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水浒传》,108人,滥竽充数者居多,真正获得所有读者喜欢的人,不多,而武松,绝对是个例外。

武松,和宋江一样,兼具历史和文学双重身份。《临安县志》《杭州府志》《浙江通志》都记载了北宋时杭州提辖武松为民除恶的侠义壮举。

武松原是浪迹江湖的卖艺人。杭州知府高权见武松武艺高强,人才出众,遂邀请入府,让他充当都头。不久,因功被提为提辖。后来高权因得罪权贵而罢官。武松也受到牵连,被赶出衙门。

继任知府是太师蔡京的儿子蔡鋆(yún)。他倚仗其父的权势,虐政殃民,人称“蔡虎”。武松决心为民除害并终于得逞。武松被官兵捕获,后惨遭重刑死于狱中。当地“百姓深感其德,葬于杭州西泠桥畔”,后人立碑,题曰“宋义士武松之墓”。

从以上史料可以知道,武松是不可能和历史上的宋江共事滴,但武松是一个“侠士”无疑,是一个真正属于杭州人民的传奇。

当然,我们今天讲的,是文学的武松,是宋江的好基友,是梁山上的打虎英雄。

【一】

武松无疑也是施耐庵老先生的最爱,大量的笔墨都给了武松。而武松也不负众望,多次经常绝伦的演出,实实在在把自己包装成了一个万人迷。

但我们通过研究武松的所有案例和人生,不难发生,武松具备典型的天生犯罪型人格,这,也正是他命运多舛的根源所在。

所谓天生犯罪型人格,就是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具有先天性的反社会反人类犯罪特质,这些特质决定了,他们一定会走向犯罪的道路。这样的人能力越强,破坏力越大。

水浒中的武松性格(暴躁的水浒人物之武松)(1)

如果一个社会底层青年具有如下优点:仗义、高能、嫉恶如仇,无疑,这个青年具有光明的未来。

再假如一个社会底层青年具有如下缺点:好酒如命、莽撞冲动、喜欢作秀、以暴制暴、无所顾忌,这个青年无疑就是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是社会的毒瘤。

那么,如果这个人恰好同时具备了上面那些优点和缺点呢?他的人生轨迹会是什么样的?说出来,很可怕,我们熟知的犯罪分子张君、“二王”等,都是这样的人。他们聪明、能干、甚至在某些方面具有杰出的才能,但他们不甘平庸,胆大包天,恣意妄为,视法律于无物,视人命如草芥。

对不起,武松,恰好就是这样的典型代表

这种性格导致他们一定会走向社会大众的对立面,成为“山鸡”、“张耀扬”,成为传奇,成为那些底层青年们争相模仿的偶像,但对社会大众的现实生活来说,绝对是巨大无比的毒瘤。

【二】

武松=高能 酒=传奇。

对,武松的一生,基本都与酒精有关。但凡说与酒精有关的,基本都不是好事情,发明创造除外。

历史记载,我国白酒(蒸馏酒)真正出现于元代,宋朝时期以黄酒为主,也就是家酿米酒。宋朝,经济文化高度发达,来自南方的稻米已经成为人民的主食之一,酒,也成为人民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清明上河图》里店铺林立酒旗飘扬,就是明证。《北山酒经》就是宋朝制酒理论著作。苏东坡不仅仅喜欢酒,甚至还亲自酿酒,写了《东坡酒经》一文。宋朝政府更是制定了严格的 “榷酒制度”,对酒的销售进行区域保护和税收。

武松李逵鲁智深他们喝的酒精度数有多高呢?具体不好说,大概与现代啤酒相等。

水浒中的武松性格(暴躁的水浒人物之武松)(2)

