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本绘本在网上爆火,爆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绘本内容有多么精彩,而是因为绘本传递的内容三观不正。绘本讲述了大森林里面小熊过生日,朋友们都带着礼物去给他庆祝生日。一开始,小熊的朋友小鸡还在,可是到了绘本的下一页,小鸡就不见了。目光来到原本只有蛋糕和饮料的餐桌上,你会发现居然多出来了一盘鸡肉,细思极恐,这样的绘本是想教会孩子们什么?把朋友吃掉吗?

适合五年级孩子看的鲁迅书籍(从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1)

适合五年级孩子看的鲁迅书籍(从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2)

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阅读对孩子的重要性,无论是绘本、桥梁书、漫画还是小说,只要孩子爱看父母就买,而且还喜欢照着各种榜单买,但是他们买之前自己都没有先看一看。

适合五年级孩子看的鲁迅书籍(从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3)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钱理群说过:“读什么”,更是一个大问题。而鲁迅早就提醒我们,胡乱追求时髦,“随手拈来,大口吞下”的阅读---这颇有些类似于今天的快餐式的阅读,吃下的“不是滋养品,是新袋子里的酸酒,红纸包里的烂肉”,甚至有可能使我们的孩子成为“畸人”。

适合五年级孩子看的鲁迅书籍(从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4)

那么我们怎样找到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呢?我认为可以借鉴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的3种招数,来解决孩子“读什么”的问题。

一、“鱼翅”类,经典书籍,统统吃掉

鲁迅说:“‘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 这里所说的“鱼翅”类的书,指的就是众多书籍中的经典名著。何为经典?经典就是一个民族最厉害人群的智慧凝结,就是万古不变的真理,字字珠玑。

适合五年级孩子看的鲁迅书籍(从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5)

例如:《诗经》。他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孔子说:“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 思无邪”诗经的思想感情较为本真,有利于儿童的学习和吸收。除此之外还有《论语》、《古文观止》、《大学》、《诫子书》、唐诗宋词等以及近代文学大家:朱自清、鲁迅、巴金、沈从文、汪曾祺等的典范作品。

适合五年级孩子看的鲁迅书籍(从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6)

如果孩子从小就浸在这些经典名家的作品中熏陶,就可以亲近这些文学大家,和他们进行精神交流与对话,也就能让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得到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更高的思想境界。这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受益一生。因此,对于这类书籍,孩子们一定要把它吃掉、吃透,细细揣摩,汲取其全部养分,滋养自身。

适合五年级孩子看的鲁迅书籍(从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7)

这类书如果孩子读不太懂,没关系可以先背下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随着孩子慢慢地长大,人生阅历的丰富,这些经典的道理,就能体会到了。

而且,日本著名脑科学家茂木健一郎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出“读书的第一个‘绝对关键点’就是:大脑适合‘杂食’”所以我们除了上述的名篇佳作外应该让孩子接触不同类型的书,例如,历史,地理,自然等内容的科普类书籍。

适合五年级孩子看的鲁迅书籍(从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8)

二、“鸦片”类书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鲁迅。

2016年9月26日,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的秦春华院长在《中国青年报》刊登了一篇文章,指出四大名著不太适合孩子阅读,理由如下:

“1、《水浒传》:满是打家劫舍,落草为寇,占山为王。少年人血气方刚,心性未定,难免不会猴儿学样;

2、《三国演义》:充斥着阴谋诡计,权术心机,尔虞我诈;

3、《西游记》:蕴涵着浓重的佛教色彩,其隐含意义极为深远宏阔,最不适合孩子阅读;

4、《红楼梦》:悲到了极致,冷到了骨髓,不一定有利于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的人生观;欲说还休、似实又虚的性描写,最易对少年男女产生诱惑。”

适合五年级孩子看的鲁迅书籍(从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9)

随后,10月17日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学生高泽林在中国青年报上发文,公开驳斥秦春华院长的观点:“不能否认三国中有阴谋诡计,水浒中有血腥暴力,红楼中有男女情爱,西游中有佛教禅宗,但这些内容分别是每一部书的主旨与核心吗?显然不是。而秦老师在探讨名著内容时已带有挑剔的眼光,所以将一些并不显著的不足放大。现实环境给孩子带来的影响远大于书籍。当今媒体无孔不入,‘厚黑学’‘谋略之术’大行其道,含有色情意味的广告、节目并不鲜见,暴力游戏闪烁荧屏……相比之下,四大名著何其大雅!负面影响何其微小!”

