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臣秀吉取代了织田家族,取得了日本的最高统治权,此后完成了一统日本的重任。甚至在这之后定下了向西攻打整个东亚文化圈,提前300年打造大东亚共荣圈的计划。可惜一个壬辰倭乱被明朝大军打得丢盔弃甲,最终计划搁浅,而丰臣秀吉本人也在这场大战接近尾声的时候病逝了。偌大的日本,因此被分为了两派。一派是石田三成,一派是德川家康。他们过去都支持丰臣秀吉,可是丰臣秀吉去世以后,德川家康想要推翻丰臣秀吉的儿子丰臣秀赖。而石田三成则是丰臣家族最重要的支持者,所以他是坚决要与德川家康相抗衡的。关原之战便是石田三成率领的西军和德川家康率领的东军交战的一场大战。

德川秀忠是德川家康的三儿子,德川家的长子德川信康被流放,其母也被德川家康的家臣给杀死,母亲死后,德川信康便自尽而死。

这么一来德川家继承人的位置就空了出来。而二哥结城秀康则在小牧长久手之战后,成为了议和的关键,被丰臣秀吉收为养子。

大哥自尽,二哥被丰臣秀吉收养,那么德川家的继承人自然就成为了德川秀忠。而这一年德川秀忠才不过6岁。此后为了控制德川家康的势力,丰臣秀吉一度将德川秀忠作为人质,放在自己身边抚养,甚至也有意将他收为养子。可以说,德川秀忠的童年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丰臣秀吉身边度过的。

德川秀忠为什么没参加关原会合战(德川秀忠用错真田信之并不听本多正信的劝告而无法赶到关原战场)(1)

德川家康

此后丰臣秀吉去世,丰臣家族的文臣武将们爆发了互相争斗的局面。德川家康看出了他们不能成就大业,所以果断脱身,保存实力,准备以武力一统日本。

关原之战前夕,德川秀忠带领着三万八千人马,赶往上田城。上田城的守将是真田昌幸和真田幸村父子俩。这两个人是丰臣家的忠臣,自然是要死守上田城的。为此德川秀忠算是吃尽了苦头,长期无法打下这座城池,最终因为这件事耽误了和父亲在关原之战会合的大事,差点被德川家康给废了。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如此狼狈呢?

错用真田信之,人家才是一家人

德川秀忠毕竟年轻,而且此前根本就没什么战功。所以他手下的这帮人,也不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让他带着这么一支强大的军队肯定是有点吃力的。

在攻打上田城的时候,德川秀忠便错用了一个人,那就是真田信之。真田信之先是被德川秀忠安排前去上田城劝降,后又被安排前往攻打支城户石城。

真田信之是真田昌幸的儿子,是真田幸村的哥哥。早在德川家康起事的时候,真田家族就爆发了一场强烈的争论,真田昌幸和儿子真田幸村坚决拥护丰臣秀吉的儿子,可是真田信之却认为德川家康一定获胜。为此父子三人分道扬镳,但人家毕竟是亲兄弟,怎么样都要保留点情面。让手下人去杀自己的亲人,这种蠢事谁干得出来?

首先劝降当然是没用都没有,真田昌幸表示,自己对丰臣家族是百分之百的忠诚,哪怕全部战死,也不可能投降。问题是真田信之是进入上田城劝降的,这期间他们父子俩会不会有什么猫腻?谁能知道?

德川秀忠为什么没参加关原会合战(德川秀忠用错真田信之并不听本多正信的劝告而无法赶到关原战场)(2)

真田信之

其次真田信之被德川秀忠安排攻打支城户石城,而镇守这里的,正是真田信之的弟弟真田幸村。兄弟俩在战场相遇,背后又有父亲施加压力,真田信之怎么打仗?结果连个小小的支城都打不下来。

再者真田昌幸突袭了真田信之的大军,使得德川秀忠全军受到严重打击。这件事成为了这一战的关键。父亲偷袭儿子的军队,最终获得胜利,这种事情用脑子想想也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真田信之很有可能是故意失败,只有这样才能保住父亲和弟弟的性命。

由此可见,德川秀忠讨伐上田城未果,那是因为真田信之不忍与父亲和弟弟骨肉相残。当然,犯错的是德川秀忠,他不该这么安排作战。

不听本多正信的劝告,强行攻打上田城

从全局考虑,德川秀忠不应该纠结在上田城。毕竟关原合战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为此手下人本多正信多次提醒德川秀忠,希望他能够绕过上田城,直接赶往美浓国。可是德川秀忠毕竟年轻气盛,他觉得这么小一座城池都打不下来,将来争夺天下岂不是更加没有指望?所以德川秀忠死活不肯撤退,这才有了后来的错误部署。劝降无果、户石城攻不下来,这双重打击还不够,最后大本营还被真田昌幸给偷袭了。

德川秀忠为什么没参加关原会合战(德川秀忠用错真田信之并不听本多正信的劝告而无法赶到关原战场)(3)

德川秀忠

接连遭受打击的德川秀忠明白,如果再耗下去,可能真的赶不上关原合战了。为此他这才绕过了上田城,直奔美浓国而去。

其实这个时候醒悟过来已经来不及了。要不是后来德川家康在正面战场上彻底击败了西军,那德川秀忠可就是德川家族的千古罪人了。

知道赶不上了,索性就不赶了

很难想象,德川家康会有这样的儿子。在上田城耽搁了一段时间以后,德川秀忠前往美浓国,此后想要和父亲德川家康回合。可问题是当时时间已经被耽误了,德川家康自己就解决了西军,知道这个消息以后,德川秀忠索性就不追了。他在妻隆小住了几天,不知道在这里搞什么鬼,4天以后才想起来要跟父亲会合。等到6天后总算是赶上了大部队。

得知消息的德川家康,想要杀掉德川秀忠的心都有了。最后德川秀忠的手下人陆续主动承担罪责,这才逃过了德川家康的追责。

德川秀忠的表现,差点酿成易储风波

可以说关原合战中德川秀忠的表现实在是太差了,德川家康肯定是会考虑,要不要把江山交给这样的人。

毕竟德川家康可不是只有这一个儿子,有记录的儿子就有16个,凭什么要交给这么一个不中用的儿子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