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县青年志愿突击队(简称:突击队)成立近一周年,凝聚了300余名有志青年志愿者,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与支持。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青年,又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在一年之内吸引和留住300余名青年持续参与志愿服务,绽放青春绚丽花火。

一、青年志愿工作要服务大局、勇作贡献

致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贺信中提到:“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五华县青年志愿突击队是在党委支持、团委主管下由社会有志青年组建起来,这支队伍很好地团结带领青年践行“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政治信念,把青年更好地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发挥青年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最活跃、最突出的先锋力量。我们从突击队成立之初就持续地关注着队伍的动态,见证这支队伍的诞生与成长。

(一)关注社会动态,投身志愿服务事业

五华县志愿者联合会距今已成立十余年,全县志愿服务氛围蔚然成风,每月都有几个单位争先成立志愿服务队,五华县青年志愿突击队能够在这里熠熠生辉,这是“偶然的机缘和必然的结果”。在河南郑州“7·20水灾”中,梅州组织一支队伍前去救援,其中队伍有两名是五华县志愿者。得知这个消息后,五华县志愿者联合会发起人胡东辉和薛文涛便发动社会资源筹集了人民币近两万元支持救援行动。同时,由此萌发成立突击队的想法。这样,一方面可以凝聚社会更广泛共识促进青年发展,汇聚有志青年、提供青年展示平台和展现青年担当;另一方面也可以升级志愿服务,有效整合应急救援资源,用更专业的力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正是这种初衷与机遇,让他们勇于付之行动。他们多次与五华团县委班子探讨,最终获得上级领导支持。随即,他们利用人脉广泛的优势,在不同场合,不厌其烦地向企业家、乡贤、青年阐述成立五华县青年志愿突击队的必要性、发展愿景等,成功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大力支持:梅州华侨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李乃文董事长提供免费办公场所两层、梅州市水寨中学振兴基金会张伟文捐赠冲锋舟和雅马哈30匹发动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魏晋为突击队题词……

(二)完善服务体系,建立强有力的组织

五华县青年志愿突击队成立于2021年11月27日,主要是普及各类应急救援知识并成为救援的公益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服务乡村振兴;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由队长统筹,下设九大方阵,各方阵人才辈出,各司其职,并肩作战,为保障队伍的有序运转,突击队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搭起“五有”框架,即有组织、有场所、有人员、有资金、有宣传。第一,有组织,齐全的组织架构。作为共青团五华县委员会后备力量并由其主管,设立医疗救护、水域救援、丛林搜索、车辆拯救、通信支持、组织宣传、基层治理、培训督导、后勤保障,共九大方阵。他们中擅长讲党课、撰写宣传稿的成立组织宣传部;擅长驾驶越野车的成立车辆拯救部;擅长研究通信装备及拥有卫星电话的成立通信支持部;擅长筹款、会务、做饭、烧菜的成立后勤保障部等。第二,有场所,固定的办公场所。突击队拥有两层楼办公场所,设有人员办公区域、装备存放区域、荣誉展示区域、培训活动区域、接待交流区域,办公场所、全部装备及设施公益化捐赠而来。第三,有人员,稳定的志愿骨干。选拔一批不同专长的志愿骨干负责维护队伍日常运作,他们是热心公益的本地青年,有值班管理者、财务管理者、活动发布者、志愿时管理者、装备维护者、接待对接者等。第四,有资金,持续的资金注入。主要是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乡贤、企业家、青年对突击队的长期关注与支持,提供资金和物资支援。第五,有宣传,广泛的宣传传播。建好队伍内部组织宣传部,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做好活动宣传工作,积极在各大媒体平台投稿。

调研青年志愿服务工作(让青年志愿服务在社会各领域更有作为)(1)

2021年11月27日五华县青年志愿突击队成立

二、披上红马甲,一起做“志愿大侠”

金庸先生曾写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为友为邻”。突击队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应运而生,大到在各种应急救援中展现担当,小到帮助亲朋好友、左邻右舍,这正是新时代的“侠义之心”。我们透过突击队汇聚这群“志愿大侠”,发现“如何吸引青年参与志愿服务”这个长期思考、迭代更新的问题有了新见解、新方法,值得志愿组织借鉴参考。

