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22日山林社主办的第三届社交电商与新零售峰会上,食享会合伙人黄志华受邀发表了关于社区团购的主题演讲,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社区团购未来发展史?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社区团购未来发展史(让创新回归商业本质)

社区团购未来发展史

在11月22日山林社主办的第三届社交电商与新零售峰会上,食享会合伙人黄志华受邀发表了关于社区团购的主题演讲。

食享会合伙人黄志华

嘉宾介绍:食享会合伙人黄志华,食享会为社区团购领域top企业,2018年3月在武汉创立,目前覆盖约70余座城市,拥有2万名团长。曾获得心元资本(天使轮)、险峰旗云(A轮1亿元)、TPG-软银合资基金(TPG-SV)、创世伙伴资本、光源资本(B轮3000万美元)等机构的多轮融资。

以下为演讲全文。

很高兴能借此机会跟大家分享我们这几年创业的历程和踩过的“坑”。先简单和大家聊一下我们的名字,食享会,我们的初衷是食美味享生活会朋友。

之所以和大家分享这个主题是因为我们上个月拿到了光谷明星企业10强,当时会上有一句话我非常认可——厚积薄发,让创业回归商业的本质。所以今天就用了这个课题,和大家梳理并探讨一下社区团购模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到底是什么?

我们先讲两个小的概念。首先,商业是什么?商业最早应该是原始的物物交换,等价交换。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现在商业的本质需求可能更高,应该就是我们发现需求,创造价值,去满足需求,然后获取利润。

第二,创新是什么?创新有商业创新和科技创新两个板块。社区团购模式应该属于商业创新的板块,商业创新有一个理论就是流创新和原创新。流创新是说在过程中做了一些微小的改进,我把社区团购就归类为流创新,它只是了降低成本,增加了供应链的效益,创造了商品差异化。

我认为社区团购模式的实质,就是借助移动互联网的工具,把零售的流程做了一些改进,在渠道上做了一点微创新。它还是传统商业的批发兼零售。我跟我同事讲,我们虽然来自于互联网企业,但社区团购模式没有那么高大上,我们要以务实的态度去对待。其实社区团购是一个很“苦逼”的行业,但其中也有快乐。

社区团购的过去

我清楚记得98年我做过的事情。那时我在武汉大学,我和几个同学去汉正街批发明信片,校园边上卖两块钱一张的明信片,我们批发5毛钱一张卖一块一张,这是我们第一次做生意赚钱。后来我们又收集同学的需求,然后去批发方便面、火腿肠销售,这个应该也属于团购,也是在区域里做团购。

2011-2014年华科的几个小伙子在校园的BBS发起收集订单卖橙子,后来越做越大。15年的时候我们小区有一个人,在水果批发市场打工,经常帮邻居带水果回来。后来建立一个QQ群,每周一次团水果,东西便宜,品质好,服务好。慢慢的人越来越多,他建了2个微信群。后来不只卖水果、还增加了酸奶、牛奶、鸡蛋等产品,过节还卖月饼、大闸蟹,还接了几个企业集采单,一年下来扣除开支,他挣了小30万。我们创业做社区团购的时候,我通过微信、QQ和他聊想邀请他加入,但是他不愿意,因为他自己做这个毛利很高。

实际上这也叫小区团购,这个模式估计在全国很多城市都有,这应该是社区团购的初级版本。后来由于移动互联网发展、移动支付成熟,食享会组建团队,把这种模式进行公司化运营,设计出微信H5,后来是小程序,进行团购收单工具迭代升级,再加入很多互联网营销套路,把传统的生意改造升级为“社区团购”。

我们食享会是国内首倡“社区社群”概念的,2016年5月开始我们是做社群直购一件代发。基于本来生活,我们当时叫本来食享会,那时候快递成本非常高,品控也很难,同年9月下旬我们转型做团购。为了区别之前的业务,我们经过讨论,最后确定了“社区团购”这个名词,江湖就传开了。

每一次商业的流创新,都可以增加企业竞争优势,当时做社区团购起量非常的快,但优势也不可能太持久,其它企业很快就会跟进模仿。再加上社区团购看上去门槛低、模式简单,三五个人成团,马上就可以做,所以就很难快速形成竞争壁垒,也很容易被模仿。

18年到19年的时候,很多公司一窝蜂的进入这个赛道,最后就形成一个现象级了。中央二台经济频道还专题报道社区团购。大量资本注入,在资本的助推下开始了互联网惯用的疯狂烧钱模式。

最典型是那些互联网行业挖过来的操盘手,把原来的手段,盲目地照搬到社区团购,没有底限的价格战、疯狂补贴,大量投入市场BD人员,地毯式轰炸拉新,一时间平台销售数据呼啦啦上窜,叠加春节前传统销售旺季,平台流水不过亿都不好意思发文。这个行业很快就起来了。

