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上炼”就“致良知”,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为什么要反复说知行合一?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为什么要反复说知行合一(如何理解和做到)

为什么要反复说知行合一

“事上炼”就“致良知”

王阳明讲“知行合一”、“事上练”,结果到庐陵县任知县,虽说此前没干过这个职务,但上任第一天就免了葛布税,直接就跟宦官斗在一起了。最后成功免了税,为老百姓免了灾。凭着“事上练”的真知与智慧,一切难题迎刃而解。

有人可能不理解,王阳明这一出手就大侠风范,他怎么就炼成了这个功夫呢?怎么就这么厉害呢?

阳明心学的伟大就在这里。

王阳明说,心学,不仅可以让王阳明成为王阳明,还可以让每个人,你、我、他,每一个普通人成为王阳明那样的人。

其实成功的背后总有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智慧层面的原因了。

这智慧的关键是什么?

这“事上练”智慧的结晶或成就的关键,也是阳明心学的总纲与核心,堪称总纲中的总纲、精华中的精华,那就是三个字,叫作“致良知”。

王阳明说:“事上磨练,一日之内,不管有事无事,只一意培养本原。若遇事来感,或自己有感,心上既有觉,安可谓无事?但因事凝心一会,大段觉得事理当如此,只如无事处之,尽吾心而已。”

修养要在“事上练”,每日不管有事无事,只要心有所感触,其实就是事了。依着事理用心去体悟,就觉得道理都在其中,据此就容易找到本心了。

“事物之来,但尽吾心之良知以应之。”这就是“致良知”之说。

“所谓‘忠恕违道不远’矣。”“恕”就是孔子说的“吾道一以贯之”的“恕”。

关键是“恕”这个字,就是我们讲的道心惟微的那个道心。

“凡处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皆是牵于毁誉得丧。”

就是说,为什么你在事情中总觉得疲于奔命,觉得有些事做得还可以,有些事做得真难,是因为你心中全个“牵于毁誉得丧”。毁誉得丧是什么?就是在做利益判断。

你的出发点,你的终极追求不是致良知,“不能实致其良知耳”。

你的那个毁誉得丧和“致良知”根本不是一回事。

因此,“若能实致其良知,然后见得平日所谓善者,未必是善;所谓未善者,却恐正是牵于毁誉得丧,自贼其良知者也。”

为什么会困惑其中,是因为出发点以及最终的归宿其实都是一个:你在做利益判断,不是在做价值判断,不是“致良知"。这就错了!

王阳明"知行合一"背后的大智慧,也就是心学的总纲,就是这个“破心中贼”的药方“致良知”。

王阳明任庐陵知县七个月不到,总共写了十六份告示,“在县七月,遗告示十有六,大抵谆谆慰父老,使教子弟,毋令荡僻”。

就是说,王阳明亲自实行"教化"的任务。文化、教育、司法、税收,你看,王阳明无所不包。这些事务,他都得做,因为他是父母官嘛。

他知道改变社会风气还需要一个根本,什么是根本呢?便民,惠民。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老百姓就不能幸福地生活,也不能真正实现“教化”。

当时社会风气不好,社会价值观、底线被突破,聚讼成风。那么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作为一个父母官要身体力行,要解决人民的生活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其实中国老百姓的要求真的不是很高,最容易被感动,只要父母官心里有他们,能为他们着想,便民惠民,他们就觉得很幸福。

但中国社会的顽疾也就在这个地方,官员心里揣着老百姓的,真是不多。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利益都是皇帝给的,不是老百姓给他的。

而王阳明心里揣着老百姓,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使许多百姓感动得掉泪,“涕泣而归”。

这真是润物无声,这就是用事实、启良知,自然“教化”的大智慧。

伟大的“知行合一”其实是有步骤的。

从知道到做到,叫“事上练”。然后到“行”到“合”,“合”到“一”,那个“一”就是“致良知”。终极的那个“一”,只是一个过程,不是最后。

这还是一个否定之否定,是一个再循环。没有止境,可以不停地升华上去。

通过一个循环,再一个循环......这个“一以贯之”智慧是成长的,不停地自然成长。

阳明心学所说的这个良知,典出孟子。

孟子说:“不学而能为之良能,不虑而知为之良知。”

就是说,知天理、知人间大道,是一个人内心本来就有的,但是因为现实的缘故,各种欲望、情绪、不良习性蒙蔽了“良知”,从而也埋没了“良能”。

因此,你要找到这个良知,然后不停地去磨练它,升华它,这样便可以进入一个成长的良性循环。

这里所说的,和弗洛伊德的“三我”理论不一样。

弗洛伊德的那个“自我”就是现实社会中的我,前面有个“本我”。

本我是本能的,有很多不可控的,也有人的很多劣根性。

然后人要成长,最后成长成那个“超我”,就是理想境界的那个“我”。

王阳明“致良知”的这个“我”,是一个自然成长的“真我”。

这个“真我”源于“本我”,是有良知与真知的“本我”。

而“本我”本应该是良善的,和孟子的人性本善有关系。人本来有一种大智慧、大善良、大潜能在里头,找到它,然后升华它,实现它。

王阳明说之所以可以“知行合一”,可以“事上练”,即使没有基层工作经验也可以解决问题,就是因为“致良知”。

换言之,本来就有这个智慧、这个能力,只是以前没有面对这个“事”,因而没有激发出来而已。

现在朝廷把王阳明放到知县的位置上,相对应的那个良知、良能立刻就在“事上炼”展现出来。

他日常修心,找到这个“良知”,就释放出巨大的“良能”,而且使其不断地成长。

再推而广之:王阳明的“致良知”理论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说人人皆有良知,只不过是被蒙蔽了。

他便民、惠民,一限二拖三改变,都是事实“教化”要把老百姓本身具有的“良知”启发出来,让它成长起来。

当初王阳明为什么能“感化”王和尚这样的盗匪?

审案时,王和尚横得要命,用刑也不怕,要杀要剐随你便。当时正当六月,天气很热,王阳明说,“天这么热,你也不要激动,看你满头大汗,把衣服脱了吧。”

王和尚把王阳明根本不放在眼里,脱就脱,有啥了不起啊?脱了。

“天这么热,那把里面的汗衫也脱了吧。”脱就脱,王和尚又把里面的汗衫脱了。

“那把裤子也脱了吧。”脱就脱,王和尚把裤子也脱了,就留一底裤。

王阳明说,“既然你有本事,来,把底裤也脱了。”王和尚立刻说,“大人,这就不必了。”

王阳明一笑说,“你虽然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盗匪,但也有羞耻之心啊。有羞耻之心,说明

你内心也有良知啊。”这个盗匪后来就被王阳明给“感化”了。

一个杀人不眨眼的盗匪心中都有良知,王阳明因此坚信人人心中皆有良知,人人皆是圣人。

“教化”个体的时候,“致良知”是让每个人自己发现这个良知;

面对社会群体的时候,“致良知”有另外一种意思,就是良知致人。

用良知去关照“教化”并相信依靠你所有的百姓、子民。这又是另外一种“致良知”。

王阳明在县官的任上,“知行合一”那么强大,就因为他的“知”就是“致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