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讲“行”部的两个汉字“街、衢”,这两个汉字在现代汉语中经常连接出现(“街”字更为常用),今天我们就专讲这两个近义字(有时它们甚至通用),今天我们也说说他们的区别。两个字的详情如下:

1、街。读jiē。《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街,四通道也。从行,圭声。”形声字。本义指城市的大道。因为“行”本身就是四面通达的道路。你看,它比“術”要宽,又是四面通达的路,当然是城市的大道了。唐代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四引《考声》云:“街,都邑中之大道也。”

比如《墨子·号令》:“卒有惊事,中军疾击鼓者三,城上道路,里中巷街,皆无得行。”突然间有紧急的事情,中军赶快击鼓三次,城上道路、城内大街小巷都要禁止通行。

定义是哪个城市(专指某个城市吗)(1)

(大街)

又比如《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子产退而为政五年,国无盗贼,道不拾遗,桃枣荫于街者莫有援也。”子产下朝后,经过五年的政事经营,国内没有盗贼,路不拾遗,桃树枣树的果实遮蔽街道,也没人伸手去摘。这里形容安定,桃树枣树上的果实没有人摘,在小巷子不能说明问题,因为过路的人少,所以,必须是大街。

本义之外,街还指“市集”,因为街道上常有市集。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载:“蜀道之场,滇谓之街,岭南谓之务;河北谓之集。”是说各地对于市集的不同称呼。比如《儒林外史》第十九回:“潘三走来道:‘二相公,好几日不会,同你往街上吃三杯。”这里的往街上其实就是指的市集或商店,而不是道路之上。

定义是哪个城市(专指某个城市吗)(2)

(《清明上河图》中的市集)

此外,街还是姓氏,《万姓统谱》有载。

街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定义是哪个城市(专指某个城市吗)(3)

(街字的小篆写法)

有的研究者认为街字中的圭其实就象征了道路的四面通达,它该是会意字,我们暂时保留意见,依然从许慎所说,认为它是形声字。

2、衢。读qú。《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衢,四达谓之衢。从行,瞿声。”形声字。本义是道路。《说文》给的解释似乎与“街”相同,但别急,且往下看。

《左传·昭公二年》:“尸诸周氏之衢。”杜预注:“衢,道也。”道的级别足够高,这里就是暴尸在周氏地方的要道上。张衡《西京赋》:“街衢相经。”指西京道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

注意看,街和衢虽然字义相近,但有细微区别:街是城市内四通八达的道路,街的两边有商店;而衢则相对经常指城市外四通八达的道路,它的旁边不一定有商店,它更多指道路。

现在我们形容某个地方交通便利还说它是九省通衢。比如武汉就常常被称为“九省通衢”。但实际上,九省通衢形容四通八达的大路,并不特指某个城市或省份。细查历史大家就会发现,很多个城市和地方都曾被称为“九省通衢”,这个意义,就从衢的本义而来。

定义是哪个城市(专指某个城市吗)(4)

(九省通衢:武汉)

此外,衢还有其他用法,比如:(1)分岔的道路。《尔雅·释宫》:“四达谓之衢。”比如《楚辞·天问》:“靡蓱九衢。枲华安居。”指萍草蔓延根茎盘错,枲麻在哪儿开花?分叉太多的意思。又比如《荀子·劝学》:“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杨倞注:“衢道,两道也,今秦俗犹以两为衢,古之遗言也。”徘徊在岔路的人到不了目的地,同时侍奉两个君主的人不能被双方所接受。

定义是哪个城市(专指某个城市吗)(5)

(三岔路口)

(2)树枝交错、分岔。这显然是引申义。比如《山海经·中山经》:“宣山,其上有桑焉,大五十尺,其枝四衢。”郭璞注:“言枝交互四出。”树的大分叉比较多。

定义是哪个城市(专指某个城市吗)(6)

(“其枝四衢”之桑)

(3)地名。在浙江省西部,唐置衢州,因境内有三衢山。民国时改衢县。

衢还是姓氏,《通志》有载。

衢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定义是哪个城市(专指某个城市吗)(7)

(衢字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309,部分图片引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