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飞速上涨的物价让许多家庭为了生计不得不四处奔波,在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之下,不少父母开始渐渐无法兼顾工作与孩子,导致孩子得不到应有的照顾与陪伴。
随着期末考试的结束,孩子们的暑期生活也相继开始。对于一些住宿的学生而言,如果下一学年需要更换宿舍,那么学期结束以后会将一些生活用品带回家中。
前段时间,有网友在一所小学校门口拍下了这样一幕。画面当中,许多家长正在帮孩子搬运行李,而镜头却突然聚焦到了一个小孩子的身上。
只见这个孩子将扫把、草席全都夹在自己的后背与书包之间,手上抱着一个塑料桶,桶里还放着一个巨大的袋子,那应该是孩子在校期间穿的衣物。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手上的物品似乎有些沉重,孩子抱着这些东西并不能完全将腰杆挺直。
看着远处父母帮子女收拾物品,再看看眼前这个迷茫无助的小孩,不少网友纷纷表示同情:"这太心酸了,这孩子的父母为什么不来帮帮他?"
孩子父母的去向我们无从得知,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让一个这么小的孩子独自完成这些事情,对他们的身心而言都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孩子的成长历程,父母能否缺席?其实对于这段视频,也有一些网友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一部分网友认为,父母不帮孩子搬行李,很可能是因为工作过于繁忙,孩子应该予以理解。
还有一部分网友认为,让子女独自完成这些工作,其实有助于锻炼他们的独立能力,这对今后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诚然,巨大的生活压力让不少父母没办法时时刻刻陪伴在孩子身边,这一点无可厚非。至于让孩子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工作,也的确可以培养独立自主意识。但是,这两者并不适用于任何场合,更不是父母逃避职责的借口。
有一些场合对于孩子而言特别重要,此时父母不仅不应该缺席,而且要通过自己的表现让孩子从中获得安全感。例如:新生报到、搬行李、家长会等。
如果父母缺席了这些场合,并且为自己找来各式各样冠冕堂皇的理由,那么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都将逐渐丧失,甚至因此威胁到亲子之间的感情状况,导致孩子变得越来越内向自卑,不愿信任父母。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那个孩子,当你面对众多同龄人都有父母的帮助与陪伴,而自己却只能一个人抗下所有时,内心是否也会有一丝失落与悲伤呢?即便孩子的身体能够抗下这些重物,但他脆弱的心灵却很难承受得住这份沉甸甸的落差感。
其实除了这种行为以外,父母还有一些不经意的行为也在对孩子的心灵施加伤害,但父母却对此毫不知情。
容易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的举动·替子女拿主意
不少父母自恃生活阅历比孩子高得多,所以总喜欢替孩子拿定主意,强迫孩子接受他们的决定。诚然,这种行为能够尽可能避免孩子走太多弯路,但同时也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伤害。
一方面,孩子的自尊心会大受打击。孩子才是最终的执行者,父母不向孩子征求意见便私自作决定,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另一方面,孩子的很可能产生心理上的负担感。绝大多数时候,父母给孩子做的决定都与孩子的意愿相反,例如:父母要求孩子学习绘画,但孩子其实对绘画根本就不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将产生心理上的负担,这对个人健康以及后续学习的发展都是相当不利的。
·说一套做一套
邻居张先生,他跟自己的儿子强调不能吸烟,但自己却一直没有将烟瘾戒掉。有一次儿子偷偷抽烟被张先生发现,张先生一怒之下对孩子拳脚相加,但没想到却换来儿子的一句怒吼:"凭什么你能做的事情我却不可以?"
后来,儿子不仅染上烟瘾,而且变得越来越不受张先生管教。
有些父母为了确保孩子不沾染上一些不良习气,会从小时候起就一直给他们灌输大道理,但有些道理父母自身却没能严格执行。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教育模式,不仅会大幅减弱教育的权威性,同时也将损害父母在子女心目当中的地位。
·没有履行承诺
有些父母为了哄孩子开心,会他们许下各式各样的承诺,例如:买玩具、去游乐园玩等等。但是,有些时候父母许下这些承诺只不过是为了让孩子停止哭闹,因此并不会履行承诺。
在父母看来,哄骗孩子是大多数家长的惯用伎俩,所以并不以为然。但如果这种行为经常出现,那么父母将逐渐失去孩子的信任,甚至会导致亲子关系快速降温。
其实父母之所以会作出这些行为,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他们没有将子女真正当作朋友来相处,而总是将他们当作三岁小孩看待。
事实上,父母如果真的想拉近自己与子女之间的距离,更加深入地了解孩子,那么理当以朋友的身份与他们相处。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给予父母更多的信任。
我是鲸鱼奶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