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区和巴县的区别(单字县改名的特例)(1)

巴南区和巴县的区别(单字县改名的特例)(2)

我国有很多的单字县,目前还有西藏朗县、河南浚县、山西古县等98个,它们大多数是因古国、古州郡等历史传承而得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也有很多单字县因行政区划调整而改名,大多数单字县改成了某州、某城、某都,比如陕西省彬县改成了彬州市;也有比较特殊的情况,将通名变专名,河南省辉县市、江苏省吴县市以及近几年出现的梅县区、赣县区、沙县区都是如此,类似于梅县成了梅县区之类的更名,其一是因为原名有较大的影响力,其而是因为原名历史文化底蕴身后,其三可能也要到当地的意愿。

单字县的更名中,巴县变成了巴南区则是比较特别的更名方式,它并没按照单字县更名惯例成为巴都区、也没成为巴城区、巴州区,据说当年设区时当地曾有意改为渝南区,结果启用了巴南这个新名字。巴南这个名字一定程度上隔断了巴县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个人觉得还算最圆满的名字,如果放到最近几年的话,也许就成了重庆市巴县区了。


巴南区和巴县的区别(单字县改名的特例)(3)

巴南区是重庆市主城区之一,东与涪陵区、南川区相邻,南与綦江区接壤,西与江津区、大渡口区、九龙坡区交界,北与南岸区、江北区、渝北区、长寿区毗连;境内有重庆理工大学花溪校区。巴南之名以“系原巴县南部,长江以南之地域”得名;据《元和郡县志》:阆、白二水东南流,曲折如巴字,故谓之巴,因以为名;另说古代巴人崇拜蛇,巴字宛如蛇形,以此造字。

下辖9个街道、14个镇:龙洲湾街道、鱼洞街道、花溪街道、李家沱街道、南泉街道、一品街道、南彭街道、惠民街道、莲花街道,界石镇、安澜镇、圣灯山镇、木洞镇、双河口镇、麻柳嘴镇、丰盛镇、二圣镇、东温泉镇、姜家镇、天星寺镇、接龙镇、石滩镇、石龙镇;巴南是重庆面积最大的主城区,总面积1834.23平方千米,七普常住人口117.88万,区人民政府驻地龙洲湾街道龙海大道。


巴南区和巴县的区别(单字县改名的特例)(4)

境内历史悠久,商周为巴国之都;周慎靓王五年(前316)秦国灭巴国后,设江州县属巴郡,治今重庆市。南齐永明五年(487)江州县改为垫江县,北周武成三年(561)垫江县改为巴县,此后各代区境随属。隋朝随巴县属巴郡。唐朝属山南西道渝州南平郡。元朝属四川等处行中书省重庆路。明清随巴县属重庆府。1913年随巴县属川东道(旋改东川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自周赧王元年(前314)设立巴县,至民国28年(1939),县治均设于今渝中区解放东路,历代均为附郭大县并与郡、州、路、府同城而治。1939年重庆设市后,巴县政府驻地外迁,暂住人和乡(今九龙坡区华岩镇);1941年又迁驻新治李家沱马王坪。

新中国成立之初,区境随巴县属川东行署巴县专区,后属璧山专区;1951年1月属重庆市,1952年10月巴县暂迁南温泉,1953年2月属四川省江津专区,1954年1月 巴县迁驻鱼洞镇,1958年11月改属重庆市。1995年1月巴县撤销,位于长江以北19个乡镇分别划入沙坪坝区、大渡口区、九龙坡区,长生桥镇、迎龙镇、广阳镇划入南岸区;以“巴县长江南岸所辖的鱼洞、鹿角、惠民等39个乡镇以及九龙坡区九的李家沱街道、土桥街道、花溪镇、南泉镇”为辖区设立重庆市巴南区。1997年3月重庆恢复直辖市,区境随属至今。2009年3月花溪镇、南泉镇、南彭镇、惠民镇、一品镇分别撤镇设街;同年11月区政府由鱼洞街道新市街迁至龙海大道。2020年1月鱼洞街道析置莲花街道。


巴南区和巴县的区别(单字县改名的特例)(5)

这里位于川东平行岭谷区域,境内地质地貌多样,地势南高北低,有云篆山、樵坪山、白庙子山等山峰,最高峰方斗山海拔1132.60米;长江过境,有五布河、花溪河、一品河、鱼溪河等河流,其中五布河流域最广。属于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降水量1098毫米,年均气温18℃

境内资源丰富,有鱼洞乌皮樱桃、五布柚、五布红橙等特产,有煤、石灰石、天然气、地热水等矿产;这里是重庆主城的绿肺之一,森林覆盖率47.6%,主要分布于铜锣山、明月山、桃子荡、鲜家坪四大山脉以及云篆山、圣灯山、樵坪山、石滩天台山、安澜龙岗、石龙长岭六大林区。


巴南区和巴县的区别(单字县改名的特例)(6)

作为千年古县,巴南区历史文化悠久,自古为巴人的故土;作为巴国的发源地和传承之地,三千年巴文化独具特色。这里依山傍水,境内风光别致,抗战文化、古镇文化、茶文化在此融合;有接龙吹打、木洞山歌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南泉抗战旧址群、南温泉、南湖、姜家溶洞群、东温泉、樵坪山、圣灯山国家森林公园、桥口坝、云篆山、双寨山、金龙湖、天坪山、彭氏民居等景点;其中云篆山是重庆老巴渝十二景和巴南新八景之一,金龙湖是重庆主城区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泊,圣灯山有川东小峨嵋之称。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