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让人泪奔的电影(歌声一响我就开始掉眼泪)(1)

所谓家乡,不只是一片土地,还是文化的感召与集体的思绪,更是精神的安宁和生命的归真。——遇言姐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当年,有人问词作者乔羽,何不直写“万里长江波浪宽”,那样的话不是更有气势吗?乔羽说——

不是每个人都见过长江,但每个人的家门口几乎都有一条河。即使是一道很小的水流,在幼儿心中也是条大河。河上的一切与你息息相关,无论你在哪里,想起它来一切都如在眼前。

曾让人泪奔的电影(歌声一响我就开始掉眼泪)(2)

曾让人泪奔的电影(歌声一响我就开始掉眼泪)(3)

4年前,龙应台香港大学发表题为《一首歌,一个时代》的演讲。

她问众人各自的启蒙歌曲是什么。浸会大学副校长周伟立说,自己的启蒙歌曲是刚上大学时,师兄们教他唱的《我的祖国》(原名《一条大河》)。

曾让人泪奔的电影(歌声一响我就开始掉眼泪)(4)

曾让人泪奔的电影(歌声一响我就开始掉眼泪)(5)

周伟立生于中国香港,83年自港大毕业后又去美国读了博士。

海归精英公开直言自己的启蒙歌曲是首“红歌”,这令本打算讽刺宏大叙事的龙应台很是尴尬。

更令她意外的是,不止周伟立校长,很多港人都会唱。

半个会场的人一起哼起了——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曾让人泪奔的电影(歌声一响我就开始掉眼泪)(6)

后来,龙应台撰文反省。

她说,自己原本想当然地以为这是一首政治歌曲,一听之下才发觉,大河波浪、稻花白帆,歌曲旋律优美,化解心中块垒,是非常纯净的几分钟

曾让人泪奔的电影(歌声一响我就开始掉眼泪)(7)

去年,胡歌在知乎上提问——“70年来,有没有一首歌,让你听了就热泪盈眶?”

1万5千人参与了回答。

排名第一的答案就是《一条大河》

曾让人泪奔的电影(歌声一响我就开始掉眼泪)(8)

票房已经破5亿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开场曲便是这首“一条大河波浪宽”。

歌曲写于1956年,距今已经64年了。

那是一个艰难的时代,而这首歌曲波澜激昂,深深刻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基因里。

旋律响起,暇思万里,山川远眺,岁月如歌,激起心中千层浪。

每个中国人的记忆中都有这样的一条河。

平静的、奔腾的、广阔的、蜿蜒的,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两岸是世代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的人们。

这条河可能是岷江,可能是汉江,可能是赣江,可能是珠江,可能是松花江,还可能是京杭大运河。

北京大妞遇言姐脑海中的则是栽种着大片玉米的密云水库

每个人的故乡都不一样,每个人的故乡又都一样,在一条大河的波涛里,在夏稻冬麦的原野上。

曾让人泪奔的电影(歌声一响我就开始掉眼泪)(9)

在国外生活多年,很少有哪个民族像中国人一样有着浓烈的故土情怀。

五千年的尘与土,五千年的日与月,五千年同一块土地上的悲欢离合、生生不息。

曾让人泪奔的电影(歌声一响我就开始掉眼泪)(10)

这是一部只有中国人才能看懂的电影

《我和我的家乡》是单元电影,5个故事分别发生在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涉及的主题有儿女情长,有青春往事,有生年别离,有人间喜剧。

每一个主题都跟几十年来的变迁连在一起。

见微知著,以小民悲喜,证大国崛起。

关于电影的情节内容,网上已经有很多讨论。

遇言姐想说的是——这是一部只有中国人才能理解的电影

苦中作乐,笑中带泪,青山不改,绿水长流

念念不忘的家国情怀,薪火相传的坚韧不拔,坐看云起的豁达乐观,这是大陆民族才有的性格。

这种文化跟日韩不同,跟西方文化也不一样。

曾让人泪奔的电影(歌声一响我就开始掉眼泪)(11)

曾让人泪奔的电影(歌声一响我就开始掉眼泪)(12)

范伟在电影中献上了最佳表演。

他是一名旅居海外的大学老师,在患上阿尔兹海默症后,记忆停留在了山村支教的十年,心心念念回去给孩子们上完最后一课。

曾让人泪奔的电影(歌声一响我就开始掉眼泪)(13)

当范伟站在漏雨的教室里,喊一声“上课”,这是全片最感人的片段。

它让我想起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

那样艰苦的环境,那样执着的师生。茅草顶、土坯墙,黑板上写的却是球面电像法与格林函数。

曾让人泪奔的电影(歌声一响我就开始掉眼泪)(14)

