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有很多初入摄影圈的朋友,对于各种概念还停留在表面阶段,佳能镜头里“红圈”已经成为高端的象征,L后缀也正是英文单词“奢侈”Luxury的缩写,定位的确相对普通镜头要高出一截,其中又有几颗相当经典,但价格不算高昂的红圈镜头成为非常多玩家的首选,其中就一定有24-105mm F/4 L,小胖当年第一颗红圈就是它。而这颗经典镜头在时隔11年之后,于去年终于更新了第二代产品,也正是今天小胖想与大家分享的24-105mm F/4L IS II USM,作为哪怕5D4都会选择的套机镜头之一,可见佳能对其之器重,那么它的性能是不是真的对得起这份期待呢?

现在基本上每个镜头家族都有大小三元只说,讲的都是三颗变焦镜头,从14mm/16mm覆盖到200mm,大小之间最大的区分是光圈,以佳能为例,大三元16-35mm、24-70mm、70-200mm均由F/2.8级光圈产品组建,而小三元则同样是16-35mm、24-70mm、70-200mm,但光圈变成了F/4,价格、做工用料当然是大强于小。而24-105mm虽然没有进入到这个变焦镜头的营销核心阵容当中,但比起24-70mm F/4 IS USM而言,多出的35mm焦段没有损失光圈值,也同样是支持光学防抖和USM对焦马达,对于不想在镜头上过多折腾的玩家来说,无疑就是最佳选择——既有24mm广角,也有105mm微长焦,涵盖绝大多数日常拍摄需求的焦段!

虽然小胖曾经的一代24-105mm F/4已经二手出掉,但对其边缘画质的不良表现依然记忆犹新,尤其是在那个机身补偿能力有限的时代,放大一点看真的有点痛苦。而这次测试小胖用的是6D2机身,作为佳能新款入门级全画幅,与入门级红圈镜头格外般配。这次对比小胖想标新立异一点,在广角端加入了顶级定焦红圈24mm F/1.4L II,长焦端则加入100mm F/2.8L IS Macro,也就是红圈百微,但测试光圈跟随24-105mm F/4L II来,从F/4开始直到F/16,这样做主要是想看看如果它是入门级红圈,也是大众首选,那它与顶级到底有多大的差距。

佳能24-105二代测评(年轻人第一颗红圈)(1)

佳能24-105二代测评(年轻人第一颗红圈)(2)

先来看看这颗镜头的光学素质。首先是各级光圈的成像锐度,边缘方面,上图的24-105mm F/4L II除了在大光圈时出现了一点失光之外,分辨率居然没有明显差别,拍到的路标F/4看不清的,F/11也还是看不清……但没有出现场曲现象,所以全开就是可用光圈。与同光圈的24mm F/1.4L II相比,除了在F/4时不存在边缘失光之外,而下图的24mm F/1.4L II在边缘锐度上会稍稍胜出,拍摄到路标字样结像明显更实,而中心部分则没有明显的不同。

佳能24-105二代测评(年轻人第一颗红圈)(3)

佳能24-105二代测评(年轻人第一颗红圈)(4)

105mm端,情况跟24mm端非常相似,从F/4到F/11在27英寸4K屏上观看都没有特别明显的区别,也是全开即可用的水准。但与百微在相同光圈下的锐度差距就很明显了,尤其是靠近边缘的区域,即便缩小光圈,24-105mm F/4L II也无法与百微F/4相比,拍到的空调字体清晰与模糊一眼就能看出来。除此之外虽然没有放出,但小胖也对比了135mm F/2L,这颗以锐度闻名的90年代神器在6D2上以F/4光圈同样秒杀24-105mm F/4L II……最怕空气突然安静……

佳能24-105二代测评(年轻人第一颗红圈)(5)

接下来看畸变测试,玩家们对前代24-105mm F/4L评价里最常提到的缺点就是24mm可耻的畸变,或许是佳能在体现定位差异上的有意为之,但新镜头结合新机身效果如何呢?答案是,结合机内校正,大幅好于前代,用24mm端拍摄建筑物体,只要相机端正了,边缘也能基本保证横平竖直(图里小胖特意画了几条纯垂直的线,实际上手持拍摄最难的往往就是把相机端正了……),与24mm F/1.4L II没有明显差别,105mm端也同样如此,当然是无法跟移轴等镜头相比,但用于日常拍摄是绰绰有余了。