突击队这本“如何吸引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的“武林秘籍”,主要通过发挥乡贤和本地青年的原生动力,挖掘骨干志愿者朋辈群体的力量,鼓励家庭行善氛围带动影响后辈,从乡贤、本地青年、骨干志愿者朋辈群体、家庭成员中挖掘一群“志愿大侠”,汇聚在志愿服务“江湖”中,弘扬新时代的志愿服务精神。

(一)发挥乡贤和本地青年的原生动力

五华籍企业家遍布粤港澳大湾区,他们对家乡的建设与发展十分关心、关注,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他们经常出钱出力来助力家乡公益事业。志愿服务不是一件蛮干、独干的活,要想做好志愿服务还要运用一定的“巧劲”,去发现一些具有号召力的在外乡贤和本地青年,这样有助于做到事半功倍。

突击队就是这么一个例子,他们最初的两位发起人一位是在外乡贤,一位是本地青年,两人各施所长、合作无间造就一个想法到落地开花。胡东辉是一名定居深圳心系家乡的在外乡贤,是五华县志愿者联合会联合发起人,也是五华县青年志愿突击队发起人。在外学有所成后,主动借鉴城市志愿服务经验,号召粤港澳大湾区五华籍乡贤共同凝心聚力,推动五华公益事业走向新台阶。薛文涛是五华热心公益事业的本地青年,也是农村致富带头人。2011年成立了爱心车友会志愿服务队后,带着他们走遍全县16个乡镇开展扶贫、济困、助学、关爱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爱心行动,引导本地青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培养本地青年志愿骨干。

这样,在外乡贤胡东辉发挥了总体协调、统筹资源的作用。第一,对外链接了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研究培训专家谭建光教授、广东省内志愿服务领域等专家对突击队给予理论和实践指导,链接了中国医学救援协会救援资源保障分会、梅州市水寨中学振兴基金会等社会团体给予救援器械支持;第二,向在外乡贤讲好了家乡的公益故事吸引他们主动加入与支持;第三,对内主动与主管部门县团委汇报各项工作思路与进度,配合县团委各项工作来创新志愿服务方式,确保队伍的政治性领导和服务的创新持续性。本地青年薛文涛发挥了凝聚青年、管理团队的作用。他一方面充分利用扎根家乡的优势,将县及周边的本地乡贤、有志青年,以一带一、以一带多的形式汇聚起来;另一方面又将团队管理得井然有序,落实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培养青年志愿骨干,发挥青年先锋作用。

(二)挖掘骨干志愿者朋辈群体的力量

在骨干志愿者朋辈群体中挖掘志愿者是一种可行性较高的招募志愿者方式之一。朋辈群体是我们日常社会交往过程中一种重要的强关系表现,具有较强的同质性,很多朋辈之间都是志同道合、趣味相投之人,突击队抓住朋辈群体效应带动了一群人来参与志愿服务。

突击队成立之初仅有40余名志愿者,也是通过最初骨干志愿者在朋辈群体中“一传十、十传百”达到如今规模。我们在突击队的志愿者中观察到,从骨干志愿者朋辈群体中挖掘到的志愿者,这类人一方面具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一旦参与志愿服务就会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也可以吸引更多朋辈群体和资源加入;另一方面他们擅长某一种技能,对技术的精益求精有助于志愿服务的创新。如李远标是爱心车友会志愿服务队资深队员,也是越野车辆资深玩家,被薛文涛吸纳进突击队后,主动积极号召越野车俱乐部能人共同参与并成立了车辆拯救部,又提供越野训练基地引导新队员实战演练。李乃强是辛格林电梯(中国)有限公司五华分公司区域总监,通过李远标介绍进入突击队,擅长研究通信装备及拥有卫星电话,在今年五华县“红丝带”爱心护考行动中,发挥所长设立热线电话及无线终端,通过无线电设备第一时间响应并指派车辆接送考生。万剑锋是李远标和李乃强的朋友,拥有一家国家一级装饰公司,听了李乃强讲突击队故事后,得知他们玩得如火如荼,立即申请加入并捐赠了一辆摩托艇,又亲力亲为前往英德参与灾后防疫消杀工作。

调研青年志愿服务工作(让青年志愿服务在社会各领域更有作为)(2)

万剑锋和李乃强在河里演练车辆拯救

(三)鼓励家庭行善氛围带动影响后辈

父母的以身作则,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之一。突击队通过营造齐乐融融的志愿服务氛围,针对不同人群的志愿服务需求,为他们量身定制了不同类型的志愿服务形式,吸引了一对对家庭志愿者参与,他们中有父子、母子、母女、兄弟……这也成为了招募青年志愿者的有效方式之一。