但是,社区团购的实质还是商业批发兼零售。盲目照搬互联网的套路,这些“伪创新”违背了商业本质,价格战扰乱了市场,补贴拉新拉来的大部分都是羊毛党,都是短暂的没有根基的虚假繁荣。这些创新没有创造价值、企业没有利润,反而亏损严重。

我们把前一段时间整个市场的情况复盘一下,实际上很多公司还没准备充分,还存在供应链还没成型、仓储物流不够专业、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内部管控松散等一系列问题。很多平台是拿着投资人的钱在疯狂裸奔。说得好听一点是在“试错”,说得直接一点就是在“耍流氓”(一切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创业,和不以结婚为目的谈恋爱一样,都是耍流氓)。我的观点仅代表我个人,和大家进行探讨,只是为了让行业更健康的发展。

其实到这个阶段,很多人才发现,社区团购模式远没有看上去的那么简单,起初大家都认为模式简单、门槛低、爆发式增长等等,其实这些表象都是一个个埋人的大坑。规模小的时候,沟通管理效率高,成本低,不涉及税收和人员的劳务,可以快速起量挣钱。我刚才说的小区邻居干了8个月,拿了30万,都不用缴税。但一旦品类增加、市场覆盖扩大、队伍扩大、业务量增长后,整个业务链条中,每个环节的难度都呈几何级的增长。所以很多公司就倒在这上面。

我们食享会在拿到天使轮融资的时候,已经躺了2年多的坑,之前做社区团购、社区直购,都是侥幸活下来。后来我们在做社区团购的时候,很多后来入局者,大部分都带团到我们公司学习交流过,我们都以开放的心态把这个模式和大家分享,并且还提醒大家:社区团购水很深,没有看上去的那么简单。但当时大家都觉得风来了,根本听不进去。

前面就是我对社区团购的过去做的一个小的回顾总结。短短几百文字,说起来容易,听起来简单,但我们这些亲力亲为者,只知道其中的艰辛与不易。虽然有些公司出了问题。但我相信大部分参与者,都是怀揣梦想,为这个新赛道的精彩努力拼搏过,付出过汗水和泪水也创造了这个赛道一个阶段的繁荣。无论是黯然离场的人、还是留下来继续为这个模式探索求变求发展的的人,都值得我们尊重。

社区团购的现状

经过前一段时间的烧钱吃亏以后,目前社区团购赛道处于相对平静期,大家都明白了深挖坑、广积粮、缓称王的道理。经过一轮洗礼,活下来的公司都很低调,即使新一轮融到资也没有发文。前一阶段疯狂扩张后,很多问题都暴露出来了,公司也都会行反省。也有几家头部公司进行了合并、重组,或者叫抱团取暖。这个可能是战略需要,或者现实需要。

在这之前大家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现在已经发现前面有深水区,跑得太快的友商都付出了落水”淹死“的代价,剩余的人也都意识到管理和盈利的重要性,现在都很低调。

我看到的公司现在采取的策略,基本上都大同小异。首先收缩战线,暂时砍掉经营不善,亏损严重的分公司,那些区域先退出来,集中兵力在优势区域继续深耕,把具备优势基础和条件的省份继续拓展,做透,做强,依托省会城市中心仓,相对成熟的区域供应链体系,把全省基本做到全覆盖,蓄积力量。同时总部加强内功修炼:技术工具继续迭代升级、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建设供应链体系。

所有的动作都回归于本质,就是对”人、货、场“的重新梳理锻打锤炼,在活下来的基础上寻找突破。第一是人:团队管理、团长招募培训、消费者拉新存留,在细节上去做努力;第二是货:供应商资源优选、公司督造产品系列、优质生鲜基地深度合作、知名品牌渠道代理,把货进行优化;第三是场:大城市中心仓 小城市前置分仓,合理布局,提高物流效率前提下降低成本和损耗。在这个基础之上,再有序、有规划地开展会员日大促、节日感恩回馈等一系列活动,扩大影响,加强品牌建设。

目前赛道竞争格局也有了变化,但只要这个赛道还有利可图,有人离场,就一定还有新人进场。这一阶段,社区团购江湖没有了腥风血雨,大家都比较理智,都在暗暗发力,稳步推进业务发展,追求合理利润,让企业活下去,也成了现阶段大家的共识。但是商城如战场,看似风平浪静的江湖,实际上都是在厉兵秣马,在优势市场打下坚实基础,修好城墙以后,发兵出征,争夺市场,高手对决应该会更精彩,我们预计下一阶段战争可能在明年上半年。

