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到了很多朋友关于维权问题的咨询,总结出了一些大家经常出现的问题,和大家分享一下。

有媒体咨询需求的朋友也可以给我发私信。

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法律手段(个人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

1、维权不能自乱阵脚

需要维权的朋友最好先自己梳理出事件的来龙去脉,形成维权稿件,稿件内容不要太繁杂, 1000~2000字最好,只需要把最重要的主线和维权诉求表达出来,而不是所有旁枝末节都写在稿件里,太过繁琐的内容只会干扰媒体或者相关部门的判断。另外就是需要收集和整理出维权事件的相关证据。不管是职能部门进行受理还是媒体曝光,都需要充分的证据,否则都很难对维权事件进行受理。

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法律手段(个人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

2、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维护自己的权利,首要一点就是要懂法。只有知道哪些是应该享有的权利,才能运用法律的手段来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权利不被侵犯。

很多朋友在咨询的过程中,都表示自己文化水平不是很高,不了解相关规定。试想一下,维权者本身都对自己的事件没有一个准确的判断,找不到维权事件的关键问题所在,只依靠他人的帮助怎么可能实现有效的沟通。

因此了解相关法律,对于维权者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是很重要的因素,懂法才能更好地维护公民自身的合法权益。

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法律手段(个人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

3、用对方式

只是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并不能够促使维权者成功维权,根据维权事件找到正确的渠道是重中之重。

(1)协商解决

协商解决消费者与经营者在发生争议后,就与争议有关的问题进行协商,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和解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的活动。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协商和解是一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对经营者来说,它都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途径。事实上,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消费者权益争议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解决的。

(2)投诉、调解投诉

维权者投诉可以采取电话、信函、面谈、互联网形式进行。但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都要讲清楚以下内容:

l 投诉方和被投诉方的基本信息,包括投诉方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等

l 被投诉方的单位名称、地址、邮政编码、联系人、联系电话等。损害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及与侵权者协商的情况。

l 有关证据。要提供与投诉有关的证据,证明受损害存在的因果关系,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相关部门一般不留存争议双方提供的原始证据(原件、实物等)。

(3)行政申诉

发生权益争议后,可以请求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依行政程序解决争议,与其他争议解决途径相比,申诉具有高效、快捷、力度强等特点。

(4)提起诉讼

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判。诉讼大致分为三种形式: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绝大多数因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提起的诉讼属于民事诉讼范畴。

l 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l 有明确的被告;

l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l 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符合以上条件的起诉,法院才会予以受理。

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法律手段(个人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4)

4、找对渠道

(1)首先是跟机构有关系的直管部门,或者叫职能部门。比如卫健委的医政科,监督所,市场监督管理局,派出所,消防,税务等等,这些部门都分业务分片区来对机构进行直接管理。

(2)其次是公共平台及部门。比如12345,该平台没有管理权限,但是可以把投诉直接按照投诉内容分发到对应的职能部门。比如信F局,它也是接到投诉之后按照内容分发到各个职能部门。这样的平台不仅仅是分发功能,它还会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回复。

(3)然后,人民法院。如果你投诉不成功,可以选择起诉。一般医美维权主要是两个方向:医疗损害和合同违约。损害需要有鉴定,但如非是器官功能性损害或者伤残,鉴定没啥有利结果;合同违约不需要鉴定,只需要证明未达到承诺效果或者是消费欺诈就可以进行起诉。

当然,除了这些部门以外,还有综合执法或者医调委等等。各地情况有所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