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周六好(今天推荐的音乐来自英国创作歌手Tom Rosenthal)。
在本期「简单心理WEEKLY」,你可以看到:
-
有没有一种通用的“挑逗”表情?
-
英国的研究发现,医院漏诊了四分之一的严重精神病患者;
-
家人VS朋友,哪个让你更幸福?
-
被质疑的“莫扎特效应”,可能真的对癫痫有效
-
完美主义者可能更倾向于成为“直升机父母”
看完记得去留言区与我们唠唠!
有没有统一的“挑逗”表情?男女都能看出来的那种
先来做一个选择题:看看下面哪个女孩最像“在调情”?
好的,答案是:4个都在。
——但针对异性恋男性的调研结果显示,图1和图2的“挑逗”是识别度最高的,分别被77%和71%的男性评定为调情。相对来说,他们get不到3和4的挑逗,认为图3“过于高兴”,而图4“太含糊”。
图上的几名女性,都是堪萨斯大学(KU)一项有关挑逗表情研究的志愿者/女演员。她们被要求自发或是接受指导地做出“现实中常用的挑逗表情”,用以研究男性对哪些表情线索敏感。
有没有一种通用的挑逗表情呢?
根据这项发表于《Journal of Sex Research》的研究,一些非语言类的挑逗信号的确能够准确预测一个女孩对你的好感。比如持续的眼神交流(sustained eye contact)、腼腆的注视着你(coy gazing)、自我触摸(self-touching)、微笑(smiling)。
一些女性更能有效传达挑逗性面部暗示,一些男性更能识别这种暗示。但总体而言,“与快乐或中性的表情相比,轻浮的面部表情能让男性更快地识别挑逗”。
在六项实验中,研究人员基于面部动作编码系统(FACS)编码了23种不同的面部动作,并发现了一组可被高度识别的挑逗性面部表情:头转向一侧并略微向下倾斜,微微一笑向前看(朝向隐含目标)。
这里有四处重点:头部倾斜、下巴向下、眼睛抬起、微笑。
找了半天gif,应该是类似这样(领会精神):
心理学家认为,这种调情小动作是具有进化意义的。对于男性而言,准确识别出女性的调情信号,是保证他们基因还能继续传递下去的重要能力。
而对于女性而言,它是一种给人控制感的“试水”,方便她们在完全袒露自己的心意之前还有机会及时撤退:我暗示他了,如果他对我有好感那么我们可以继续发展;如果他对我没意思那就拜拜了,反正这波也不亏。
医院漏诊了四分之一的精神病患者
最近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一项研究发现,有四分之一的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因其他原因去医院时)被临床医生漏诊。
“严重精神疾病(SMI)”的记录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部分病人较高的死亡率与治疗手段(身体和心理)的整合不足有关(包括用药的连续性、考虑并发症的用药调整和后续支持性治疗)。病人在就诊时有没有被记录SMI,反应了医疗系统在不同水平的敏感性和诊断精度。
这是一项针对英国医院的队列研究。涉及2006-2017年间、13786名被诊断为SMI成年人。研究人员将这些数据与同一时期的45706例急诊进行对比后发现:
-
有70%的精神病患者在入院时被记录在案,这一数字从2006年的48%上升到2017年的75%;
-
这也意味着有25%的人在入院时被漏诊了。在非洲少数民族背景的患者中,有38%的人没有被诊断出来。相对来说,已婚人士也更常被漏诊。
2006年的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病例漏诊了严重的精神疾病。这一情况到2017年已有非常大的改善。
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医生对于有文化/种族差异的群体的敏感性更弱,也可能存在语言障碍,或是患者和配偶出于病耻感而不愿意提及。
作者之一、UCL精神病学博士Andrew Sommerlad说:严重精神疾病患者来医院就诊,可能是心理健康状况恶化的一个指标。这可能是确定身心健康问题的关键时刻,也是获得心理健康支持的机会。
“重要的是,认识到身心健康并非单独的问题,而是相互关联的”。他们呼吁进行身心健康服务之间的数据共享,扩大临床医生在文化敏感性诊断方面的培训,以及综合医院与精神科的紧密合作。
幸福是啥?顾佳有逛街的姐妹,许幻山有踢球的兄弟幸福的关键因素是“朋友”还是“家人”?答案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
最近南卫理公会大学(SMU)发表于《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的研究表明:实际上,和朋友们在一起时,你可能会更快乐。
主要作者、心理学教授Nathan Hudson说,这项研究着眼于你与他们待在一起时所进行的“活动事件”。
在实验中,400多名参与者被要求回想与朋友或家人共度的活动事件,并评估这些经历是否让他们感受到各种情绪,比如快乐、满足感和意义感。每种情绪的评分从0(几乎从不)到6(几乎总是)。
-
当人们和恋人在一起时,常进行的活动包括社交、放松和吃饭;
-
与朋友在一起时的活动也很相似,只是占比不同,社交占比65%(恋人仅为28%)。并且人们会与朋友做更多有意思的事,但家务活却少了很多。
-
参与者报告说,在朋友的陪伴下,体验幸福感最高,其次是浪漫伴侣,然后是孩子。
但研究同样表明,当拿掉活动这个影响因素后,不管是伴侣、孩子和朋友,他们的“在场”都能引发相似的幸福水平。
Hudson认为,这是一个教训,因为“体验幸福感”和“整体幸福感”通常是可分离的结构。在家庭关系中,你如果除了家务和养育孩子之外什么都不做,可能就不会给家庭带来多少幸福。
