的精力将车臣从痛苦与战火中解救出来,让车臣人民找回了失去许久的幸福与安定,他的一生可以说足够伟大。

参考资料

1.《车臣战争1994-1999》

2.《图说车臣战争》

3.《卡德罗夫与车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