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25日消息 (记者 李慧敏 实习生 张紫薇)近日,《中上协会客厅》“龙头的力量(国货篇)”开启录制,节目邀请国内四家龙头国货上市公司代表,共同回顾了龙头的成长史,分享“出海”经验,深入探讨品牌的可持续价值以及将以何种姿态迎接汹涌“国潮”。

四家国货龙头包括中国排名第一的中药企业云南白药、国产奶粉第一品牌的中国飞鹤,北京啤酒界的“老大哥”燕京啤酒以及有“中国黄金第一家”之称的菜百股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本公司近期的市场热点问题,四家国货龙头高管在会客厅现场一一进行了回应。比如,燕京啤酒“偏爱”流量明星的原因、菜百股份冰墩墩“下线”影响和总经理身价、云南白药CEO跨界是否过大以及中国飞鹤针对业绩下滑所做的新调整,等等。

本期会客厅主导嘉宾为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做客嘉宾分别是中国飞鹤董事长冷友斌、燕京啤酒董事长耿超、菜百股份总经理王春利以及云南白药CEO董明。

《中上协会客厅》是由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和央广网联手打造的高端互动平台,是资本市场首档全新融媒体栏目。栏目主要聚焦资本市场的热点话题,反映市场最真实的声音,维护上市公司的权益。每期邀请重量级嘉宾,为打造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贡献协会和媒体的专业力量。

国货的新时代国潮(国货四龙头聚首会客厅共论)(1)

《中上协会客厅》现场 央广资本眼

崛起:国货成长史即品牌塑造史

宋志平首先分享了一组数据:2021年新国货白皮书问卷调研显示,2021年购买国货的人群较2020年上涨15.1%。《百度2021国潮骄傲搜索大数据》报告,近五年中国品牌热搜热度占比从45%提升至75%,是海外品牌的3倍。

“国货认同感增强的同时,可以看到一大批国货正在崛起,不少国货从产品‘出海’转向品牌‘出海’,一个个耳熟能详的中国民族品牌,正在为中国赢得世界的尊重。”宋志平表示,实际上,国货的成长史也可称为品牌的塑造史。

国货的新时代国潮(国货四龙头聚首会客厅共论)(2)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 宋志平 央广资本眼

说到成长历史,四家国货品牌都堪称“悠久”,而且,对于中国飞鹤和云南白药来说,2022年还是尤为重要的一个“节点”。

2022年是中国飞鹤创立60周年;而云南白药则已经走过了两个甲子120周年,创自1902年;菜百股份至今已是66年的历史,其前身菜百百货成立于1956年;燕京啤酒1980年建厂,历史伴随了改革开放的全程,至今42年。

那么,在民族品牌的塑造过程中,哪些因素更大程度地成就了今天的龙头?是技术、资本、人才还是政策、市场和创新?

“60年的全员努力,中国飞鹤打造了中国婴幼儿奶粉的第一品牌。目前市场占有率约20%,也就是说,每5听中国婴幼儿奶粉,就有中国飞鹤1听。”冷友斌表示,“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飞鹤奶粉在中国已经是家喻户晓。

国货的新时代国潮(国货四龙头聚首会客厅共论)(3)

中国飞鹤董事长 冷友斌 央广资本眼

而与中国飞鹤品牌相伴的,还有一个显著标签,那就是“北纬47度”。

“实际上,这是我们在北纬47度打造了飞鹤自有的一套产业链,从土地、种子、饲草饲料、饲料加工直到奶牛养殖。”冷友斌强调,书记讲“中国饭碗要装中国粮”,飞鹤就是要做到“中国奶瓶要装中国奶”,中国飞鹤作为国产品牌,一直在为国产婴幼儿奶粉真正地努力。

要说民族品牌的塑造,无论是在中国百货业还是在黄金珠宝业,菜百股份可称是绝无仅有的存在。

国货的新时代国潮(国货四龙头聚首会客厅共论)(4)

菜百股份总经理 王春利 央广资本眼

“除了菜百,在中国百货行业,没有任何一家中型百货商场转型为黄金珠宝专营公司;中国黄金珠宝行业当中,也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是从百货业转型而来。”王春利介绍,从1985年获批零售黄金开始,菜百股份已有37年的“黄金经营史”。

2021年9月9日,菜百股份成功上市,成为一家带着752个职工股东上市的公司,菜百股份走向了一个全新的赛道。

中国啤酒用了三十年走过了西方啤酒一百年的发展历史,燕京啤酒全程见证并参与了这个奇迹的创造过程。

国货的新时代国潮(国货四龙头聚首会客厅共论)(5)

