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简笔画从哪入手

自从一年前接触并喜欢上思维导图(里面要绘图)后,我就对拥有绘画这门技艺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愿望;可惜自己既无基础又无天赋,好在还有一个入门的绘画分类,叫简笔画,实际上还是说涂鸦比较贴切。

一开始也就随便找几本书跟着练,什么动物、植物、人物,都去画一通。但存在一个最大问题就是画完就忘,形不成关联、系统与理论,感受不到任何能使用的喜悦;再画还要再去看书临摹。没有美好的体验,这种涂鸦也时断时续。

但平时也在有意无意地关注起艺术类的书籍来,就像最近看的《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视觉笔记术》、《西方当代艺术审美性十六讲》等。

《西方当代艺术审美性十六讲》说过:什么是工匠?什么是艺术家?有自己的理论、并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触类旁通、不断创新的叫艺术家,用脑子的叫艺术家;不会动脑子,只会跟着做的叫工匠。

所以艺术要上升到一定层次(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理论、个性、风格),才会有一定的灵性,才会有种种美好的体验。有时候会想,任何技艺的掌握基础阶段都是最难的,就像练武站桩一站就是十年;就像绘画,点、线、形的练习,没有几年的基本功、量变的积累(肌肉记忆),也不会达到质变。绝大部分人都止步在基础阶段,简单、重复的日子太枯燥乏味了;但是真的跨越基础阶段,认知、心灵就升华了,美好的体验也会接踵而来。有了这种过程体验的人,再做其他事、学习其他技艺,都容易成功;所以越成功越成功。

我也在想,绘画(我现在是简笔画)的基础阶段,还是要找一个自己的兴趣点入手,先打下一块自己的“根据地”,然后再用“星星之火”去“燎原”。前一阵在微信“小打卡”中发现一个“风景简笔画”的打关训练,一看顶投自己喜好的。

“风景简笔画”这玩艺,线条简单、易入手,又有一种意境美,是一个不错的入门砖;之后,再加上人物训练,就有故事情境了(情境--场景 主角 事件;人的记忆是靠关联提取的,关联越多越容易记忆,情境利于记忆),也就能到处想象、发挥,使用起来了。

(自己想象的一种绘画训练途径:

兴趣入手 训练 理论(总结) 实践(比如公园写生) 情境(场景 主角 事件);然后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

二、建立风景画的一些自我认知

现只记两个:一个是构图,一个是构图元素。越简单越好,多了不容易记忆、深入。“元素”熟练掌握很重要,就像一百多个化学元素构成宇宙,26个英文字母可以演绎人类整个文明史。

1、风景画的一些基本元素

远景:天空和云、树木

中景:树木、水和倒影、地面山丘和山石

近景:各种建筑物等。(不绝对;要不要建立自己的素材库)

这些景物的处理,要注意归纳、取舍、概括、移动和夸张(简笔画的特点)等。

简笔画中的树,常用的有:塔形的松树、挺拔的白杨、婀娜的柳树(外形 )等。但树木总的特点是都有树干、树枝和树叶,树叶有针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等。画树,首先要抓住它的姿态,再概括地表现它。

简笔画中的山:形状各异,有雄伟的、秀丽的、险峻的等,可用有节奏的线条概括山的起伏,使之有优美的韵律感。

大自然中的风景画简笔画(风景简笔画中的元素与构图)(1)

大自然中的风景画简笔画(风景简笔画中的元素与构图)(2)

2、构图法常用的有三种:

(1)三角形构图法。三角形给人以稳定、平静、完整的感觉,是最常见的构图形式。

(2)十字形构图法。十字构图多以地平线为横线(比如用实景及倒影构成十字形)。在视觉上有严肃、静穆的感觉。

(3)“之字形构图法。运用“之”字形方法组织画面,能把画面由点推向深度空间,增加画面容量。另外,还有“U字形、辐射形等等构图法。

大自然中的风景画简笔画(风景简笔画中的元素与构图)(3)

其他构图法:

大自然中的风景画简笔画(风景简笔画中的元素与构图)(4)

构图时要注意透视关系( 远景、中景、近景 )

(1)视平线的画法。当眼睛向前平视时,视平线是一条与画者眼睛等高的水平线。如在海面上向前平视时,便可看到水平线(海平面的最远处的一条线)和视平线重合。视平线在画面上代表极远的位置,画一条横线定为视平线,便可分出天和地或水的分界线,然后再画其他的景物。

视平线的安排是构图的中心问题,视平线的高低决定着是采用平视、俯视还是仰视的构图视向。远景、中景或近景的安排都由视平线的位置而定。

(2)物象应近大远小同样大的物体因远近的位置不同,会在视觉上产生近大远小的透视变化。作画时,要求画面中的景、物符合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

(3)物象应近长远短。与视平线平行的同样长短的物体,因远近的位置不同,在视觉上感觉愈来愈短,但始终与视平线保持平行关系。

(4)物象应近稀远密。因远近的位置不同,距离相等的物体在视觉上感觉愈远愈密。

大自然中的风景画简笔画(风景简笔画中的元素与构图)(5)

大自然中的风景画简笔画(风景简笔画中的元素与构图)(6)

1905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