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2301字,文长,而且图长,慎读。

作者 | 瀚海

来源 | 公众号:电气情报局

转载授权(ID:Elec_CIA)

我们通过上一期史上最全高校电气工程学科建设评价指标!电气实力哪家强? (点击即可查看)一文了解了国内高校的学科实力以后,择校过程中还有一个需要重点考虑的要素,那就是就业。

影响一所高校就业的因素,学科实力是很重要的一个,但是还有很多其它因素,比如一所学校的地理位置、在某个行业内的受认可度、共建情况等等。

下面我们就逐一分析。

高校的“直属”与“共建”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所学校的简介中会加上“教育部直属”、“省部共建”或者“教育部与XXX共建”的标签,那么到底什么是直属,什么又是共建?

所谓直属,就是指这所高校由其直属单位主要出资和管理;所谓共建,就是指这所高校由其共建单位共同出资建设。而所有的“直属”单位中,以教育部最为重要,因为教育部是中国的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国内的教育经费。一个高校头上的直属与共建单位的实力,决定着这个学校的经费量级。

既然是某个某个部委直属,这所学校一定会在这个部委管辖范围内的行业有特殊的影响力,也会有比较高的被认可度。同样,某个高校如果有几个单位共同建设,那么这所学校也会在这几个共建单位范围内有特殊的影响力。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提起“原电力部直属”这个类别的学校,这类学校在电力行业内有特殊的影响力和地位,大家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当然,类似清华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这样级别的电气工程强校,则不用考虑这层因素,因为这样的学校是全国认可、全行业认可的

我们依然以第四轮学科评估上榜高校为例,看看这些学校的共建情况。

电气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各高校电气工程毕业生的就业因素分析)(1)

高校的行业影响力

有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除了学科实力极强的那几所高校基本是全国受认可和全社会全行业受认可以外,其它学校的影响力则会局限在某个行业或者某个区域内,这种影响力似乎不受其是不是211、985的影响。

电力行业

电力行业内,有几所大学格外受青睐,也是每年国网、南方、五大发电集团等电力央企招聘的重要地点,那就是几所原电力部直属高校。如今,几所原电力部直属高校中的几所又组成了“中国电力高校联盟”,来组团发挥自身影响力

华北电力大学作为发起单位,联合东北电力大学、上海电力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三峡大学、沈阳工程学院、南京工程学院、长春工程学院等七所具有显著能源电力办学特色和突出学科优势的高校,共同成立“中国电力高校联盟”。

说到这里,还要再提一下上篇文章提到过的原电力部直属高校今天的格局:

原电力部直属管理的高校共16所,划归教育部直属1所,并入教育部院校3所,划归地方管理12所。

第一类,归教育部直属1所

华北电力大学(211工程大学)

第二类,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3所

1、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并入武汉大学)

2、北京电力经济学院(并入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3、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北京交通大学)

第三类,归省市直属12所

1、东北电力学院(今为东北电力大学)

2、葛洲坝水利电力学院(并入三峡大学)

3、长沙电力学院(并入长沙理工大学)

4、上海电力学院(今为上海电力大学)

5、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山西大学)

6、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今为沈阳工程学院)

7、长春水利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今为长春工程学院)

8、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今为南京工程学院)

9、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10、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11、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12、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所以,即便是北京交通大学和山西大学这样看似和电力无关的高校,其毕业生在某些省份的电网招聘中依然占有优势,北京交通大学也号称北京地区电气实力第三强的高校。

交通行业

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作为国内两所教育部直属的交通特色院校,电气实力都比较强,电气工程专业毕业生每年进入铁路系统和中车旗下各级别单位的毕业生非常多,长春所,株洲所,四方所等研究所,铁科院等科研单位都是这两所高校电气毕业生相对容易的去处。当然,这两所学校的毕业生进入电网的人也很多。

航空航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两所高校均为工信部直属,虽然学科都比较偏控制,但是电气工程总体学科实力也是比较强的,两所学校电气毕业生的重要去向之一就是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科工集团分布在全国的各个科研院所。军工行业

西北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也都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但是大家都清楚这两所高校是老牌军工院校,其毕业生进入两大兵器装备央企和两大航天央企的人也比较多。

高校的区域影响力

还有一个影响就业的要素,那就是高校所处的区域。我们在上面的表格中能看到,很多学校虽然级别很高,但是在共建情况中会看到学校所在省份的省政府也参与了共建。一所高校不是地方政府直属,地方政府却要参与共建,划地出钱肯定不是没有任何目的。这种情况下,这所学校的高考招生人数一定会对这个参与共建的省份有所偏重,对应的,这个省份的国企事业单位在招聘的过程中也会尽量对这所学校有偏重。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高校的区域影响力。

举个例子,国家电网最热门的二级单位江苏电网在2020年度第一批招聘中公示的名单显示,一批生源人数较多的学校为:东南大学66人,河海大学34人,西交大33人,华电北京21人,南京理工19人,天津大学19人,华中科技17人,山东大学17人,矿大(徐州)17人,南京师大16人,武大16人,华电保定14人,重庆大学13人,哈工大9人,浙大9人,清华8人,上交大8人。其中加粗字体均为江苏高校。这一定能够说明一些问题,那就是选择学校的时候尽量要考虑自己未来的理想就业区域。此外,一座城市,对于年轻人的眼界与见识也是会有很大影响的。

总结一下今天要和大家说的:考研择校的时候,要重要考虑就业因素,影响就业的包括这所学校的学科实力、行业影响力、区域影响力和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