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伫立在这所学校的办公室,凝视着墙上的作息时间表、课程表、值日表。我的目光落在本月的工作要点上,这里列出了六大内容,其中包括预防电讯诈骗宣传教育、扫黑除恶宣传、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宪法日教育等。还列出除常规工作以外需对全校师生强调的事项,让大家知之行之。这方面可能是不少学校会忽视的。点滴的细节足以看出这是一所管理严谨的学校!

一个人也能活成一支队伍(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1)

也许你不知道,这所乡村小学里只有一名教师、两名一年级学生和两学前班的孩子。这位老师的名字叫陈寿光。学校每天安排一位老师和一位学生值日,升国旗、巡察校园边边角角等,由寿光老师与仅有的两名小学生中的一位完成。一切工作是那么地井井有条,如一所标准化义务教育学校。我不由地感叹:一个人也能活成千军万马状,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

两位穿着校服、系着红领巾的小男孩,端端正正地坐在教室里学习语文。陈老师问道:“小朋友,你们能读篇课文给客人老师听吗?”“好呀好呀,我来!”随即稚嫩的读书声琅琅而起:“老公公种了个萝卜,他对萝卜说:‘长吧,长吧,萝卜啊,长得甜甜的!长吧,长吧,长得大大的!……’”。小男孩的个别字词发音有误时,陈老师轻抚他的脑袋,温和地提醒他注意拼音。小男孩按老师的指导,对照拼音,发出正确的读音,陈老师欣慰地笑了。不直接读给学生听,而是先教会拼音,然后让学生自己朗诵,遇到发音错误时适时提醒学生,让学生自行改正,这样让学生渐渐地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我请另一位小男孩也来读篇课文。前一位小男孩喊到:“他不会读,他不会读!”陈老师用眼神制止了喊叫的男孩,然后语气坚定地说:“他会的!”话语间快步走到另一位小男孩身边,翻开课文说轻声说道:“你会读的好的,试试哈。”童声怯怯到昂昂,“小白兔,穿皮袄,耳朵长,尾巴小,三瓣嘴,胡子翘,一动一动总在笑。”陈老师时不时地用“嗯、嗯”表示肯定与赞扬。我仿佛听到稚气的读书声穿过薄薄的窗户传遍了小山村,久久回响。窗外是青山绿水,炊烟袅袅,这不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有读书声的乡村最美丽!

一个人也能活成一支队伍(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2)

在这偏远的大山里,贫寒与困顿是孩子们生活的家庭的真实写照。那位稍显怯弱的男孩的母亲早早就留下他独自离开了山村,在爷爷、奶奶和爸爸含辛茹苦下,他也日渐成长。另一个男孩的父母因不忍留下年迈的双亲和幼小的孩子而放弃了去城里打工的念头,也正因此,他有了更温暖的家人陪伴,也有了更快乐的生活。原生家庭对两个孩子的成长有着明显的影响,陈老师十分关注这些细节,讲究用不同的方法教育两位孩子,可谓用心至极。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呀!陈光寿老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展现了一位杰出教师的素养。他关注每个孩子,给每个孩子平等的机会,让孩子享受生活的快乐,增强学习的信心。这正是当代教育心理学界所关注的,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期待,有助于推动学生的学业和身心发展。基础教育决不可以有“让一部分学生充分学会学校必教内容”的想法,更不可有“某某考试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这样的心理定势。基础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应坚定“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信念!教育是一个需要用爱心融化每颗心,需要用耐心去开蒙启智的过程,日复一日、锲而不舍、默默耕耘、静待花开。

这支只有一个人的队伍,却让我感受到它的强大,更让我深深思考,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明。这所人数少到几乎称不上学校的学校,却给了孩子们应有的一切。教室里的作业展示,墙上张贴的两幅动物嬉戏的图画,告诉我这里是孩子们的乐园。学校大门口的对联上写着:霞光辉映群策共砺砥柱石,浙水滋润众志齐育栋梁材,寄寓了陈老师无限的情怀。他十八岁深入乡村教学,把自己的整个人生都奉献给了共和国的乡村教育,四十二年来,他用心、用智慧、用最美的青春教育村里的孩子,让这里的天显得更加蓝、山显得更加绿。

一个人也能活成一支队伍(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3)

很荣幸,也很有幸,我能在陈老师退休之年送上我的致敬、我的祝福,以表达自己深深的敬意!我相信在神州大地上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用宁静的心成就祖国的未来。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过,一颗安静的心具有无穷大的能量,它是所有能量的总和。(作者:福建省教育厅副厅长 李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