深圳中学教师王羲烈直言这是打着保护孩子的名义,人为划出阅读的禁区的做法。“那些担心孩子看了武侠小说,便会打打杀杀,看了言情小说,便会“早恋”的家长,实在低估了你孩子的智商与判断力。

适合五年级孩子看的鲁迅书籍(从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10)

还有网友例举出:冰心先生7岁开始读四大名著等等。总之在网上掀起一场论战,众说纷纭,两方争论不休。其实在这里用鲁迅先生第二招来理解就清楚了。

四大名著博大精深,几乎包含了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它的文学素养、艺术价值和作者的文字功底无与伦比,毋庸置疑。但对于儿童来说有些内容还是不适合。那么四大名著能不能读?答案肯定是能。可是要怎么读呢?很简单,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才是重点。

适合五年级孩子看的鲁迅书籍(从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11)

中国青年报曾做过一个调查:对2026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为儿童挑选图书时,56.0%的受访者感到困难,72.7%的受访者表示需要国家有关方面制定参考标准。选书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

首先家长尽量为孩子挑选符合他们年龄段的,对其中不宜儿童阅读的内容有所删减的版本来阅读。其次,最好家长和孩子一起读,这样也可以从中进行引导,帮助孩子更好的对其内容进行理解。最后,随着孩子年龄逐渐增大,心智能力、理解能力,辨别能力逐渐提高,就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阅读了。

适合五年级孩子看的鲁迅书籍(从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12)

如果找不到适合孩子的版本,家长还可以,自己甄别选取其中的一些片段或章节让孩子阅读。这样就可以在去除不宜内容的前提下,让孩子尽情地感受名著精华的魅力了。

三、“烟枪、烟灯和姨太太”类书籍,除了留作反面教材的,其他都可以毁掉

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鲁迅,

适合五年级孩子看的鲁迅书籍(从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13)

不少家长喜欢参照排行榜来给孩子买书,例如什么《米小圈上学记》《姜小牙上学记》《笑猫日记》等一些流行的童书。这类童书善于用所谓的“幽默故事”来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故事的确吸引人,但文字缺乏美感。这类书过于追求阅读的通俗化,孩子们读它更多的是被故事和情节吸引。读得再多,也只能是消遣,很难培养好的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和提高的阅读品位。相反读多了,还会使孩子在智力和情感上一直停留在“低龄水平”。

适合五年级孩子看的鲁迅书籍(从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14)

还有本文开头讲的小熊过生日的绘本,像这样的“毒”绘本也要去掉。绘本是为了帮孩子培养习惯,树立良好品格和三观,像这样不严谨的“毒”内容会对孩子身心造成不良影响。目前绘本市场鱼龙混杂,绘本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所以父母在为孩子挑选绘本时一定要睁大眼睛亲自看过,看看绘本中传递的内容、观念等是否适合孩子阅读,看看书中所传授的知识是否科学健康等等。千万要避免误读“毒”绘本而对孩子身心造成危害。

适合五年级孩子看的鲁迅书籍(从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15)

最后就是一些言情小说,暴力武侠小说,甚至是黄色漫画,这类没什么说的统统毁掉。例如被禁止出版发行的《查理九世》。

家长给孩子选书的时候,可以参考童书奖。能获奖的书通常是一些获得大众肯定的书本合集。作为家长,我们不知道应该给孩子看什么书的时候,可以了解一些国内外的童书获奖奖单,来为孩子挑选适合阅读的童书。国际上,儿童文学领域有自己的“诺贝尔文学奖”——“安徒生文学奖”和“纽伯瑞奖”。国内的话,冰心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也都值得参考。

适合五年级孩子看的鲁迅书籍(从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16)

“鱼翅”是书籍中的经典,要“拿来”吃掉,汲取其养分,滋养自身。“鸦片”书籍,有利有弊,要吸收其有益的内容,舍弃书中不合适的部分。“烟枪、烟灯和姨太太”书籍要抛弃。只要父母掌握上述三招辨别技巧,“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就可以找到适合孩子们读的书。

适合五年级孩子看的鲁迅书籍(从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17)

最高明的培养方式,是让孩子发现阅读乐趣。我们家长更多是观察和引导者。无论是精读还是量化,请把选择的权利交还给孩子。我们家长只要了解孩子的阅读情况,并根据情况决定增删书目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