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师讲唯识学完整版(法舫法师唯识学绪论)(1)

国家宗教局原局长、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叶小文题词

(一)第一节哲学的名义

(哲学、吠陀、般若)

哲学一名词,中国古书无之,是日本维新之后,对于英文Philosophy一词的译语,中国延用之。但是中国古时,智人也称哲人。哲人之学,故名哲学。按Philos-hhy一字,原为Phllias-tes-sophias译为爱智。西洋人最先创用这个名词的是比塔哥拉斯(Pythagoras)。最初西洋人,因为受宗教思想的压迫,不敢说智慧是属于人类的,他们认为智慧是属天神的。因此,他们怕渎犯了天神,自己不敢称智人,只称乞智的小儿。但是天晓得,智慧确是人类的,而且有部分的智慧是人类本能的,人类有求智慧的本性。因此,人类有向上进取的可能,而与他种动物不同。

印度最古的文化是吠陀,直译曰明。实即智慧之意。印度人,在古时最喜爱读诵歌唱吠陀,因为那可以启示他们的智慧。奇怪,吠陀圣典传说也是天神创造的。但是吠陀,必须信奉婆罗门天神的人——婆罗门教士,才可以读诵。

中国哲学如果以《易经》来代表,那末,可曰易学。

佛教有般若经,般若就是智慧。佛教学生要发心求智慧,学般若,在《大般若经》中,佛教是怎样鼓励人去学般若!还有一个最有趣的求般若的故事——常啼菩萨,似乎离了般若就没有佛,般若学就是全部的佛学,就是佛教哲学。

哲学的智慧,依佛教的看法,固然不是神学,是属人类和超人类的一种理性的启悟。何以见得?哲学上有常识哲学①,佛学上有世间极成真实智,即是一般属于世间人类生活上有关系的种种理智,此外,佛学中有所谓超人类的智慧,就是在经验中证悟到理性的觉悟,不是常识上所常有的。如像科学之实验理智,哲学上经验的实证的理智,佛学上所谓修证觉悟的理智,这些才是哲学的真谛,才是真正的智慧。所以佛学的智慧,注重体会、觉悟,注重真参实学、明心见性。

第二节 哲学的方法

由此看来,古今之哲人觉士,都是启示人类,求达一种高尚理性,过一种智慧的生活,艺术的生活。如中国禅宗的禅的生活,就是哲学的艺术生活。

人类之受教育,求知识,就是启发人类的天性——智慧的本能,或自觉的性能;所以知识是可学习的,外来的。智慧就不是外来的,而是内在的觉悟性能。因此,在学校受教育,可以学习某些知识,而教员先生只能拿那种东西或理论,来启示学生自己的悟性,但他不能把自己的智慧注射给学生。古来的禅师与宋明理学家的教授学生,都是一种启示。故佛说: “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儒家的“致知在格物” 的方面。根据这个意思,《因明入正理论》云:“能立与能破,及似唯悟他,现量与比量,及似唯自悟。”②

所以因明,或者说是量论,才是真正求智慧的方法论。因明是唯识学的方法论,唯识是智慧的真理的境界,必要由因明来审定。因为唯识学是处理每一事物的差别性,和真实性的,都要经过因明论式。因此,唯识学也可以说是思惟哲学,是变的哲学,是量的哲学,因为它是推求真的理性,认识真的理性,证得真的理性,就是所谓“量果”,即是知识。

第三节 哲学的性质与唯识之有

根据前面的意思,哲学主要的目的在求知,求其对宇宙人生得到一种真知灼见——智慧。因此,哲学的知识,有能知与所知两面。

“知”要确切的真知,要能够说明一件事物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真切性,就必从“起因” 上寻找,这就是哲学家的主要任务。但是从“起因” 上得到确切知识是科学的知识,所以哲学是一种科学。从前说哲学包括科学,后来科学脱离哲学而独立。现在哲学却反成了科学的附属品了。

我们凭什么来知呢?除了论理学外,根本是凭借理性来知的。

“所知”是什么?或者说知些什么? “哲学是拿一切存在的事物东西为对象,但是在一切存在的事物之中,它所研究的只是首要的‘起因’。反之,其他一切科学,是研究某种存在之某事物为它的领域,而所研究的又是次要的‘起因’。”因此,我们说哲学是人类知识中最崇高的。于是我们说哲学的定义,为各种科学之普遍体。它凭借着理性,以研究一切事物的最高原则,所以笛卡尔说:“哲学吸收了其它科学——是科学的总体。”