是英雄,必好酒,武松就是大宋朝酒类最好的代言人。

景阳冈下,无论老板怎么劝,武松就是不听。在他的心里,大爷我能喝,而且有钱!喝酒之前,我是阳谷县的;喝酒之后,阳谷县是我的!15碗酒下肚,遇到老虎,差点没命。

武松战胜老虎,那绝对是个意外,属于偶发事件;老虎吃掉武松,才是常态。但也就是这次的偶发事件,让武松产生了“武松 酒=无所不能”的偏激膨胀心理,以至于武松之后的人生与酒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三】

孟州十字坡,难得的武松乖了一次,没有喝孙二娘的药酒,否则,就没有了以后的传奇。等到了孟州,武松又一次“高能作秀”: 在孟州牢城营遇到两帮黑社会抢夺地盘,武松又一个猛子扎了进去,并且再次炫了一次“武松 酒=无所不能”——40多碗酒下肚,醉打蒋门神。

水浒中的武松性格(暴躁的水浒人物之武松)(3)

武松的莽撞、冲动、作秀、仗义、以暴制暴的心态已经膨胀到视他人视老虎于无物的境地。不敢想象,假如武松被蒋门神打败了,会是什么场景。但施耐庵老先生是不会让传奇就此打住的。

传奇继续!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此时的武松,已经被愤怒和快感冲昏了头脑,将张府内上上下下15人全部杀死。这时的武松,彻底走到了社会的对立面。

如果说飞云浦他必须杀人而活,那么,张府内的那些个下人们,绝不该死。但武松已经完全失去理智,用自己的私人情感对他们进行了死刑判决。

武松已经没有路走了,只好扮作行者,流浪江湖。

【四】

为什么武松走出了一个“高开低走,高能低就”抛物线式的人生轨迹?

他完全有机会握住命运的咽喉,但很遗憾,我们看到的武松,一直都在恣意地挥霍着大好的青春年华。

武松所谓的“仗义”,只是“仗”他私人情感的“义”,谁对他好,谁就是正义,就能得到他毫无保留的“义”,与社会法律无关,与大众道德无关。醉打蒋门神,不过是充当了当地黑帮的打手而已,但武松做得津津有味,乐在其中。

孙二娘,一个杀人无数心狠手辣的女子,成为武松最感激最亲近的人。

宋江,一个杀人在逃犯,就因为传闻中 “及时雨”的名声,武松纳头便拜,尊为兄长。

在武松的心里,天生就亲近那些所谓的“江湖好汉”,“ 好吃懒做巧取豪夺杀人越货以暴制暴践踏法律”几乎就是他们的标签,凡是跟我作对的,就是我的敌人。

水浒中的武松性格(暴躁的水浒人物之武松)(4)

对于他们认为的“坏蛋”直接进行私人判决,对于他们喜欢的人却同生共死。那些被宋江孙二娘们杀死的人,一边子去吧,俺没有看见!

所以,在一场痛快淋漓的杀人盛宴后,武松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也”,这种酣畅淋漓的感觉——爽!世纪大盗张君随意找一个的士司机让手下人杀掉以练手,顺便让手下人“沾点血”,这与王伦要求林冲上交“投名状”有什么区别?!武松如果没有杀那么多人,怎么可能在江湖上获得如此大名?!

只有这个时候的武松,才发现,哇塞,这才是自己最喜欢的生活。他终于找到属于他的人生,找到属于他的偏激狭隘的错误的价值观。

武松的“逼上梁山”,有外在的社会因素,但武松的天生犯罪型人格,却是最关键的内因。骨子里的不安分守己,骨子里的肆无忌惮,骨子里的仗剑江湖,骨子里的侠义恩仇,骨子里的睚眦必报,导致武松们不会安于现状,只要有一点可能,都会爆出耀眼的光芒,然后呢,就是陨灭。

一个“传奇”的诞生,不一定都是好事,也许,是一个悲剧。

武松,就是。

水浒中的武松性格(暴躁的水浒人物之武松)(5)

文:暴走的刘皇叔

您的关注与点赞是我们最大的动力,非议说在此感谢您的支持,转发也是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