我们在突击队经常看到很多家庭志愿者。如李炜锐是一名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其母亲是突击队后勤部负责人,参与志愿服务近二十余年。从小在志愿服务氛围中耳濡目染中成长的他,偶然来到突击队被一群大哥、大姐的志愿服务精神感染,主动申请加入队伍。朱荣标也是突击队年轻的队员,其父亲也是突击队队员,他父亲加入后觉得这个队伍十分有意义,便让朱荣标也参与进来,青春朝气的他很快在突击队展露头角,成为突击队核心骨干队员。除此之外,突击队值班人员中经常能看到大学生、高中生、初中生的身影,他们有些是父亲带领过来做志愿服务,有些是受母亲影响,有些是兄弟结伴而来。

三、在奉献中成长,在付出中收获

突击队经常“想青年之所想,急青年之所急”,希望青年志愿者在奉献中成长,在付出中收获。为此,“如何维系好青年志愿者,保持青年志愿者持续参与志愿服务的活力值”,这个议题在突击队实时更新、不断丰富,为留住青年志愿者提供了经验借鉴。

(一)设置不同志愿服务类型,增加参与机会

人人都有机会参与,人人才有展现机会。突击队的生机盎然,离不开骨干志愿者的加倍付出与努力,普通志愿者的积极配合与参与。为满足不同人群的志愿服务需求,突击队提供了专业型志愿服务、学习型志愿服务、基础型志愿服务三种不同类型志愿服务,让更多志愿者有机会参与进来,贡献青春之力。

第一,提供专业型志愿服务。这类志愿服务对志愿者有较高要求,志愿者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是突击队的主力队员。医疗救护人员必须是持证医疗救护人员或是学习过医疗知识,水域救援人员必须是擅长游泳、开船以及具有一定水域救援知识,丛林搜索人员必须是对丛林情况十分熟悉并能够使用丛林搜索设备,车辆拯救人员必须是拥有山地车辆和接受过车辆救援培训,这些人员在应急救援活动中发挥巨大作用。如5月1日,一辆自驾游车辆在丰顺、兴宁、五华三地交界的山路被烂泥陷住。突击队收到求助,马上派出3车7名队员携带装备紧急出队前往救援,经过一个多小时,成功把受困车辆救出;6月16日,突击队闻令而动,出动12名队员,携带冲锋舟、橡皮艇、专业救生衣等各类水域救援设备,紧急驰援大埔县高陂镇救援,有序转移安置被困群众约138名;6月30日,突击队10名队员携带消杀设备支援英德消杀,两天共消杀的面积约22万平方米。7月21日,突击队借助科技手段推行空地结合、空水结合的巡河新模式,天上,无人机在担任“巡河员”,全方位、无死角观察河道情况;地上,通过汽车播放当地方言防溺水喊话音频、志愿者步行发放宣传资料;河里,冲锋舟、摩托艇沿河进行巡查。

调研青年志愿服务工作(让青年志愿服务在社会各领域更有作为)(3)

突击队驰援大埔县高陂镇有序转移安置被困群众

对于不具备专业技能的志愿者可以申请多次参与各项演练,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不断学习和提升技术能力。此外,还邀请广东省995应急救援大队队长亲临指导,梅州市应急志愿者协会救援队副队长魏清华担任技术顾问。如3月5日,在长乐公园开展现场演示急救、应急知识,讲解排查故障、应急处置、水上救援等安全常识;3月31日,在梅江水域开展首场水域救援专项演练;4月23日,在双华镇楼子岽开展首场山地搜救专项演练;6月14日,根据雨情和水情启动防洪救灾备勤,招募救援力量,准备救援物资,并对救援设备进行检查维护;6月15日,组织队员携装备去横陂镇华阁进行了冲锋舟、桨板、摩托艇的交流、训练。

