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说文解字第三季解说(新说文解字第三季)(1)

时间从一横一竖间流淌,烙印在一撇一捺间留下,第二课堂开设《新说文解字》专栏。带你从一个汉字、一个动物一套文物领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新说文解字》第三季“动物”篇开播

新说文解字第三季解说(新说文解字第三季)(2)

单字释义

拼音:

部首:

笔顺:横折、竖折折钩、横

笔画:3

基本字义:

  1. 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
  2. 大:~蜂。~勺。
  3. 姓。
详细解析

“马”字在成为我们现在见到的样子之前可是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

从甲骨上的“图画”到现在书写的简体字,变化还是很大的。甲骨文(图1、2)中的“马”像一幅真实的画,不但有着大大的脑袋、翘翘的尾巴、直溜溜的腿,甚至连头颈部的鬃(zōng)毛都被表现出来了。

周代相继出现了像图3、图4、图5的金文,跟甲骨文的形体相比,笔画有所减省,但基本保留了大眼、修尾、长鬃的特点,看形状还能大概知道要表现的意思。

可之后“马”字的漫漫简化路就开始了,不但被“掐头去尾”最后连四条腿也被合上了。最后这象形的意味便丧失殆尽了。

新说文解字第三季解说(新说文解字第三季)(3)

汉字“马”演变过程

虽然“马”字的样子在历史上不断的进行变化,可它对人类的重要性却是始终如一。

古人耕地用牛,拉东西用驴和骡子,而作为运输工具,船、轿子、独轮车似乎都比马常见。那么古时候的马主要是用来做什么呢?

由于马身兼速度、耐力、爆发力等优点,所以答案自然是用在军事斗争上。

《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马:“马,怒也,武也”。我们还学习过如:千军万马、金戈铁马、汉马功劳等成语,都说明马在军事上的重要作用。

在古代,马是主要的军事装备之一。商、周时期,古人就已经利用马拉战车作战了。周代首次把掌握军政和军赋的官称为“司马”,以突出马的重要性。

新说文解字第三季解说(新说文解字第三季)(4)

古代战车

春秋战国以后,由于与西域“匈奴”接触的不断加深,方便灵活、速度快的骑兵逐渐代替了之前的马拉战车。骑兵的出现有力地推动了养马业的迅速发展。秦、汉、唐三代前期,养马成了巩固边陲、富国强兵的有效手段,也是国力强盛的标志。

三国时期的吗,大家一定熟悉了吧。那时骑马作战风靡于世,更流传出许多战马与名将的动人故事。无论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赤兔”,还是檀溪救主的“的卢”都给人留以深刻印象。

唐代则对马更为重视,认为:马是“甲兵之本,国之大用”。直接点出了马的重要性。唐太宗李世民就骑术精湛,曾多次征战南北,冲锋陷阵,极大地鼓舞了战士们的士气。在其陵墓昭陵北面祭坛东西两侧的六块骏马青石浮雕石刻——昭陵六骏,就无时无刻的展现着六匹久经沙场的骏马雄风。

新说文解字第三季解说(新说文解字第三季)(5)

昭陵六骏浮雕

要说马在军事史上的巅峰,还得是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铁骑(tiě qí)了。那可是以席卷之势横扫了几乎整个亚洲和东欧,名声大噪。在蒙古骑士那里,人与马的结合可谓达到了完美的境界。忽必烈统一中国后,曾铸有骑马持刀像的银币,以体现其骑兵征服中原、统一河山的气魄和胆略。

新说文解字第三季解说(新说文解字第三季)(6)

蒙古重骑兵

到了清代,马作为军事利器的地位转瞬急下。这一点,看看清兵对上英法联军就知道了。在八里桥之战,由1万骑兵队组成的3万多清兵对上英法联军的8000人,结果是清兵这边死伤过半,而英法联军那里则仅仅死亡5人。

新说文解字第三季解说(新说文解字第三季)(7)

八里桥之战

随着武器装备现代化的发展,马作为一种主要军事力量的历史已成为过去。但马那种昂首奔腾、一往无前的气度,却将永远被视为勇敢无畏的象征。

END

新说文解字第三季解说(新说文解字第三季)(8)

文字:果果老师

排版:雅子老师

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