对于社区团购的未来,现在唱空的比较多,很多人认为社区团购不行了,但作为业内人士,我对这个项目还是非常有信心,只是看大家怎么去做。下面基于几个点和大家探讨一下。

我初步的思考了一下。首先我认为,社区团购是合法、合规的,是对社会有意义,给老百姓带去了实惠,同时还带动了经济促进了消费。所以这种商业创新,哪怕是微创新,也一定有其发展的空间和价值。

社区团购的社会意义

首先,我们和其它电商模式一起推动了农产品标准化,带动和促进了农产品在新渠道的健康发展。县乡镇都非常欢迎我们去,因为他们的农产品太多卖不出去的,我们的渠道给他们的销售提供了一定的机会。

其次,专业的买手团队,担任了家庭生活顾问的角色,在海量商品池中筛选出优质优价的好东西,通过团长推荐给小区居民,这个模式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将有利于提升居民消费品质。

并且,还带动了大批全职宝妈重新融入社会,促进了团长家庭及小区居民之间的关系融洽和谐。

最后,社区团购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各个省份,我们的员工共1500人,这个行业从业者各个平台加起来量非常的,所以社区团购带动了大批人员就业。这些都是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社区团购通过渠道创新,促进居民消费升级,满足特别是二、三、四线城市的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缓解矛盾,这个与国家大政策相吻合,规范管理运作的公司,我们现在也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

当前经济形势比较严峻,客观上讲,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预期不会太乐观。当年日本经济下滑时代,还出现了几个爆发式增长的公司,最有名的就是“优衣库”,典型的经营思路就是批量督造产品,执行好而不贵的优质平价策略。所以,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大环境下,社区团购的平价亲民理念正逢其时。

社区团购未来发展的方向

就我的角度,我讲几个我对社区团购模式未来发展方向的几个预判,给大家抛砖引玉,可能会有点局限。

第一,社区团购业务线下延伸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团长职业化。我们前期是宝妈人群,这会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现在把之前的社区直购的业务又捡起来了,做不了社区团购业务的团长,可以做一件代发,业余团长做全国包邮,有自提点的宝妈、店主团长职业化。职业化的团长才是业务稳定发展、长期持续的的基础。其次,线下实体化。自提点店铺化、店铺统一化,我们同加盟商签订合作协议,提供配套政策支持,达到一定规模后,我们的商品体系完善,就能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打通。

第二,资源整合。收购整合在区域具备影响力的小型连锁店企业,用社区团购模式进行赋能,然后再整体融合管理;和具备全国扩张能力的大型零售连锁企业合并联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最大范围拓展市场空间。

互联网金融、新增服务业务拓展。业内人士都知道,零售行业,无论线上线下,盈利很困难。当公司发展到一定的规模,盈利是最终目的。客户群体达到一定量级的公司,不排除利用现有业务的流量池,往新增互联网金融、在线教育、大健康服务等方向的拓展,增加盈利点。

远征海外,开疆拓土。世界那么大,我们可以把中国的产品、模式带到适合的国家去,有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市场,也是我们的下属市场,需要我们去开拓。传音手机,就是典型。

这些是我所理解的可能是未来发展的一些方向。挂一漏万,肯定还有其它方向,但机会一定是留给那些务实的、真正优秀的、诚心做事业的公司。

同时我也有一些顾虑。社区团购行业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很多都是草根创业,有激情,能吃艰苦耐劳,这是优点,但无知无畏下,对规则和法律缺乏应有的敬畏,是隐藏在这个行业最大的地雷。一是食品安全问题不重视;(品控不严);二是仓库安全管理执行不到位,具体规章制度挂墙上,视而不见;三是对国家政策法规不学习,公司法、税务法、职务侵占等等缺乏起码的认知和敬畏。一旦发生大面积的食品安全事故、仓库火灾造成人员伤亡,国家相关部门务必会进行更严格的监管、整治,准入机制会更苛刻。

我的分享到此结束,希望行业能健康有序发展壮大。谢谢大家。

山林社第三届社交电商和新零售峰会于2019年11月22日在武汉举办。参会者来自全国24个省(含直辖市、自治区)63个城市,其中有159位CEO(含董事长、创始人)企业第一负责人,379位总监级以上企业中高层,参会总人数近600人。

发言嘉宾涵盖新零售独角兽、生鲜零售全国头部、社交电商全国头部、社区团购全国头部、短视频直播头部MCN(5000万粉丝以上)等企业副总裁、联合创始人、创始人等,邀请现场媒体包括腾讯、网易、搜狐、新浪、凤凰网等综合门户及湖北日报、长江商报等地方官方媒体。

第四届峰会拟于2020年3月下旬举办,活动规格、规模、传播度等将进一步提升。

咨询、合作、加群,请联系工作人员,slsm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