第二,提供学习型志愿服务。这类志愿服务面向所有志愿者,主要以提高志愿者各项专业能力为目标,通过“以学促长”来丰富志愿者的业余生活。针对不同年龄段青年志愿者,提供不同的资源倾斜,对于二十余岁的年轻青年,给予重任让他们能够有机会独立挑起大梁,培养他们策划活动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对于三十、四十余岁的年长青年,给予他们分享人生经验,展现个人技能、才华的平台,体现他们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思想理论学习 专业技能实操”是突击队学习型志愿服务的必备课程。其中,学习党课、团课是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的重要思想理论课程之一,也是突击队的创新之举。突击队成立后于2021年12月19日组织《学习百年党史,争做时代先锋》的主题党课,作为突击队第一场活动,通过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激励新时代青年奋发向上,有所作为。此后,突击队在线上组织队员学习“青年大学习”、志愿服务基础知识、防溺水宣传、心肺复苏技巧、防诈骗宣传等等;在线下组织队员学习党课、团课和读书分享会,重温党团成长历史,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允许志愿者携带八岁以上孩子来听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魏晋老师讲中国文字发展历程。

第三,提供基础型志愿服务。这类志愿服务为队伍常规化运作提供支持保障,协助管理“线上 线下”全天候交流平台,线上建立微信交流群,线下安排志愿者办公室值班,主要参与人群以家庭主妇、学生为主,为他们提供突击队办公室值班安排、志愿时管理、清洗救援装备、打扫办公室卫生、筹备活动会务工作、烧菜煮饭等易学、易教服务内容。如突击队在双华镇楼子岽开展山地搜救专项演练,后勤保障部组织了十余名家庭妇女在训练基地烧菜煮饭,为一整天的训练活动提供了能量保障;每次突击队出队回来后,第二天就会见到志愿者在办公室门口清洗、晾晒各种装备。

调研青年志愿服务工作(让青年志愿服务在社会各领域更有作为)(4)

志愿者在突击队办公室门口清洗装备

(二)获得党政部门授予荣誉,提升参与意愿

突击队的队员来自各行各业,有来自公益行业、房产行业、电商行业、家装行业、餐饮行业、装修行业、电器行业、医护行业、律师行业、文化行业……他们作为志愿者奉献个人时间、精力投入到志愿服务,对此不求一丝回报。作为团队管理者有责任为他们的无条件付出所计,为此,突击队努力获得党政部门授予荣誉,力所能及的体现他们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突击队全部装备及设施全部公益化捐赠而来,有的直接捐赠一笔资金,有的捐赠一系列物资。为了感谢这些公益单位、人士,一方面突击队获得主管单位县团委的鼎力支持,精心量身定制纪念品、证书感谢捐赠单位、捐赠人士,回馈一丝小心意;另一方面对于长期支持五华公益事业的队员,推荐申请“五华好人”评选活动。如刘展禄作为2022年第二季度“五华好人”获得者,是队里较年长的队员,行动能力一点也不输其他人,每次一有行动,刘展禄有空就会积极报名,出大力,挑重担。技术顾问魏清华说到,“他做公益这么多年,是自愿无偿奉献自己时间和精力,以前都不知道做志愿服务还能有这些荣誉,这种荣誉对我们志愿者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与此同时,突击队每次出色的完成任务,几乎都能获得当地政府部门的特别鸣谢,先后获得中共英德市委员会、英德市人民政府,中共五华县横陂镇委员会、五华县横陂镇人民政府,中共五华县水寨镇委员会、五华县水寨镇人民政府等当地党政部门赠锦旗。

调研青年志愿服务工作(让青年志愿服务在社会各领域更有作为)(5)

相关党政部门特别鸣谢突击队

(三)广泛宣传志愿者服务故事,肯定青年价值

为优秀志愿者撰写个人志愿服务故事,是突击队的另一个创新之举。每个志愿者都有他的志愿故事,有的志愿工龄二十余年、有的十余年、有的五年……突击队成立采写小组,将他们的志愿故事梳理、编辑发布在公众号上,在微信交流群宣传。这样,一方面号召志愿者在朋友圈转发,引起各界人士关注与点赞;另一方面加强宣传志愿精神,肯定志愿者的奉献与付出。如队长薛文涛从坚持日行一善,到参与各类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再到创办青年组织的志愿情怀;技术顾问魏清华是拥有“助人、救人、授人”三板斧的志愿达人;后勤部负责人严满凤用一个人的志愿服务,带动了一家人、一群人的志愿服务等等,这些志愿服务故事都各有千秋,值得被更多人传诵和知晓。

我们见证了五华县青年志愿突击队的蜕变,他们正朝着规范化、专业化、特色化的志愿服务队伍前进,秉持着“志愿初心”做好志愿服务,弘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绽放青春绚丽花火。

责任编辑:陈凤莉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