还有刘慈欣最现实主义的科幻小说《乡村教师》——在贫瘠闭塞的中国山区,一位教师在生命最后的日子,教孩子们背诵他们并不明白的牛顿三大定律,因为那是更深层次的知识,是关于庞大宇宙的法则。

曾让人泪奔的电影(歌声一响我就开始掉眼泪)(15)

就是在这样简陋的环境中,孕育出了一个现代的中国。

大概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国人一样,在教育上寄托了如此强烈的感情。

文明与智慧得以在一次次的劫后余生中传承下来

曾让人泪奔的电影(歌声一响我就开始掉眼泪)(16)

另一段很打动遇言姐的故事是治理沙化、退耕还林

在遇言姐上小学的时候,中国的森林覆盖率是13%,如今,这个数字提高到了24%

这让人想起去年,NASA点赞中国和印度令全球绿化面积增加了5%

其中,最主要是中国的贡献。

因为印度的绿主要是农田,而中国的绿是真正的林场。

曾让人泪奔的电影(歌声一响我就开始掉眼泪)(17)

油管上,每一条有关中国治沙造林的视频,评论区都写满了各国网友的钦佩——

No one could tolerate hardship like Chinese.

曾让人泪奔的电影(歌声一响我就开始掉眼泪)(18)

全世界再没有第二个国家扛得起这样的工程。

60年来,中国一支支造林队伍在被认为根本不适合种树的沙窝子,种出了万亩松涛。

雨凇一来,几十万亩的小树毁于一旦;虫灾一来,一夜之间把树苗吃得精光。

树毁了再接着栽,树死了再接着栽。

第一代人在林场组建了家庭,第二代人接替老一辈的工作。

当年的人在退休后,仍然想要回到坝上,守着亲手种下的林场。

所谓故乡,不仅是我们出生的地方,也是我们亲手改造过的,留下了血汗回忆的热土

曾让人泪奔的电影(歌声一响我就开始掉眼泪)(19)

曾让人泪奔的电影(歌声一响我就开始掉眼泪)(20)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我和我的家乡》,不仅有老一代人的砥砺,也有大时代的开天辟地

黄渤那最难一公里的山路,已经被现代愚公们移开了。

曾让人泪奔的电影(歌声一响我就开始掉眼泪)(21)

意外的手机铃声,让范伟想起他心心念念的学校早已建成。

曾让人泪奔的电影(歌声一响我就开始掉眼泪)(22)

▲这所彩色的小学在千岛湖,同样是历经一代人的努力而建成

昔日的黄土高坡,种出来沙地苹果,十里荷田,十里果香。

曾让人泪奔的电影(歌声一响我就开始掉眼泪)(23)

在国外和当地人聊天,提起老爸的故乡是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404城市,四面黄沙、杳无人烟,那里有群人为了至高理想,奉献出了自己的全部人生

朋友说:你们的故事令人感动,你应该把它记录下来。

我说,我们每一个家庭都有着类似的故事,我们走了一条艰辛的路才来到这里

如同邓超在电影中说的——“那些年,太难了。”

而总有人将这些许灯火传递下去。

就像电影中,最后一个单元便是沈腾放弃留学,回到东北农村去支持扶贫工作

为了更为伟大的愿景,一代人甘愿牺牲自己,这是我们民族的不同之处,世界上像这样的民族不多。

曾让人泪奔的电影(歌声一响我就开始掉眼泪)(24)

世界上文明的灭绝很常见,因为天灾人祸、因为内斗外斗。

四大文明中的三个消失了,只有中华文明流传到今天

五千年来有着相同血脉的人在同一片土地上延续,实属罕见。

正如罗杰斯所言——

中国是历史上唯一历经多个鼎盛时期的国家。埃及曾经辉煌过,罗马曾经伟大过,英国曾经荣耀过,但是只有中国,多次星光黯淡,但又冉冉升起。

这是因为总有那么一群不识时务的人,无论形势多么不利,无论希望多么渺茫,他们始终坚持不放弃

曾让人泪奔的电影(歌声一响我就开始掉眼泪)(25)

乡村教师、治沙队伍、勘探队伍、基层干部,这些默默无名的人物,配得上那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我和我的家乡》的5个单元是中国化的,有着独特的风骨情怀,在其它的文化里不会发生这样的故事。

日暮乡关的哀愁、家书万金的盼望、山河故人的离歌,外国人不明白为何中国人看到月亮会想起家乡。

而我们知道,所谓家乡,不只是一片土地,还是文化的感召与集体的思绪,更是精神的安宁和生命的归真

就像那条点缀着白帆的大河,它流淌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双节长假,祝愿回到老家度假的各位遇亲节日愉快。

咱们节后见。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