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各种选秀节目火了。各种各样的小哥哥、小姐姐为了成团出道使出浑身解数。要唱的好,要跳的棒。唱功一般,舞技也不好,那就哭吧,只要哭到极致,也是能混到一个出道位的。

小哥哥、小姐姐们都是小打小闹,咱芒果大哥更是牛,直接把我们已经功成名就的30位明星“大姐姐”凑到一起,上演了“一出好戏”。赚足了眼球,自家股价也是一溜烟的往上涨。

古代选秀是怎样的(乘风破浪创造营看腻了)(1)

就算小姐姐、大姐姐们是浑身绝活,看久了也总会审美疲劳。今儿咱换换口味,来看看中国古代的小姐姐们是怎么选秀的吧!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女人一般是作为男人的附属品而存在,在一夫一妻多妾的封建社会中,一般家里有点钱财全是,有点权势的男人一般都会有几个女人。皇帝作为地位最为尊贵的人,他的后宫佳丽三千,在绝大多数人的印象当中,皇帝的女人理应是貌美如花,德才兼备的绝色女子。

古代选秀是怎样的(乘风破浪创造营看腻了)(2)

然而,就清朝一些后宫妃子的照片流传下来,皇帝的妃子也是长得一般,慈禧太后的照片怎么看都不像一个大美人儿,而隆裕皇后更是丑得特别。长相普通的女子为何还能在女人扎堆的后宫混的风生水起,清朝选妃的标准又是怎样的呢?

古代选秀是怎样的(乘风破浪创造营看腻了)(3)

01“选妃”制度的创立

一般女子想要入宫为妃,必经途径就是通过“选秀”,何为“选秀”?无非就是皇室在特定的时间举办的,从宦官世家的适龄女子当中,为皇帝及皇室宗亲挑选妻室和宫女的一种方式。“选秀”这一制度乃清初顺治皇帝所创制的,这一制度的实行,使得皇室得以充分利用与朝臣的姻亲关系来维系王朝的统治,并且还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合自己眼缘的女子作为自己的妻室。

在顺治皇帝之前,满清贵族的妻室并不是通过“选秀”而来,也并没有定制,一般都是为了巩固政权而与满清蒙古贵族联姻。顺治帝的母后,孝庄太后在顺治帝十四岁的时候,就让他迎娶自己的侄女博尔济吉特氏,以巩固其母族的地位。顺治帝并不喜欢自己这位表妹兼妻子。帝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没有培养出越来越深厚的感情,反而在长期的争吵中,两人的感情越来越淡,顺治帝甚至还产生了“废后”的想法,在二人成亲之后,顺治帝寻一个由头废除了自己的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古代选秀是怎样的(乘风破浪创造营看腻了)(4)

废后以后的顺治帝决心为自己挑选一位合自己心意的妻子,于是想出了从宦官世家当中挑选适龄女子为自己妻子的“选秀”这一方式。顺治帝通过母亲孝庄太后之手颁布懿旨,即将皇室选妃的标准颁布出去:“选立皇后,作范中宫,敬稽典礼,应于内满洲官员之女。”这就一改传统的包办婚姻,而且将选妃的范围扩大到满洲官员和外蕃王公大臣家中女子,选妃范围大大扩大了,这样也有利于笼络朝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顺治帝由此开创了清宫“选秀”制度。

02选秀制度极其标准

清朝的选秀制度,则尤为特殊。清朝的统治者以满人为主,在传统的后宫选秀制度上,又加上了满人的部落婚制的习俗,再加上清初满汉不通婚的思想,为了保证皇族的血统纯正,更是加了诸多限制。清制,选秀三年一次,“八旗”中符合年龄的女子都必须参加选秀,而非“八旗”则没有资格参加,而八旗中又有“八旗”和“包衣三旗”的区分,“八旗”女子参加选秀可以成为嫔妃,而“包衣三旗”则只能成为宫女。

就选秀标准上来说,“门第”是清朝选秀的第一准则,在加上后宫与政治的密切关系,就算在八旗之中,也只有那些权势最强的势力才更有可能被选为秀女,而在后宫中也更有地位。其他的标准则多是“宽仁、孝慈、温恭、淑慎”。而“美貌”恐怕并不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甚至说,在中国古代“红颜祸水”的思想下,再加上褒姒、妲己等前车之鉴,“好色”多被认为是一个皇帝不应该有的品质,所以那些选秀的官员,甚至会故意的选一些长得比较抱歉的人。

古代选秀是怎样的(乘风破浪创造营看腻了)(5)

以上便是古代的“选秀”制度,喜欢文章的朋友可以点赞、关注,本头条号将不定期更新各类文史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