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范围内的普遍承认的大型世界级城市群有六个,分别是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英伦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以及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属于长三角的美好愿景

进入21世纪,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不断迎来政策上的支持和利好。

2012年,中国学者方创琳在《2010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中指出,根据国际通用的区域内城市密集、拥有一个或几个国际性城市、多个都市区连绵、拥有一个或几个国际贸易中转大港以及总体人口和经济规模等6项主要指标的判断,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经作为中国的唯一代表跻身6大世界级城市群。

2016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将长三角城市群战略定位为国家最具经济活力的资源配置中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排头兵和美丽中国建设示范区。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这份纲要的规划时间范围直指2035,展望了属于长三角城市群的美好未来。

长三角城市群的实力首先体现在区域内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官方公布的2020年中国各城市GDP排名中,前10名包括上海、苏州、杭州、南京4个长三角城市,宁波和无锡也跻身前15名,长三角城市群几乎占据了中国发达城市的半壁江山。与此同时,围绕以上发达城市为中心的构建的都市圈也正在快速形成,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宁波都市圈正在和四大发展带一起,将长三角地区的影响力向全球辐射。

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格局示意图

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目标长三角第二城)(1)

如果说都市圈构建了长三角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脊梁,那么县域经济则成为了长三角城市群持续进化的血脉,在2020中国县域经济百强排行榜中,长三角在包揽前3名的同时,在前11名中占据8席。以昆山、江阴和张家港为代表的长三角县区也成为了中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典范。

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目标长三角第二城)(2)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纲领下,长三角城市和县域之间的汇聚与融合也逐渐密切,G60科创走廊就是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代表,G60科创走廊沿线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从最初始于上海松江区的1.0版本,到通过产业聚集成功实现了沪嘉杭联动的2.0版本,再到目前完成架构的包括沪苏浙皖九个地区的更为完善的版本。不断扩容升级的背后,正是长三角地区科创驱动、融合发展、区域一体化共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G60科创走廊示意图

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目标长三角第二城)(3)

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集聚已经在舆论中实现了很好的规模化传播。在抖音平台上,截至2021年4月,“长三角城市群”相关的话题超过500个,播放量超过4.5亿。其中包含大量描述长三角产业集聚相关情况的内容。“长三角”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长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生态也正在以一个有机整体的形式展示在全国人民的面前。在实现了大众对于长三角一体化的充分认知之后,长三角区域间未来的协作也将更加顺畅。

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目标长三角第二城)(4)

数据来源:巨量算数,2020年1月-2021年4月

目标:卓越的全球城市

陆家嘴绚烂的灯光在东方明珠旁闪亮,黄浦江畔映射的是熙熙攘攘的十里洋场。这就是上海,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2021年第一季度,上海GDP超过940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6%,依旧牢牢把握着中国GDP第一城的位置。经济发展冠绝全国的同时,上海也在线上环境源源不断地发散着自身的巨大影响力。根据巨量算数联合中规院发布,基于抖音POI数据构建的线上繁荣度指数模型(SIRFA),上海在2021年一季度的线上繁荣程度同样排名榜首,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魅力也正在通过抖音平台传递到千家万户。

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目标长三角第二城)(5)

数据来源:巨量算数,2020年1月-2021年4月

在经历了2020年的波动之后,上海相关内容在抖音平台上的播放量在今年出现了显著提升的态势,整体较去年同期增长49.8%。4月更是在迪士尼和上海车展相关内容的带动下获得了同比增长124%的表现,同时也创造了历史最高值。

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目标长三角第二城)(6)

数据来源:巨量算数,2020年1月-2021年4月

上海相关的热门话题也体现出了与其国际化大都市身份相匹配的开放与包容。除了迪士尼、外滩等标志性的场所,象征城市精神的战疫记录和云集众多新品发布的上海车展,包括记录湾区建设的主题活动“上海湾区dou来觅”都在通过不同形式的内容展现着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侧面。

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目标长三角第二城)(7)

数据来源:巨量算数,2020年1月-2021年4月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多年以来的政策引导和持续运作,属于上海的众多文化名片也正在受到全网用户的广泛关注。无论是代表体育和电竞领域世界和国内较高水平的劳力士大师赛、上海申花和EDG,还是站在时尚最前端的上海漫展和上海时装周,也都正在抖音平台上向全世界发出来自上海,甚至可能是代表中国的声音。

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目标长三角第二城)(8)

数据来源:巨量算数,2020年1月-2021年4月

在实现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线上活力共同繁荣的同时,上海的明天依旧令人充满期待:《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指出,展望2035年,上海要基本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未来十年里,上海也将逐步形成“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的空间新格局。

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目标长三角第二城)(9)

全新的发展规划对于上海最大的意义在于确定了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等五个新城将会获得与主城区差异化的发展政策,这对上海未来在整个长三角地区的布局将会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根据SIRFA数据可以看出,除了没有直接数据支撑的,位于浦东新区一角的南汇新城外,其它四大新城所在的青浦、松江、嘉定和奉贤区在线上繁荣度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发展潜力。尤其是2020全年GDP排名全市第4位的嘉定区,线上繁荣度排名仅仅第11位,嘉定域内全国甚至全球领先的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制造和新型材料产业,以及南翔镇、上海国际赛车场等驰名中外的旅游景点在一季度的抖音平台上并未得到较大体量的有效展示。

