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NGA-NTRQZ1

看了最近几天泥潭有关于米诺陶射程插洗人的讨论,作为 牛头人酋长(并不),对于牛头人在什么距离洗甲板才不会跳弹以及能洗穿多厚的甲板 这两个问题产生了兴趣。楼主对比了不同数据库的AP弹道穿深数据,根据其计算方法,并结合AP跳弹、击穿机制,列举了部分战舰AP弹吊射甲板不跳弹时所需要的最短距离及相关数据,最后做了简单测试。

战舰世界ap弹怎么选(战舰世界AP吊穿甲板)(1)

1. 数据来源

楼主平时查询AP弹道穿深数据,主要参考以下三个网站:

[浩舰]:水平穿深、落弹时间、落弹角,当前版本数据。

[wows fitting tool](WFT):同上面三项,当前版本数据。

[wows ap calculator](WAC):以上三项,外加 竖直穿深(penetration of horizontal deck armor)、落弹速度(impact velocity)。版本0.7.2~0.9.1。

横向比较:对比三个数据库提供的水平穿深以及落弹角数据,以米诺陶为例,浩舰与WAC所提供数据相同,WFT的穿深略低、落弹角略小。

核对:官方How it works介绍AP击穿机制时,以纽约、射击、扶桑为例,列举过纽约在不同距离上的AP穿深。经确认,为纽约白板船体所使用的AP弹( 对,没看错,单单升级纽约船体,AP弹种类会变化,威力大大加强,可以参看隔壁荷马帖 )。浩舰、WFT未提供白板AP弹数据,但WAC与官方数据相符。因此在后面的讨论中,以WAC的数据为基准。

2. AP跳弹以及击穿机制

判定概括流程如下:

(a)根据落弹角,对比跳弹角,判断是否跳弹。如跳弹,结束。如不跳弹,执行下一步。

(b)转正角修正(转正角与口径相关,口径越大,修正越小)。

(c)根据 用转正角修正过的落弹角,计算装甲等效厚度,对比穿深,判断是否击穿。如果未击穿,结束。如果击穿,执行下一步。

(d)如有下一层装甲,扣除已经击穿的装甲等效穿深后,从(a)开始继续判定。(如果只需要判断能否吊穿甲板,流程相对简单。AP命中还有引信触发的问题)。

要点:先判断跳弹,在修正转正角,判断击穿。

3. WAC数据计算方法(以及 怎么看图)

WAC提供的AP穿深要考虑落弹角的影响吗?

直觉上来说,既然分别给了水平穿深和竖直穿深,那就应该改已经考虑了落弹角的影响。那么转正角的影响呢?也考虑了么?

在WAC网页,右键inspect,可以查看计算的源代码。计算流程概括如下:

(a)设定炮弹参数,并根据口径计算转正角。

(b)根据炮弹出膛时与水平面所成夹角,炮弹会先向斜上方飞行然后下坠向斜下方。炮弹竖直高度落回到海平面时,经过的水平距离即为命中距离。因此绘制 穿深/落弹角/飞行时间 vs 射击距离 关系图,需要计算一系列 炮弹出膛角度 所对应的弹道。

(b.1)对于任一出膛角度,根据速度,更新下一时刻 水平和竖直位置。根据炮弹速度和所处大气高度计算空气阻力,再结合重力,更新炮弹水平、竖直速度分量。如此积分,形成弹道。

(b.2)落回海平面时,记录水平距离、落弹角,并由炮弹此时速度,计算绝对穿深。

(b.3)水平穿深:用转正角修正落弹角,计算绝对穿深在这个角度上的分量。竖直穿深同理。注意两者转正角修正方向不同,是使炮弹更倾向于垂直于竖直/水平装甲入射。

说了一大堆,实际上就是,看图的时候,显示的水平穿深、竖直穿深已经考虑了落弹角和转正,但不包括目标摆角/装甲本身倾角。

上面的流程,可以解释两个问题:

(1)落弹角(炮弹与水平面夹角)0度时,竖直穿深不为0,这是因为转正角修正。然而实际操作时,先判定跳弹,所以这部分竖直穿深是不是0,除了Tachibana,都没啥影响。

(2)竖直穿深大体上随距离增加而增加。

4. 部分舰艇数据汇总

下图提供了 T10全部驱逐炮、T10全部超轻巡以及部分重巡大巡、部分远距吊射战列舰 的AP 航弹 命中完全水平甲板时,(a)开始几率跳弹(b)开始完全不跳弹 的 炮弹与竖直方向夹角、距离、竖直穿深、落弹时间。

战舰世界ap弹怎么选(战舰世界AP吊穿甲板)(2)

红色:在同类中优秀的落弹时间或射击距离。

蓝色:无法达到的不跳弹射程。

点评:总体来说,特殊跳弹角对于吊射甲板很有帮助。

dd方面:玛索、斯莫兰如果距离足够,ap吊射有利于发挥dpm优势。果敢吊射穿深偏低,不过洗上层建筑的话,大家都一样( 不用吊射也一样洗 )。春云吊射穿深不如ifhe,还不能点火。dd可能还是he补火更靠谱。

巡洋方面:穿战列甲板普遍不是问题。米诺陶凭借特殊跳弹角一骑绝尘,13km就可以完全不跳弹,炮弹飞行10s(引信阈值12mm,就算不吊射,能洗上层建筑的话也稳定半伤)。DM和Alaska也不错,不过想稳定不跳弹,可能需要射程插(水侦传奇插得梅因出动),可以穿T10航母甲板。

bb方面: 北卡你都怕的吗 。T10战列稳定吊甲板都要30km开外,飞行二十多秒,也就是狙击憨憨/停船航母,考虑到远距离散步,摸奖吧。比红男爵肯定是比不了,跟齐柏林舰爆或许有一拼。

WAC数据截止到0.9.1包括当时在测试的船,像美战二线堪萨斯、大佛这些新出的独特炮弹,没有相关数据。

5. 训练房测试(仅两场)

从上一章可以看到,米诺陶13km开始,命中水平装甲不会跳弹,穿深也在72mm之上,理论上稳定吊穿大侯甚至大克甲板。

开训练房,米诺陶14km洗原地卖头的 大侯、大克,各需400~550命中才能击沉(命中率约67%),比例约为 1/2击穿,1/3跳弹,1/6碎弹。

感觉跟瞄准位置有关,貌似瞄准conning tower上方,才能较稳定命中中段(1/2的命中击穿),否则大量命中炮塔导致跳碎。更有经验的老牛头人或许可以更加精准命中中段。不过在实战中,不一定这么容易瞄准10s之外正在摩擦的目标中段。

本帖关于机制、数据有所探讨,欢迎新老牛头人发表观点。对于实战中的应用,受楼主经验所限,做不到展开论证。具体用哪些船AP吊射,上什么配件,如何瞄准,期待各位提督现身说法。本帖也会根据反馈相应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