佳能24-105二代测评(年轻人第一颗红圈)(6)

再来是色差,也就是紫边,一代24-105mm F/4L的表现同样只能说是一般,只可惜小胖没有入手24-105mm F/3.5-5.6 IS STM那个版本,不然就能来个佳能24-105mm全家大乱斗了……绕远了,色差抑制上,二代24-105mm F/4L给我的感觉是控制得还不赖,尤其是在把光圈缩到F/5.6之后,除非一些特别极致的环境,不然大多数时候都是合格的,24mm端相对105mm端要更明显一点,但都是缩小光圈后有明显改善,在这方面它的表现跟两颗定焦镜头差别不大,至少肉眼无法看出明显不同,比起135mm F/2L这种20多年的老镜头有一定的优势,总算是扳回一城。

佳能24-105二代测评(年轻人第一颗红圈)(7)

最后来看看眩光和鬼影,直面强光其实大多数镜头都会出现鬼影,24-105mm F/4L II也不例外,哪怕佳能猛吹ASC镀膜可以多么有效地防止鬼影出现……不过有一点,比起之前测试的索尼16-35mm F/2.8 GM来说,24-105mm F/4L II还是抑制得更好一些,在这方面再次与小胖的两颗顶级定焦不分伯仲。除此之外它是10光圈叶片,星芒效果其实比较一般,只能说够用就好……

佳能24-105二代测评(年轻人第一颗红圈)(8)

佳能24-105二代测评(年轻人第一颗红圈)(9)

上图是最大只能F/4的24-105mm F/4L II,下图是最大F/1.4的24mm F/1.4L I,感受下氛围和虚化的巨大差距吧。除此之外大光圈在暗光环境下取景器可以更明亮,快门速度更快,拍星星也是首选。

佳能24-105二代测评(年轻人第一颗红圈)(10)

佳能24-105二代测评(年轻人第一颗红圈)(11)

上图是最高0.24倍放大的24-105mm F/4L II,下图是1倍放大的百微,顶级定焦红圈的功能性才是它的价值体现所在。

如果你还觉得这种PK的测试方法不公平,我也觉得!因为24mm F/1.4L II和红圈百微这两颗镜头都是在将就着24-105mm F/4L II来进行测试,而它们所拥有的独到特性才是值钱的地方。首先就是大光圈,24mm F/1.4L II拥有的可是比24-105mm F/4L II足足大3级的F/1.4光圈,不仅是广角氛围人像的顶级选择,拥有出色的虚化表现,而且在暗光环境下取景更明亮不说,还能降低ISO,获得噪点明显更少的成像,也是拍摄星空等主题的首选,除此之外最近对焦距离足足近了20厘米,这在24mm端表现出的放大倍率差距是惊人的……而百微的功能就是实现1:1的微距拍摄,还有微距镜头无与伦比的先天锐度优势,当然它的光圈也要更大一级,非微距拍摄时取景器更明亮……等会,你说的是对24-105mm F/4L II不公平?正巧我也觉得!那两颗加起来足足贵了10000块呢!但别忘了,小胖这次测试的目的就是为了体现入门级变焦红圈与顶级定焦红圈的性能差距,如果要打个分的话,相对于“术业有专攻”的定焦红圈,24-105mm F/4L II在成像素质上达到了其6~7成的功力,考虑到其5500元左右的价格以及覆盖绝大多数常用范围的焦段,这样的素质已经相当不错,即便是24-70 F/2.8 II USM,综合素质也不过是相应焦段顶级红圈定焦的7~8成而已,变焦能做到如此,大家应该知足了,小胖的建议是,认清差距,找准需求,该入手谁就入手谁,尽量少走弯路!

可能你想关注副厂镜头的表现,回头我会想办法入手适马镜头,到时候来做个35ART VS 35L II的测试如何?anyway,感谢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