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县白渡桥四大名吃(九河下梢天津卫)(1)

天津作为一座北方城市,面食自然是当地美食的主调,爱吃馅看包子,爱吃酥看糕点。

和县白渡桥四大名吃(九河下梢天津卫)(2)

天津是退海之地,自古就有九河下稍之说,盛产鱼、虾、蟹等等,民间素有“吃鱼吃虾,天津为家”的说法。总体来看,津味口味多变,以咸鲜清淡为主。

天津菜起源于民间,融汇了水旱码头往来各地人群的特点,博采众长,独具特色。

和县白渡桥四大名吃(九河下梢天津卫)(3)

有代表性的天津风味菜肴八大碗、四大扒、冬令四珍;八大碗有粗细之分,粗八大碗:熘鱼片、烩虾仁、全家福、桂花鱼骨、烩滑鱼、独面筋、川肉丝等。细八大碗有:炒青虾仁、烩鸡丝、全炖、蛋羹蟹黄、海参丸子、元宝肉、清汤鸡、拆烩鸡、家常烧鲤鱼等等。四大扒有:扒整鸡、扒整鸭、扒肘子、扒海参、扒面筋、扒鱼等等。

和县白渡桥四大名吃(九河下梢天津卫)(4)

天津菜品选料精细、烹制考究,擅长炸、烹、爆、炒、烧、熘、氽、炖、蒸、熬、焅、扒,精于调味。

和县白渡桥四大名吃(九河下梢天津卫)(5)

津菜中有独特地域风格的菜式很多,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面筋,天津人用简单的手法把面筋做得浓油酱赤,堪比炖肉,又比鱼肉更加嫩滑美味。

和县白渡桥四大名吃(九河下梢天津卫)(6)

很多到过天津的朋友在餐厅里不懂什么叫“独”,在本地特色的餐厅里都有一道菜叫“独面筋”,这里的“独”字让大部分外地人犯迷糊。

和县白渡桥四大名吃(九河下梢天津卫)(7)

“独”在天津实际就是我们常说的“咕嘟”的意思,就是指小火炖煮的菜式,由于天津人讲话喜欢吞字,因此本地人把“咕嘟”简化念成了“独”,所以说咕嘟面筋就成了现在的独面筋,而很多需要炖煮的菜,也从咕嘟菜念成了独菜。

和县白渡桥四大名吃(九河下梢天津卫)(8)

在天津凡是独菜,都是先放油炮锅,然后加调料, 放入高汤,再将主料下锅,用微火煮透后,勾芡、放明油出锅。

和县白渡桥四大名吃(九河下梢天津卫)(9)

独面筋是独菜的一种,其原料选取的就是天津特有的油面筋。油面筋就是用小麦面粉经过水洗、沉淀、油炸而成的。面筋表面光滑,色泽金黄,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蛋白质等,风味独特。

和县白渡桥四大名吃(九河下梢天津卫)(10)

制作独面筋首先用手撕开面筋备用,烧一锅开水,将撕碎的面筋块煮1分钟,目的是回软面筋,且将炸油去掉一部分,挤出水份备用;

和县白渡桥四大名吃(九河下梢天津卫)(11)

然后起锅烧油,将八角、葱姜片一起下锅,八角的味道烹出后,入红烧酱油,少许糖、盐,加鸡汤或清水,然后将八角等料渣捞起,自家吃可以留1-3片八角在汤中;

和县白渡桥四大名吃(九河下梢天津卫)(12)

将汆烫好的面筋块放入锅内,炖煮3-5分钟,迅速收干汤汁,调芡粉水,分3次加入,逐渐让面筋裹上芡粉汁;

和县白渡桥四大名吃(九河下梢天津卫)(13)

起火烧油,放花椒,待花椒炸出香味后,将花椒油淋在煮好的面筋上即可。

和县白渡桥四大名吃(九河下梢天津卫)(14)

独面筋是天津一道老味菜,各家各户各老少爷们和婶婶姐姐们都有自己独特的配方,并没有一家之规,也谈不到哪家是最好,但只要到了天津,任何一家津味餐厅,都能端出一份令你惊艳的“独菜”,更少不了独面筋这道美味。

和县白渡桥四大名吃(九河下梢天津卫)(15)

在本地,独面筋也会和笋片、虾仁、胡萝卜等蔬菜混合烧炖在一起,口味丰富多彩!

天津的独菜选料严格,讲究小料齐全,注重高汤和烹调程度,用火原则为“旺火一微火一旺火”,以旺火烧开,微火煮透,旺火挂芡。“独”出的菜肴,色泽金黄红亮,口味鲜香醇厚,质地滑油松软,形状整齐美观。

和县白渡桥四大名吃(九河下梢天津卫)(16)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到:“面筋,以薮与面水中揉洗而成者,古人罕之,今为素食要物。”可见面筋在明朝时已成为重要食物了。

和县白渡桥四大名吃(九河下梢天津卫)(17)

面筋是植物性蛋白质,由麦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组成 。将面粉加入适量水、少许食盐,搅匀上劲,形成面团,稍后用清水反复搓洗,把面团中的淀粉和其它杂质全部洗掉,剩下的即是面筋。油面筋用手团成球形,投入热油锅内炸至金黄色捞出即成。将洗好的面筋投入沸水锅内煮80分钟至熟,即是“水面筋”。

面筋的营养成分尤其是蛋白质含量,高于瘦猪肉、鸡肉、鸡蛋和大部分豆制品,属于高蛋白、低脂肪、低糖、低热量食物,还含有钙,铁,磷,钾等多种微量元素,是传统美食。

和县白渡桥四大名吃(九河下梢天津卫)(18)

制作独面筋的要诀:1.面筋要用手撕。这样做能够保证面筋纤维的完整性。2.面筋入锅前一定要焯烫。因为面筋是油炸的,这样做可以把浮油焯出来。3.大火烧开后,用小火慢煨的时间较长, 所以汤汁要一次性加足,急于求成的话,面筋难以入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