“我们需要创造机会,与恋人/孩子进行积极的互动体验,同时在精神上真正地享受它”。
被质疑的“莫扎特效应”是真的,听莫扎特确实可以缓解癫痫
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一些人发现莫扎特的音乐可能有“改善心理健康”的作用。此后也有一些研究的跟进,但总体来说证据质量参差不齐,实验对象也比较少。
所以“莫扎特效应”遭到了许多临床医生的怀疑。
“莫扎特效应”:短暂接触莫扎特的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48(莫扎特K.448)可提高空间推理分数。
最近,意大利比萨大学的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一项针对147篇文献的meta分析,系统回顾了莫扎特音乐对癫痫的影响,并有望推翻这种质疑。
分析显示:
- 癫痫患者听莫扎特K.448时,癫痫样放电(患者大脑异常活动)减少;
- 听一段时间的莫扎特音乐,可以使癫痫发作的平均减少31%-66%,但这因人而异,也与所使用的音乐刺激有关;
- 研究中使用最多的音乐为莫扎特K.448,此外K545钢琴奏鸣曲也被证明有效果;
- 重点是:这种益处只在一次音乐治疗后就出现了。如果长期治疗,益处也可以得到维持。
目前的癫痫治疗药物对大约30%的患者无效。这项研究表明,音乐可能是一种有效的非侵入性神经刺激方法。
不过,如果要在临床上使用这种方法,还需要科学家们继续研究,了解莫扎特音乐对大脑区域影响的确切机制。
完美主义者可能更倾向于成为“直升机式父母”
所谓的“直升机父母(helicopter parent)”是指:家长像直升机一样,永远盘旋在孩子身上、过分介入并干预孩子的生活。
甚至当孩子已经成年工作了,直升机父母还会对他们实时监控。他们会出现在孩子的工作场所、加孩子同事们的微信、给孩子的老板打电话询问孩子的情况。他们会介入孩子们的生活空间,替他们做饭、搞卫生、交水电费。
Segrin等人最近发表于《Research and Practice》的一项研究发现,完美主义可能是导致直升机父母的一种驱动力。
完美主义的父母,会希望获得成功、获得积极正面的赞扬,并且会把孩子的成功视为衡量自己是否优秀的标准。因此他们会控制孩子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来满足他们的这些需求。
一个完美主义的妈妈曾这样说道:“如果我真的很特别、很厉害,那么我的孩子也理所当然地要很棒。否则这就意味着我不是一个好妈妈。”
然而,这种过度养育并不会带来直升机父母们想要的完美结果。相反,它可能会导致孩子的一系列心理和行为问题:自恋、酗酒、适应能力差等等。
对于这些父母而言,做一台直升机也是件令人焦虑的事情,为了更好地监视并控制孩子,他们可能会放弃自己的工作、生活。
学会接受孩子们拥有自己的独立生活,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索、寻找自己的理想,或许才是更积极的养育方式。
本期weekly就到这里了,希望你又得到了一点有意思的心理学技能。
我们下周再见!
江湖边、文小宁 ✑ 撰文Reference:
Parnia Haj-Mohamadi, Omri Gillath, Erika L. Rosenberg. Identifying a Facial Expression of Flirtation and Its Effect on Men. The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2020; 1 DOI: 10.1080/00224499.2020.1805583
Safe and sound: meta-analysing the Mozart effect on epilepsChris Segrin et al, Overparenting is associated with perfectionism in parents of young adults., Couple and Family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20). DOI: 10.1037/cfp0000143Nathan W. Hudson et al, Are we happier with others?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links between spending time with other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20). DOI: 10.1037/pspp0000290 Mansour H, Mueller C, Davis KAS, Burton A, Shetty H, Hotopf M, et al. (2020) Severe mental illness diagnosis in English general hospitals 2006-2017: A registry linkage study. PLOS Medicine (2020). DOI: 10.1371/journal.pmed.1003306
往期 WEEKLY
- 中国抑郁症患者近亿,以后体检也要筛查抑郁症了?
- 自杀行为可能代际传播:什么是“海明威诅咒”?
- 我们做的梦,是白天大脑处事方式的延续
- 小黄片竟有催婚功效,以及,嗜睡会改变社交欲望
- 张雨绮“咬钢笔式”表情管理,真的能让人更快乐
我们正在招聘一起做内容的伙伴!
岗位包括:
新媒体高级编辑
新媒体实习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