相信随着新城政策的逐步落地、科教文卫等配套设施的逐渐完善和辖区内人口的不断聚集,上海新城的风貌将会越来越多地在网络平台上得到曝光和传播。而在新城发力的政策背景下,上海也将有机会更好地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通过对周边城市产业的辐射,实现城市与城市群之间的共荣共生,从而实现打造卓越全球城市的目标。

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目标长三角第二城)(10)

数据来源:巨量算数,2021年1月-2021年3月

竞争:长三角第二城

历史悠久的六朝古都南京,创新产业层出不穷的杭州,以及在经济总量上长期把持长三角地区第二把交椅的苏州,包括同样具备良好经济体量的无锡和宁波以及紧随时事变化,在长三角的新格局中期待有所突破的安徽省会合肥。长三角第二城的竞争由来已久,而随着《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关于这一主题的讨论风云又起。

2021年2月8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关于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复函,原则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这也是国家层面第一个获批的城市圈规划。南京通过城市圈的打造,实现建设长三角城市群支点城市的目标跃然纸上。可以想象的是,更多类似的城市圈规划可能将在不久的将来落地,长三角一体化的趋势将会给区域中的城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与经济和资源上的竞争相对应的,是长三角城市在线上繁荣程度的交替上升。2021年4月,杭州占据了长三角城市群相关内容播放量第二的位置,而从去年4月开始,杭州相关内容的播放量逐渐与排名第三的南京拉开了差距。值得一提的是,经济发展水平在长三角地区处于相对弱势的合肥自去年12月份起逐渐建立了对于苏州的优势,在城市相关内容播放量这一指标上排名长三角城市的第四位,体现出了在线上舆论环境中更受关注的特征。

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目标长三角第二城)(11)

数据来源:巨量算数,2020年1月-2021年4月

从抖音平台上关于各个城市的热门内容里,可以发现每个长三角城市的发展中截然不同的个性。我们从各个长三角城市播放量前50名的话题中选取了一些独具特色的内容,从这些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努力奋斗的杭州人对于房产的关注,热爱生活的南京人对于明星的支持,以及文化底蕴深厚的苏州老城区江南风光的旖旎。

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目标长三角第二城)(12)

数据来源:巨量算数,2020年1月-2021年4月

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目标长三角第二城)(13)

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目标长三角第二城)(14)

数据来源:巨量算数,2020年1月-2021年4月

在未来,关于长三角第二城的良性竞争仍将继续,而线上平台也将成为每个长三角城市的重要阵地。美丽的江南风光和风土人情,以及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将通过屏幕传递到千家万户,为长三角城市群美好的明天添砖加瓦。

人才:突围的答案?

广袤的平原、相似的气候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使长三角地区之间的人员互动非常频繁。抖音平台数据显示,2021年1-4月,长三角各城市异地居民打卡数据排名前5的来源地均为周边城市。人员流动的密切带来的是人才流动的密切。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数据,苏州、杭州、南京和合肥位列上海人才主要来源地的前10位,而上海也是南京和杭州最主要的人才来源城市之一。

2020年4月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指出,到2025年要实现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运输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中心城市之间享受1小时至1.5小时客运服务,上海大都市圈以及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都市圈内享受1小时公交化通勤客运服务。交通条件的进一步优化将使人才的流动更加频繁,而随着上海颁布了目标直指人才的新城发展政策,我们可以判断:未来长三角地区的人才之争将会愈发激烈。

无独有偶,巨量引擎与波士顿咨询(BCG)在2020年APEC工商领导人中国论坛共同发布的《建设数字城市,释放数字生命力》报告中指出,全球城市目前的竞争重点已经由资本转向人才。而想要提升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除了品牌价值的打造和宣传层面上展示内容的设计,通过多种媒体渠道和内容的优化组合,实现城市品牌和形象的高效宣传至关重要。

非常遗憾的是,目前长三角各个城市在线上环境的传播效果上并没有展现出与经济水平相匹配的竞争力,从长三角各城市一季度SIRFA指数的得分和他们经济发展水平的对比来看,除了上海在两个排行榜上都名列榜首,其它主要城市在线上繁荣度中的排名和GDP排名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线上影响力建设的相对滞后将有可能使长三角城市在未来立足区域,放眼全国甚至全球的人才争夺战中埋下隐患。

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目标长三角第二城)(15)

数据来源:巨量算数,2021年1月-2021年3月

远眺2035年,长三角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上海将有望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长三角城市群作为中国原生城市群中的典型代表,也将借助《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东风,向建设世界领先城市群的目标不断前进。与此同时,在当前区域融合和城市圈建设初具成就的社会背景下,加大城市在线上影响力打造上的投入,从而赋能城市人才体系的建设,将有可能成为长三角城市面向2035能够突出重围的重要答案。

关注巨量算数,获取更多独家基于今日头条和抖音数据的城市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