根据这种意义,我们可以说:哲学就是形而上学。张东荪说:

“形而上学这个知识系统是以‘有’或‘体’ (Being)为其基本概念。关于这概念有两个分派:一个是演化的‘底质’ (Substratum);一个是推变为‘绝对’或全体(Totality),这乃是中国与西方的哲学分歧点。从质的概念产生‘本体’ (Substance)这个概念来。但中国方面除了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一类的话外,大概都不向这方面去发展。而在西洋哲学却始终离不了这个Substance概念。最近虽有废去此概念的运动,然而我们必须知道此概念可废而Being这概念决不可废,因为倘一废除则形而上学便没有了。须知于此所谓‘有’是把‘有’当作一个范畴来使用。有些哲学是以经验作基本出发点,但这种哲学,依然是把经验认为‘有’。于是我们分为‘起始的有’ 与‘最终的有’。这两组往往就是一个……因为在哲学上最后的,必同时就是最初的。……总之,一切形而上学系统,决无一个能离开‘有’这个概念。”③

佛学的两大学派思想:一、唯识学派是讲“有”的,故佛家称为“有宗”;二、三论学派是讲“空”的,故佛家称“空宗”。我们现在所讲的唯识学,就是偏向于形而上学底有的系统,也就是探究宇宙万有最高的原则。在我的《“有” 之研究》一文中,我曾这样说:“如果把佛教当做一种极高哲学呢, ‘有’ 是代表了半部佛教哲学了。”

第四节 哲学与唯识学的范围

这是说哲学要研究些什么问题。大概哲学所研究的也正是唯识所研究的,范围甚广。哲学在中国所研究的是义理,故可名义理之学。在印度则名有四吠陀、曰五明、曰十优波尼沙昙。古代希腊哲学家,把哲学分为三部:一物理学、二伦理学、三论理学。现在的哲学家,则分哲学的范围为:

一、本体论——是研究宇宙世界的道理,及“存在”之本体及“真实” 之要素。又名宇宙论,是研究世界之起源及其历史的发展等。

二、人生论——是研究人生之来源,究竟人是否由动物进化而来。并研究人类的心理学,及如何做人的伦理学。

三、知识论——是研究知识产生,及其性质和作用的。至于研究知识之真、伪、邪、正,则是知识论理的。

唯识学的范围为:

、唯识学的阿赖耶识,是一切法的本论,如《摄大乘论》名之曰: “所知依” (所知即宇宙万有。“依”就是本体之意)。又如三自性中,除了%计所执的“我相”与“法相”是空本外, “依他” 与“圆成”都是“有”的、“存在” 的。而这些法之所以“有”,是依止阿赖耶识而有,故唯识学之本体论是阿赖耶识。

、唯识学的第七末那识,是一切人我、是非、邪正的起源。没有“末那” 识,就没有人我,一切社会也会平等、自由、自在。人生的伦理道德的基本观念,就在此识上建立。故唯识之人生论是末那识。

三、唯识学的前六识,即是吾人之五官感觉与意识知觉,是一切知识的来源,知识论如“真唯识量” 等都依前五识建立。又一切人类行为,作善作恶的活动,都是建立在此识上。一切心理的作用现象、性质等等,属于六识是最广泛的。科学的实验求知的范围,决不能超出前五识的范围。哲学家思索或思惟,又出不了意识的范围,故唯识的知识论是建立在前六识上的。

现在,我依据这三方面来讲解《唯识三十论》。求通俗易解而已,非求新立异也。(待续)

注:

①见张东荪之《思想与社会》第二章二十四页。

②此颂的详细解释,见窥基之《因明大疏》。

③见《思想与社会》第二章三十页。

(作者法舫法师{1904-1951年},俗家姓王,河北省井陉县台头村人,他是“太虚大师座下第一弟子”,用现代语汇揭示佛法的内涵(明海大和尚语),两度出国传教,任首次世界佛教徒联谊会中国籍常务理事。《唯识史观及其哲学·第二编》、《法舫文集·第二卷》。编辑程淑萍。)

,