燕京啤酒董事长 耿超 央广资本眼

“中国啤酒产量从1978年的40万吨,到2013年就达到了5千多万吨,增长了120倍。”耿超表示,之于燕京啤酒,也是一个非常快速的增长,从最初的1万吨,1996年就达到了50万吨的行业第一。3年之后的1999年翻番,为100万吨。此后又连续跨越了200万吨、300万吨、400万吨,直到2013年创造了历史峰值500多万。

贯穿云南白药的品牌史的,则是企业创始人和历代传承者的家国情怀。今年云南白药120周年庆祝的主题词就是“以健康成就家国向往”。

国货的新时代国潮(国货四龙头聚首会客厅共论)(6)

云南白药CEO 董明 央广资本眼

“云南白药创自1902年,盘尼西林是发明于1928年。在盘尼西林大规模引入之前,云南白药在中国是消炎或者战争后受伤后最佳的疗伤解决方案,拯救了无数生命。”董明介绍,云南白药1993年作为云南“第一股”上市,到目前为止已经带给投资者650倍左右的回报。

董明表示,云南白药也决心在120周年要做到一切归零重新开始,迈向下一个百年征程。

对于民族品牌核心价值,嘉宾各有自己的理解。

冷友斌认为,中国飞鹤的核心价值,是为中国的宝宝提供最安全、最高品质、最适合中国人体质的好奶粉。

王春利指出,作为传统的老字号企业,转型做黄金珠宝秉承的第一件事就是保证质量。在三十多年的经营当中取胜,与产品质量的强管控分不开。

耿超认同王春利的观点,表示构成价值的要素很多,但核心价值还是质量。“产品是高品质的,再加上营销对路,在未来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际竞争,都能一较高下。” 耿超如是表示。

“守护生命与健康”则是云南白药坚守的核心价值。“民族品牌穿越120年之后最终解答的一个问题是,对这个民族要承担什么样的使命和责任,历史有其时代性,要结合这个时代最先进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提供品牌方案。” 董明做此表述。

博弈:民族的最终也会是世界的

“四家龙头企业所从事的行业都是高度竞争的行业,能够脱颖而出成为顶端品牌,自然要经过激烈的搏杀。”宋志平表示,各家公司致胜的法宝为外界所广泛关注。

“全生命周期管理非常重要,做任何一个产品都要考虑它的生命周期该如何定位,一定要让产品在不同的时段发挥不同的价值。”董明进一步解释,公司一定要有一个产品矩阵,矩阵里也要有合适的业务组合,业务组合当中哪些是要实现盈利的产品,哪些是要实现突破的产品,哪些是打开天花板改善用户心智的产品,哪些是破圈的产品等等,都要有基本的价值界定。

从啤酒行业出发,耿超认为要依托技术创新和治理能力。

“燕京是最早尝到过技术创新甜头的啤酒企业,成立之初就跟中国食品发酵研究院建立了紧密的合作,科研性成果在燕京快速实现了转化。”耿超表示,同时,几万人的大企业间的竞争与作坊间的竞争是不一样的,提高企业的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尤其重要。

“突破重围”对于菜百股份来说也有痛苦的历程。

王春利介绍,上世纪90年代在北京卖首饰,随着产品日趋同质化,必须再价格战中蹚出路。菜百股份被消费者认可的最主要源于品牌产品以及设计研发能力,与诸多行业设计大师搭建合作平台,由此,菜百首饰的品牌产品成系列化和多元化。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外资品牌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占据中国75%以上的市场。对于国内品牌来说,其艰难可想而知。

“我们到底为什么能走出来?”冷友斌认为,取决于四个因素,第一,给中国家庭带来希望和快乐的愿景和战略清晰坚定;第二抓基础;第三个坚持科技投入;第四个是品牌。“品牌就代表了质量,品牌代表诚信,品牌就代表价值。价值背后有很多的付出,不能用钱去衡量。”冷友斌补充道。

冲出国内的重围,接下来面临的问题就是要不要“走出去”,怎样“走出去”?

“黄金珠宝首饰行业在政策领域开放度还不是很高,但是我们跟国际的沟通从未中断过。”王春利表示,相信带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的菜百饰品,必将越来越多国外人士所接受和喜爱。

冷友斌认为,首先要立足中国市场,因为把产品和人的生命周期结合起来看,中国市场足够大。

“我们在加拿大也建了工厂,今年年底能拿到相关产品生产许可证。在加拿大建厂的目的就是要卖给亚太、北美的国家,同时用海外的资源去做海外市场,在美国收购了一个保健品公司。”冷友斌介绍了海外的布局。

耿超也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啤酒消费市场,也是世界各大品牌竞相融入的市场。同时“走出去”国际化也是市场的需要。

