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巴彦淖尔
在杭锦后旗的北边,有个叫蛮会镇的地方。蛮会的名字是有来历的。因蒙古人称汉人为蛮子,清朝末年,汉人多来此聚集开垦,所以被叫为蛮子聚会的地方。还有说法是蒙语“獾子滩”的音译。蛮会还是清末民初旅蒙商贾的重要驿站。这里已有百年历史,曾经弥漫着浓浓的书香气息。
早在晚清至民国时期,蛮会就有了私塾和教会学校。
据《杭锦后旗志》记载,1915年(民国4年),蛮会天主教堂(建于1904年)和大发公教堂各建一所教会学校,名曰“公学院”,这是当时杭后地区最早的两所学校。蛮会教堂的学校比陕坝教会学校早三年。
解放前的杭后地区共有9所私塾,其中蛮会就有4所。 1925年~1930年间,中共河套地区地下党人李春秀、王汝贤曾在蛮会教会学校担任教师,就此留下一段红色记忆。
李春秀、王汝贤在职期间,发动学生与教堂神父斗争,公开喊出了“打到帝国主义”、“取消不平等条约”的进步口号。
1927年冬天,为了和教堂争夺教育阵地,李春秀在陕坝、蛮会动员教会学校学生到临河公立学校上学,并自己掏钱,把部分想走的学生雇车送到临河一完小,其中出不起膳食费的,就由地下党员包下来。1928年冬天,地下党员王汝贤在蛮会借用民房建立乡级公立学校,并自认校长,公然与教会学校挑战。期间招收学生80多名,生源超过了教会学校。蛮会公立学校是杭后地区最早办起的中国人自己的学校,从而打破了洋人垄断教育的局面,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解放后,蛮会还有一段歪打正着的书香历史。1970年,杭后四中在蛮会创办,此后四、五年中,四中曾经聚集了一批当时有所谓“右派”问题、被发配的优秀教师。其中,毕业于北师大的有冯锡炜、何敬之等4人,毕业于内师大的有陈振华、罗建金等18人,组成当时全巴盟最为壮观的中学师资阵容,成为杭后乃至巴盟地区教育史上的奇葩。为蛮会乃至巴盟地区培养了大量的人才。1977后,这些老师逐步被奋斗中学及巴盟中学“挖”走。
百年
新堂
新堂小学:解放前的新堂小学,生源多为教民和有钱人家子弟。解放后更名为繁荣小学,是河套地区最早的国立完全小学之一。到1963年前后,有大量农家子弟入学,生源辐射半径20公里,师资及教学质量远近闻名。资料显示,文革前,新堂小学的教师中,师范毕业者有郭俊杰、郝美珍、邬德湖、郭秀芬等10名之多,乃当时杭锦后旗农村小学罕见现象,为本地区培养了一大批乡村基层干部。这里产生了河套地区最早的民办教师、最早的拖拉机手、最早的赤脚医生……,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新堂剧团:新堂村百年历史,人杰地灵。受晋陕文化熏陶,村中多有民间文艺人才,解放后至文革前一段时间,这里每年要举办交流会,邀请杭后红星剧团唱大戏,人气极旺。
文革期间,繁荣五队村民李建忠、齐绥生、樊二有、樊三有等人,利用冬闲时节,组织创办了本村晋剧团,自导自演自配器乐、自制布景道具,排演了两部整本革命样板戏《红灯记》和《智取威虎山》,成为杭后农村一大文化奇闻,并在春节期间,屡受邀请到周边乡村演出,活跃了当地文化。
百年新堂,乡愁永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