“其实燕京在25年前就被消费群体带了出去,在这种势能形成之后,我们也采取了和一些国际的体育赛事合作,包括奥运会、高尔夫球赛让品牌‘走出去’。”耿超表示,随着我们国际地位的提高,肯定要追随世界大国的产品的路径,未来“出海”前景会越来越好。

而云南白药最新的国际化战略已经明确地分出了四个板块,包括,全球化的销售、全球化的生态、全球化的供应链和全球化的研发。

“中国企业在讨论全球化的时候,经常说是在中国整合资源,做最好的中国产品卖到全世界,但其实现在反而应该是整合世界的资源,做出最好的产品,哪怕你卖给中国。特别是医药健康行业,全球的技术前沿性和很多通用的要素应该被全世界所共享。”董明说道。

聚焦:坦然面对市场热点坦荡回应敏感话题

会客厅现场,嘉宾也遇到了小小的挑战,对于市场的热点话题该怎么回应?

从王一博到蔡徐坤,燕京啤酒近年来的形象代言人“偏爱”流量明星的话题被重点关注。

“近年来的代言人与此前陈宝国、何政军成熟稳重的形象确实有很大反差,背后的初衷和目的就是进行品牌年轻化的转型。”耿超直言不讳,U8上市两年多,品牌年轻化转型市场良好的反应,比我们想像的要快,用流量明星代言,拥抱新的消费理念和新的消费者,这是一个成功的探索。

而耿超董事长亲自直播带货的感受也是大家的兴趣点。

“开始直播我亲自参与的,当时没想那么多,觉得就是表明我们一个新的态度。要让消费者面对面看到燕京啤酒都是什么样的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做派。说到底,我不是在带货,其实是建立起一种直接沟通的方式,去传递我们的品牌主张。”耿超如是回答。

今年上半年“一墩难求”的冰墩墩让做代理的菜百股份股票大涨,而6月底授权到期之后,菜百股份是否寻到了新增长点?

“北京是世界上唯一的双奥之城,给我们带来那种荣耀和幸福感,比卖多少个冰墩墩或者股票上涨多少个点来得更令人振奋。”王春利如是表示。

而另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2021年上市之初,作为总经理,王春利的身价超过2亿。现场让当事人谈身价,显然是个较为敏感的话题,但王春利对此很是坦然。

“上市公司就是公开透明,所有东西都在那儿挂着,我在菜百工作了四十多年,上市近一年时间,更多地体会到作为公众公司的社会责任。我看重的是企业的长远发展,没想着短期套现,我跑也跑不了,我也没想过跑,因为菜百相当于我们每个菜百人的家。”王春利如是表示。

宋志平对于王春利的情怀持高度赞同的态度。但他同时表示,投资者是希望菜百股份总经理的身价更高一点的,因为这个价值是和股东的价值是连一起的。

近期,云南白药一个跨界合作的动态引发市场讨论,云南白药联手华为,拟一道切入AI药物研发赛道。而2021年入职担任云南白药CEO的董明也曾有20年的华为背景,外界认为,这也是一个跨度很大的变动。

“云南白药和华为合作展开药物研发,属于该领域内的强强联合。云南白药拥有植物的研究方面最好的数据体系,同时还有很多的药物学专家;华为则是中国最优秀的掌握人工智能底层技术的公司。”董明进一步解释,原来药物研发是10年10亿美金10%的成功率,它的底层科学是生物学和化学。现在信息行业的技术加入进来之后,能极大地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至于个人的“跨界”,董明表示,面向未来的发展和转型,云南白药从去年开始进行了一次团队的重构,不是靠某一个人来重塑一个公司,而是对管理团队的综合调整。他本人只是管理团队板块里面的一块拼图,在与华为合作、活力管理以及用更多解决方案给客户提供价值等方面发挥作用。

中国飞鹤上半年业绩下滑引发了资本市场上一些质疑的声音,董事长冷友斌在会客厅现场进行了回应。

“上市公司的最大特点就是公开透明,做得不好就要承认,董事长要担负这个责任,要检讨自己的问题,关键是找到解决方案,下一步如何改变投资者的印象。”冷友斌坦言,中国飞鹤的战略在升级和调整,产品和客户群也同步在升级和调整。

公众关注中国飞鹤业绩的同时,也关注到了其近期大手笔捐赠基础教育的事情。

冷友斌证实,上个月向黑龙江教育厅捐赠了6540万元,用于乡村教师和中小学师资队伍的培训。

“黑龙江地处偏远也是重工业基地,近些年人才外流严重。而关于人才,飞鹤认为基础在于师资,如果师资队伍不好,我们一代一代人的塑造基础可能就会出问题。”冷友斌表示,中国飞鹤在公益路上已坚持20年,累计捐赠6亿余元。(央广资本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